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埃及的国父,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埃及。

 心容乾坤 2023-03-31 发布于河北

收回苏伊士运河

在埃及国父纳赛尔推翻埃及法鲁克王朝上台之后,埃及很快地走上了强盛之路,在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援助下,埃及在国内开始了大基建时代,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成为了中东地区举足轻重的区域大国。1956年,在纳赛尔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之后,纳赛尔本人以及埃及的国际威望到达顶峰,纳赛尔成为了整个阿拉伯世界的领袖。

面对着强硬收回苏伊士运河的埃及和纳赛尔,英、法两国和埃及的死对头以色列一起,发动了对于埃及的侵略战争,意图重新拿回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这就是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让全世界都看到了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英法两国是多么的虚弱,在这之后,英法两国的殖民地的独立进程变得越来越快了,也标志着作为之前的世界霸主英国、法国正式跌落神坛。世界现在已经是美国、苏联说了算的时代了。

第二次中东战争

纳赛尔上台,埃及走上强盛之路

在第一次中东战争遭受惨败后不久,面对着英国的傀儡,腐朽无能的埃及法鲁克王朝,埃及的人民们彻底的失望了。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同许多中下层的军官们一起组建了意图推翻埃及法鲁克王朝的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在1952年的7月23日,纳赛尔和他的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了军事政变,这次的军事政变十分顺利,在当天便推翻了埃及法鲁克王朝的统治,法鲁克王朝的末代皇帝法鲁克一世流亡意大利。在1953年的6月18日,埃及共和国正式成立。纳赛尔当选为埃及共和国的副总理,并兼任内政部长。之后不久,他便先后成为了埃及共和国的总理、总统以及革命指导委员会的主席。在1956年最新的埃及共和国宪法颁布之后,纳赛尔正式当选为埃及的总统以及总理,将埃及的军政大权都牢牢的握在了手中。

纳赛尔

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1918年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出生,在开罗皇家军事学院学习期间,他和之后的革命战友萨达特一起,组建了以埃及中下级军官为主的“自由军官组织”,在1948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纳赛尔作战勇敢,获得了“法鲁贾之虎”的称号,并被迅速的提拔为少校军官。然而也正是在这次针对以色列的战争中,纳赛尔看清了埃及这个腐朽王朝的衰弱和腐朽,下定决心要重建埃及。

在1952年的埃及军事政变中,当时还是一位普通军官的纳赛尔一举成为仅次于当时埃及总统纳吉布的风云人物,并在之后的不久完全架空了纳吉布。在1954年正式成为了整个埃及的领袖。作为一名有能力、想做事的领袖人物,纳吉尔在上任之初便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先是通过制定埃及宪法,提高总统和中央政府的威望和权利,在之后强力推行进行企业的公有化改革,集中主要力量发展民生公共项目和重工业产业,而且纳赛尔也十分重视基础教育,在埃及各地兴办学校,推广基础教育。同之前令人绝望的法鲁克王朝相比,这个堪称改头换面的埃及迸发出了惊人的潜力。

纳赛尔

阿斯旺大坝,让埃及腾飞的巨型水坝

在埃及,有一条大家都特别熟悉的河流——尼罗河。在当时的埃及(包括现在也是),绝大部分的人民都生活在尼罗河出海口附近的尼罗河平原附近。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都被沙漠覆盖的埃及,尼罗河的河水就是维系生活最重要的资源。然而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的脾气却不太好,洪涝和旱灾交替不断,埃及人对她是爱恨交织,心情十分复杂。为了摆脱这种看天吃饭的日子,并且对于严重缺水的埃及来说,每年放任着海量的水资源浩浩荡荡的注入地中海,实在是一件罪大恶极的事。在纳赛尔正式就任总统后不久,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项目,就正式提上议程了。

阿斯旺大坝

对于当时的埃及来说,独立修建水坝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他们既没有相关的技术能力,也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来填满这个无底洞。更何况这是一座横跨尼罗河的超级水坝。在这座水坝修建的时候,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都给他们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在这中间,纳赛尔优秀的外交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外交上,纳赛尔始终奉行着独立自主的外交理念,在1956年的7月,纳赛尔同南斯拉夫联邦总统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印度总理加瓦哈拉尔·尼赫鲁一起在南斯拉夫发起了不结盟运动,努力保持埃及的独立地位。

