分享

她35岁决定躺平,宅84㎡“山景房”,未婚未育,不上班,家里美得不想出门:只想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

 颐源书屋 2023-03-31 发布于北京

卢梭在《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中说:

“我从来不按所谓的规则行事,或者说我在任何事情上都没有遵循过除了天性之外的其他规则。”

不管是近8年的北漂,还是在大理开餐馆、做民宿,还是创业“失败”在家里“躺平”,这个35岁的女孩,唯一没有丢掉的就是天性。

图片理想的生活

Life

三月的一个下午,几个女人在花园里叠亚麻床单。

其中与世界格格不入,对什么都毫不在意的蕾梅黛丝突然变得极其苍白,几近透明。

“你不舒服吗?”有人问道。

蕾梅黛丝正攥着床单的另一侧,露出一个怜悯的笑容。“正相反,”她说,“我从来没这么好过。”

话音刚落,床单从几个人的手里挣脱并在风中完全展开。与此同时,蕾梅黛丝开始离开地面,随身边鼓荡放光的床单一起升起,然后永远消失在了连飞得最高的回忆之鸟也无法企及的高邈空间。

图片

这是世界名著《百年孤独》中,蕾梅黛丝消失时的一幕。因为她无视一切,自始至终都活在自己的纯粹世界中,被很多读者向往和喜爱。

十多年前,《百年孤独》还没有官方中译版本,一个山西女孩在北京书市随便找了一本盗版书,因为被那种“无所谓自己是否拥有一切”的态度深深击中,于是给自己取了一个叫雷梅苔丝有些版本的书中译为雷梅苔丝)的网名,一直延用至今。

图片

雷梅苔丝和书中那个纯粹的女孩确实有些像的,作为曾在昆明开过7家民宿的老板,她虽然在全网的粉丝不多,但认识她的人应该都会有一致的观点:“她活成了我们理想中的样子。”

尽管她现在自称是在家中“躺平”,却不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面对世界的勇气。

翻看她朋友圈或小红书,我愿意称她为美食博主、摄影博主、家居博主......时而写一些细腻的文字,时而又化身为正义之士,保持年轻人的“愤怒”。

图片

她的家,不夸张地说,绝对是无数人心中的“梦中情房“。

就那窗户外的满山春色,足以让人羡慕不已。

图片

从北京到大理,再到昆明,兜兜转转,她说:“感谢自己守护住了自己的天性。”

图片

认识雷梅苔丝的人,大概都会好奇,她怎么什么都会呢?做得一手好菜,拍得一幅美照,还会画画、写文、设计、吉他、钢琴......

她说,原因是自己太懒了,吃不了苦,实在不愿意在不喜欢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只追求美好的东西,留下的,自然是真正喜欢的。”

图片

雷梅苔丝出生在山西一个煤矿小城,传统、闭塞的环境造就了她的“反骨”。高中时,她的理想就是开一家甜品店,每天坐在店门口,闻着从屋内逸出的飘香。

后来她到北京读大学,虽然专业是画漫画,但最想做的工作却是去北海公园扫落叶。

她酷爱看书,曾经尤其喜欢梭罗的《瓦尔登湖》和卢梭的《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后者中有句话是说:

“我从来不按所谓的规则行事,或者说我在任何事情上都没有遵循过除了天性之外的其他规则。”

图片

一切世俗上的规则和成就,雷梅苔丝同样毫不关心。毕业后,她只坐过一天班,而后找了份给旅游杂志拍照和撰稿的兼职。自称是“社会闲散人员”。

那时的日子,收入虽不稳定,好在时间相对自由,日子过得还算悠闲。

只是时间久了,也偶有困惑,“到底什么样的工作可以给我提供坚实可靠的安全感?”

图片

能带来平静的也许只有两件事:大自然和圣贤书。

于她是搬进不到20㎡的胡同平房,只因胡同的院子里种着核桃树、香椿树、爬山虎,还有猫和鸽子,“能让我在这个无边无际的城市里,获得一些自然的慰藉。”

因为爱看书,她在短暂地去杭州上了两三个月的班后,又回到北京找了家书店当店员。这一年,是她目前人生当中,少有的上班的日子。

图片

住在胡同里的时光,大概是雷梅苔丝一生都难忘的记忆之一。

她在曾在日记中写:胡同里的白天像夜晚一样安静,听不到汽车疾驰而过的呼啸声,更没有鼎沸的人声,只有风声、雨声、鸽子咕咕声,和街坊间偶尔的招呼声;

出去走一圈,到处有在遛狗或是和街坊聊天的大爷。

她也还记得,临走前左边的邻居帮她打扫了屋子,右边的张妈让她去家里,一人搂一只猫聊到了深夜。

图片

京有太多美好的时光了,以至于很多年后,雷梅苔丝还会忍不住发朋友圈感慨:“为什么还是那么怀念在北京的日子呢?”

