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脾湿,莫忘藿香正气散!

 明月照书窗 2023-03-31 发布于广东
湿气去,正气来,可化解腹部胀满、嗳气、畏寒乏力、肠鸣腹泻,请收藏!

藿香正气散,是一张可以化脾湿的方子。湿气去了,正气自来,这可能是它名曰“正气散”的原因。

我们先来看看,藿香正气散的原方吧——
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藿香、炙甘草。所有这些,研为细末,加姜,枣,水煎服。

这方子,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最初治疗的,是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也就是说,一个人,感受外面的寒邪了,身体里还有湿气。

你看这里的药,特色鲜明。藿香,能散外邪,还能化湿邪,为君药。苏叶和白芷,也是外散风寒,内化湿邪的能手。半夏和陈皮,燥湿和胃,针对内湿而设。

白术和茯苓,健脾运湿,可以止泻。厚朴和大腹皮,可以行气化湿,改善中焦胀满。桔梗,利肺气,有助于行卫气以抗风寒,还能辅助利水除湿。姜枣,调和脾胃,鼓舞气血生化。

这么一看,你会发现,这里大多数药材,都有化湿的作用。因此,藿香正气散,历来都是化脾湿常用的方子。

之前有一个男子,当时46岁。啥毛病呢?就是爱上厕所。平时,一天两回。你要是吃点凉的,或者油腻的,那坏了,说不定多少回。大便溏薄。

这情况已经十年了。十年,断断续续,时好时坏,此患就这么挺着。最近这一个月,由于工作繁忙,他有些劳累,于是这大便次数多起来了,一天少说也三五次,而且大便里头仿佛有黏冻一样的东西。

与此同时,此患觉得脘腹胀满,嗳气,味道臭腐。最让他难以忍受的是,半夜,正睡觉呢,他开始肠鸣。这一肠鸣,他就想如厕。这一如厕,再回来,那就睡不好了。所以这一个月以来,他整个人憔悴了很多。

最终,他无奈之下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濡,舌淡,苔厚腻,而且略微发黄。细问得知,患者眼下畏寒乏力,脸色也不好看,微微发黄。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藿香,苏梗,苍术,厚朴,制半夏,陈皮,茯苓,大腹皮,煨木香,煨葛根,黄连,焦楂曲。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5剂以后,大便由稀转稠,每日排1到2次,脘腹胀闷减轻了。这个时候,去掉葛根,加薏苡仁、白扁豆,再投5剂。患者感受进一步好转。再后来,医家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收功。这就医案的基本经过。

这里的道理,其实也很好理解。你看,这个患者,脉濡,舌淡,苔腻,平时多次如厕,遇寒或滑腻之物就加剧。这显然,是有脾湿。

湿邪这个东西,它困脾啊。脾虚生湿,湿邪困脾。如此恶性循环,患者脾的运化只能就越来越差。到最后,怎么吃就怎么啦。每天大便次数多,甚至也夜半时分,也要肠鸣如厕。

这些,可以说是很多有脾湿的人,最大的困扰,和最生动的写照了。这个时候怎么办?化脾湿。脾湿没了,才能运化如常,才会止泻。

故而,医家当时就用到了藿香正气散加减。你来看——

这里藿香、苏梗、苍术、厚朴、制半夏、陈皮、茯苓、大腹皮,就源于藿香正气散。其中,藿香芳香化湿。苏梗替代苏叶,行化湿和中之功。苍术和厚朴,燥湿行气、运脾除胀。

制半夏和陈皮,可以理气化湿。茯苓健脾除湿,大腹皮行气,宽中,利水。

你看看,这么多能手下去,脾湿还不被打理干净吗?
在这个基础上,用木香、葛根止泻,焦楂曲促消化,黄连清热燥湿(患者舌苔腻而偏黄,故而清热)。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它就是在藿香正气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核心,就是对藿香正气散的运用。

当然了,藿香正气散化湿,也不仅仅体现在胃肠道上。有的人,头疼,脑袋昏沉。中医辨证,属于痰湿阻滞,清阳不升,伴随恶心欲呕等症状。这也得化湿啊。藿香正气散下去,就好使。

总之,除湿气,尤其是除脾湿,我们不要忘记藿香正气散。现在很多药店里,也有此方的成药出售。我们在应用前,要仔细掂量它的适应症,和自己是否相符。我们应该在中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来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