而在同当时的美国、苏联等世界大国的交往中,纳赛尔也恪守中立原则,并不明显的偏向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阵营。正因为他的行动,两个阵营都将他作为可争取的对象而频频示好。在纳赛尔刚刚准备修建阿斯旺水坝的时候,英美等国便表示可以为其提供7000万美元的援助,由美国控制的世界银行也提出可以为埃及提供2亿美元的低息或无息贷款。在将英国驱逐出埃及之后,纳赛尔又从苏联方面搞来了援助。

纳赛尔和苏联领导

在之后阿斯旺大坝修建的时候,苏联不仅为埃及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为数众多的专业工程师和工人,甚至连阿斯旺大坝的图纸,也是由苏联提供的。在 1970年阿斯旺水坝正式竣工的时候,这座巨型水坝共花费了数十亿美元,但是他却为此后的埃及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利益:他为埃及化解了多次洪涝、干旱灾害的影响,让拥有接近1亿人的埃及基本上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他在巅峰时的发电量占到了埃及国内总发电量的一半还多,甚至让之前极度缺电的埃及有余力向领国出售电力。

当然阿斯旺大坝的修建不是没有其他影响的,它在之后造成了埃及农田的肥力退化以及盐碱化,尼罗河下游的水质也变得恶劣起来。然而,最重要的影响还是,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坚定了纳赛尔将苏伊士运河收回埃及的决心。

阿斯旺大坝

纳赛尔收回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在尼罗河下游的三角洲与西奈半岛的交界处,他连接着地中海和红海,是欧洲与印度洋、太平洋最便捷的海上咽喉。在1869年的时候,苏伊士运河被正式疏通使用。在这之后,苏伊士运河就一直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为它的所有者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财富,根据统计,现在世界海运贸易额的7%都需要通过苏伊士运河,在当时作为世界中心的欧洲,这条航道带给法国的利益,超乎人们的想象。在此之后,法国由于欠债过多被迫将苏伊士运河卖给了英国。在1936年,由英国扶持的傀儡政权——埃及法鲁克王朝与英国签订了《英埃条约》,明确了英国对于苏伊士运河的所有权,极大加强了英国对于苏伊士运河的控制。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虽然是由法国主持修建的,但是苏伊士运河的每一块砖都是被埃及人民的血汗所垒成的。在法国修建苏伊士运河时,他们在埃及当地征调了几十万民工为他们日以继夜的工作,为埃及人民所提供的工资却甚至无法满足最基本的生活。当时的工作条件差到令人发指。身处热带沙漠的苏伊士运河,在经过繁重的劳动之后,人身体内的水分会急速流失,然而当地的水资源十分短缺,仅仅因为缺水,便导致了大量埃及人民被渴死。

此外,法国方面提供的伙食也十分简陋,甚至不够一个小孩子充饥,埃及民工几乎总是在半饥饿状态下工作。不仅如此,苏伊士地区的卫生环境也十分的恶劣,当地的霍乱十分猖獗,各种肝炎、肺病频发,大量的埃及民工也因此长眠在苏伊士地区。从1859年开始修建到1869年11月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在这短短的10年时间里,共有12万埃及人民在此丧命,而这条运河的长度也不过170多公里。埃及人为了运河的修建付出了那么多人的鲜血和汗水,却几乎享受不到这条运河为他们带来的好处。所有的利润都被英法两国带走了。

苏伊士运河

1956年,在埃及因为修建阿斯旺大坝而缺少大量资金的时候,纳赛尔的目光望向了这个在埃及领土上,由埃及人的血和泪浇筑的人工运河之上。这条由埃及人修建的苏伊士运河,理应由埃及人来享受它带来的利益。在之前,我们无能为力,现在,正是让他重新属于埃及的时候。于是在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正式的收归国有。结束了英法两国对于苏伊士运河长达近百年的管理历史。