只是那时,她天天憧憬着去终南山种种菜,养养鸡,过隐士一样的生活。

后来她到达了心里的远方,北京也成了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图片

图片

2013年年底,雷梅苔丝辞掉了书店的工作,来了一场三个月的旅行。

她先是去了海南,吹着海风,环岛骑行了一圈,后来一路走走停停到了云南,一个月都沉浸在壮阔的风景中,从此就再也不想离开了。

图片

那时的大理还没有现在那么多游客,街上有来自不同地方的摆摊者,有人唱歌,有人跳舞,“人们自娱自乐,仿佛真正的乌托邦。”

在一种美好生活的驱使下,雷梅苔丝返京收拾好行李,不久后就以一种新的身份再次来到了大理。

图片

她做得一手好茶泡饭和炸猪排,旅行时结识了一位靠谱的朋友,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开一个小餐馆。她负责做饭,朋友负责洗碗和待客。

那时她每天早上会背着竹筐去苍山下的菜市场买菜,然后是在油烟中炸鸡排,深夜帮着刷油锅。

图片

开餐馆不累是假的,但对雷梅苔丝来讲,这就跟“玩”一样,因为喜欢,即使累也很快乐。

同样因为喜欢,她将一处破旧的小院改造成了民宿。当种满了花,抱着猫住进去时,她曾羡慕的宫崎骏电影中的画面,仿佛变成了现实。

图片

后来她将这种美好延续到了昆明。在投资者的投资下,她陆续开了7家民宿,一度做到爱彼迎民宿排行榜第一。

此时的雷梅苔丝,收获了一份还不错的事业,但拿刀上门挑衅的流氓、难缠的房客、恶意的评价、租金.......无时无刻不让她深陷焦虑之中。

所以为了让自己更加平静,她仍保持着看书的习惯,下雨天,常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她日常也会去海边跑步,不处理工作时会学英语、看电影、画画.......

图片

有时徒步去森林,还会遇到电影《幽灵公主》里的精灵一般的蘑菇。

那几年,雷梅苔丝带着妈妈自驾了西藏,去了菲律宾潜水、看鲸鲨;

她自己又去了斯里兰卡当义工,亲眼看见小海龟爬向大海,也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

图片

她干劲十足,一度想将民宿往海外发展。

意想不到的是疫情来袭,她的民宿不得不一家家关停。

而后她将积蓄换成了一个在昆明郊区84㎡的家,然后装修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过起了梦幻般闲适的生活。

图片

一度好奇雷梅苔丝为什么不继续创业了,直到看到她朋友圈发了卢梭的《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中的一段:

“时候一到,我就顺利地把这一计划执行起来,尽管当时我的命运似乎还可使我获得更稳定的生活条件,我也放弃了,不仅毫无遗憾,而且引为乐事。

我摆脱所有那些诱惑,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一心一意过慵懒的生活,让精神安静下来一一这从来就是我最突出的爱好,最持久的气质.......”

经历了一段创业之后,如今的雷梅苔丝,或许也想让精神安静下来。

图片

图片

雷梅苔丝的家与自然为邻,像深处山野之中,一眼望去即是满山的春色。

因为那窗景色,原本日夜颠倒的她,也习惯在鸟叫声中醒来,一睹照在山头的清澈的阳光;

习惯在午睡后,看那带着橘粉色泽的夕阳穿过卧室的门,将整个家镀上一层神秘的清辉。

图片

自打搬进这个“装”了自然的家,雷梅苔丝就很少出门了,她不用上班,每天只在手机上和家人、朋友联系,几乎不外出社交。

现在她主要在网上卖卖鲜花和特产,偶尔接点设计的活儿。前些年积累下来的客户,足以支撑起她简单且惬意的生活。

图片

这种生活有多幸福呢?

她写道:“我可以一边听歌一边站着画画,再把画挂在我的琴上。”

图片

“我可以随时坐下弹琴,在傍晚墨绿的森林旁反反复复打磨一首曲子。”(她自学了的吉他和钢琴)

图片

“我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情插一束花。”

图片

“我可以什么都不做,只是在窗前看看温柔的云霞,想想晚上吃点什么。”

她说,这是她在人生这座无限的沙丘上堆砌起来的城堡,“无论沙丘如何变幻莫测,我仍有'自我’这个壁垒。”

在这个壁垒里,她可以不结婚,不生子,而是根据自己的心意,选择随心的生活。

35岁,她觉得自己变得更好,正是因为只追求真正喜欢的东西。

图片

本文图片源自:
小红书@雷梅苔丝、豆瓣@雷梅苔丝、受访者本人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