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浮屠漫笔(六)

 tjboyue 2023-04-01 发布于四川

迎着阳光,奔赴山海。



有人跑步用脚,有人跑步用丹田,丹田轻轻一紧,胯骨一蹬,人就蹿出去了,一溜烟儿,就跑远了。



善用根节者,得大功夫。丹田,就是内腔之根。



命门,是脊柱之根。命门松开,脊柱下顺,敛臀,尾闾收缩。命门上领,上拔脊背,泛臀,膻中打开。



所谓竖劲,劲顺着脊柱,可上升,成为轴力,可下降,变为松沉。



譬如练剑,剑身似脊柱,脊柱柔韧劲,通过剑身展现。剑尖,则通着丹田,练剑时,剑尖轻轻一动,丹田轻轻颤动,含着一股虚灵劲。



剑法可通神,剑术高人,对神意为何物,会有独到觉悟。



我们练拳时,强调胯运动,此处有个穴位,叫环跳穴。打拳时,你要留意一个事儿,不是胯自己动,而是胯配合臀肌,一起运动,激发环跳穴。



大转子旋动时,臀肌必有松紧,臀肌一催,大转子就旋,去体会环跳穴的松紧开合。



为什么说,不让练笨劲,练拳不许憋劲,拙力这个东西,会毁伤神经,使人丧失敏感,丧失速度。



无论什么拳法,首先是松通的,其次练内在柔韧,越练越活,越活越放松,精气神越好。



能放出去的,才叫劲。憋劲不叫劲,你很放松时,通过松沉传导,他感觉你有很劲,这个才叫劲。



他能举起两百斤,但他在你身上,使不上力道,这是圆活劲。太极拳,说到底,练得是球劲。



打拳时,随拳式变化,你要体悟,重心弧移旋动。记住,重心是弧移旋动,不是直来直去。



重心如球,暗中翻滚腾挪,你悟到这个东西,松沉劲变圆活了,功夫上了一个档次。



打太极拳,为何要练圈弧,圈弧之内,暗含离心力与向心力。发力也是,不是直来直去,都是抛物线收发。



打拳时,要用心内观,内观重心旋动,带动肢体划圈,时而是,圈劲扩张外放,时而又,圈劲回抽内塌。



离心与向心,两种力道互变,这也是顾盼的精髓。



什么叫寸劲,外形似乎没动,筋窍暗中扩张,贯通骨力。打拳时,单式完结时,先以松沉劲下落,快到落点时,筋窍暗中一撑,随即又松,如此修炼暗劲。



你看有些人,打拳时,暗含一种顿挫劲,好似轻轻刹车,缓刹暗整,收放丹田,这也是在练暗劲。



暗即一寸,能透三尺。看似短,里头劲极长,所以穿透力隐蔽。



有个词叫懂劲,懂劲前提是,通过练功,体悟各种劲别,越练越融通,身上有了经历,运用自如后,身上悟了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