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在纳赛尔正式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之前,埃及人民就一直在为之努力。1952年纳赛尔带领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埃及法鲁克王朝之后,就一同推翻了1936年与英国签订的《英埃条约》,并且不断举行要求英国军队退出苏伊士运河、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游行斗争活动。在1954年,英军被迫同意在1956年6月13日以前全部撤离苏伊士运河区域。

纳赛尔和自由军官

在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之后,英国尽管已经撤军,却仍然不愿意放弃苏伊士运河带来的巨大利益。他们先是同法国、美国一起向联合国提议,要求对苏伊士运河实施国际管制,在被联合国安理会否定之后,英国又悄悄通知他们在苏伊士运河的雇员进行罢工活动,阻碍运河的正常运行,逼迫埃及政府放弃对于苏伊士运河的所有权。在英国的阴谋之下,埃及人展现了空前的团结,有经验的水手和雇员源源不断的来到苏伊士运河,帮助苏伊士运河正常通行。而看着埃及人收回苏伊士运河的势头已经不可阻挡。英国和法国决定孤独一掷的发起战争,将苏伊士运河重新收入囊中。在战争发动之前,他们找到了埃及的死敌以色列,与英法两国一拍即合的以色列果断同意了这次对于埃及的入侵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

1956年10月29日,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发动了对于埃及的偷袭。以色列率先对埃及的西奈半岛发动袭击。面对着武器精良的10万以色列军人,西奈半岛上的3万埃及军队展现了极度顽强的作战风格,在米特拉山口面对着以色列伞兵出其不意的偷袭,埃及军队依靠着简单的临时工事发动了阻击战,在同以色列激战整整一天后才被占领。在阿布奥格拉,面对以色列第7旅和第10旅的夹击,埃及军队依靠两个营的部队顽强反击,竟然奇迹般的顶住了两个旅的进攻,因为进攻屡屡受挫,以色列第七旅的旅长古迪尔也因此被撤职。之后的以色列又把第37机械旅派来发动进攻,结果遭到埃及方面炮火的猛烈打击,第37机械旅的旅长戈林达当场阵亡,埃及的又一次进攻宣告失败。

在埃及和以色列在西奈半岛激烈交火的时候,英法两国于10月30日对埃及发起最后通牒:要求埃及军队撤至苏伊士运河西部,并允许英法进驻运河区,以保障各国船只正常通行的理由要求埃及将阿德港、伊斯梅利亚、苏伊士城给予英法两国进行暂时占领。面对着虚伪的英法两国,埃及总统纳赛尔果断予以拒绝,并在苏伊士运河沿岸部署大量的防空武力,预防英法进行空中偷袭。

英法联军实施空袭

10月31日下午,英法联军的大约650多架战机对于埃及的开罗、亚历山大、苏伊士城等重要城市、埃及境内的主要机场和埃及兵营等重点区域进行狂轰乱炸。面对着英法空袭,埃及仅有的250多架战机遭遇毁灭性的打击。然而即便如此,埃及方面由苏联帮忙训练的飞行员们驾驶着仅剩的战机在空中和英法空军展开了不要命的死斗,对英法两国的军队产生了重大的威慑。在摧毁了埃及的防空部署后,英法联军在埃及的塞得港开始空投伞兵,并派遣了2万多名海军陆战队从塞得港口开始发动进攻。英法联军的行动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强力阻击。尽管被摧毁了大量的军事和防御设施,但是埃及的人民和军队展现了强大的意志力,他们联起手来,给予了这些侵略者迎头痛击,从始至终,英法联军都无法占领塞得港整座城市。

这场战争在这个时候渐渐的陷入了拉锯战之中,然而这个时候的英、法、以三国正遭受着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和激烈反对。最终迫于压力,英国和法国于1956年11月6日接受了停战协议,而以色列的军队也在两天后撤出西奈半岛,第二次中东战争至此宣告结束。

第二次中东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的总结

第二次中东战争从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袭击埃及西奈半岛开始,到1956年11月8日以军撤回以色列本土结束,整场战争不过只持续了10天左右的时间。而参与战争的四个国家的伤亡都不算大,埃及军队阵亡约1600余人,以色列方面阵亡200余人,英法联军阵亡人数也在200余人左右,因为战争主要在埃及国内进行,埃及方面还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但总体上,我们可以讲说第二次中东战争是一场持续时间短,战争强度较小的局部小战争。然而,在世界上,第二次中东战争却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最大输家,毫无疑问是英国和法国这两个之前的世界霸主。在连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已经变成强弩之末的两个资本主义老牌强国英国和法国,还妄想着保持旧日的荣光。但是在这次战争中却被狠狠的戳穿了其外强中干的本质。面对着总兵力仅有大概15万人、武器装备十分落后的埃及,即使有以色列帮助他们牵制了大量埃及主力,在埃及的空中力量被摧毁到几近瘫痪,在对埃及主要城市和军事设施实行过几轮地毯式轰炸之后。

战役结束

英法精锐尽出的塞得港登陆战却失败的一塌糊涂,从头到尾,由始至终,英国和法国甚至连第一个战略目标都无法完成,更别提战略整个苏伊士运河区域。比这场军事方面失利更令人难堪的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曾经在国际上一呼百应的两国,向联合国提交的要求对苏伊士运河进行国际管制的提议响应寥寥,之后的相关议题更是被联合国安理会直接摇头否决,最终只能不了了之。不甘心就此失败的英法主动牵头,绕过了联合国和以色列一起发动了对埃及的战争,却遭到了国际社会上的一致谴责。

自己以为的好盟友美国和欧洲各国也对他们强烈抗议,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更是直接向当时的英国首相艾登施压,并停止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自身对于英国的援助计划,除此以外,美国还在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要求英法以三国停止战争并从埃及撤除所有外国军队。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更是直接对英法警告,如果不停止战争,将会对英法的本土实行核打击。最终,迫于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和埃及的强烈抵抗,英法只能灰头土脸的结束了这次战争。和这次战争一同结束的,还有英法过去在世界各地的强大威慑力也因为两国军队糟糕的战斗力而渐渐消退,英法两国那遍布全世界的殖民帝国的瓦解过程被按下了加速键。从此,他们逐渐成为了美国的附庸。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以色列在这次战争中虽然结束的并不算体面,但是总体而言,他们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再一次的对埃及进行了武力威慑。之前被埃及严禁通行的蒂朗海峡也可以正常通行了。虽然在这次战争中失了面子,却获得了一些实际上的利益。和自己的好盟友英国、法国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结果来说,以色列算得上幸运。

而埃及则在这场自己输掉的战争中获得许多。他们正式将苏伊士运河收回,只靠这条运河,平均每年就可以为埃及提供大概50多亿美元的收入,堪称一个会下金蛋的母鸡。靠着这条运河带来的收入和苏联的援助,埃及成功的修建了阿斯旺大坝,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注入了基石。而埃及这次对于英国、法国的强硬态度,也在世界上让人侧目,之前不久还是英国傀儡的埃及展示了自己作为独立自主国家的存在。与此同时,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军队的表现也让人眼前一亮。相比较第一次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打的落花流水一样的表现,这次的埃及军队在极度被动、武器、装备和人数均处于大劣势的情况下,给出了迥别于前几年的表现,他们所展现的实力,已经称得上是中东地区的区域大国了。

纳赛尔

也正是藉由的这次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埃及总统纳赛尔的个人威望也到达了顶峰,不仅仅是在埃及国内,在整个阿拉伯世界都将纳赛尔示为领袖。利比亚的卡扎菲、伊拉克的萨达姆,这两位中东地区的独裁者都将这位埃及人视作自己的偶像。在这场战争结束后不久,埃及的邻国叙利亚甚至主动提出要合并到埃及。在1958年2月1日,埃及和叙利亚正式合并,成立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由纳赛尔就任首届总统。在之后,北也门也加入其中,而伊拉克与利比亚也提出过想要加入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想法,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均未能如愿。尽管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在成立仅仅三年之后就解散了,但是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埃及和纳赛尔在阿拉伯人心中的地位是如何的。第二次中东战争之后的埃及,便是阿拉伯世界中当之无愧的头号大国,直到1968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