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中产阶级消费的最好办法:让资产涨价,让消费品降价

 三有新青年 2023-04-01 发布于湖北
三有新青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公众号:三有新青年
小宇宙播客:三有新青年
微信号:triple-have

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

【三有新青年】作为命运共同体

都应抛弃偏见团结起来

在时间的长河中砥砺前行

有钱,不窘迫;

有爱,不孤独;

有料,不肤浅。

#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





欢迎你三有新青年。

不知道你最近是否关注到了汽车打折的新闻,有朋友希望我能分析一下,这个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房地产会如何发展,今年适合买房么?

刚好,这段时间听了崔勇老师的直播,得到了一个新的认知,那就是,想让中产阶级消费,最有效的方式是让消费品降价,让资产涨价。

不知道你是否能够理解这句话的逻辑,总体而言,我对三有新青年的建议是这样的:

①车子对大部分人来说是消费品并非资产,除了一开始的买入你需要花一笔钱,还有维护,保养,停车费,保险费等等支出,这完全符合《富爸爸穷爸爸》里对负债的定义,它把钱从你的口袋里拿出来,而不是拿进来。

但驾驶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提升移动效率,因此买不买看个人需求,只要自己有合理预期就行,不要因为消费品降价就一窝蜂地去买,对自己的消费能力没有正确认识,就会让自己陷入负债的怪圈。

②房子在过去十几年作为家庭资产的重要承载部分,给一些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我国的土地财政决定了这样的方式不可持续,我们现在正处于转变过程中,刚需当然可以买,实际上未来租房也未尝不可。

企图通过房产暴富的普通人恐怕很难碰到机会了,房产所谓的核心资产,就是有钱人之间的游戏,和大部分普通人没啥关系。买不买,当然还是看你自己,秉持的原则还是不要让自己陷入财务困境。

01

内循环

当前中美脱钩的背景下,我们一直强调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内循环加上外循环,而且内循环要主导。

为啥是内循环主导?

因为内部相对来说更为可控,这和我们的成长是一个道理,管好自己相对会容易一些。

为什么要进行内外双循环,在之前的文章里已经谈及中国政府经济模式,土地财政在居民杠杆率低,人口结构红利的背景下不失为地方政府提高收入的好方法,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其存在是有其意义的。

你说那个时候搞内循环消费,根本没有基础,大家都在温饱线上努力,即使消费也都是刚性的,提升空间非常有限。

此时此刻和彼时彼刻到底有哪些不同,致使我们走上了内循环加上外循环的道路?

首先,在国内的智囊团就有两个声音,一个是走原来的老路,接入WTO的快车道后,我们看到了全球贸易化的好处,也分享到了发展成果,所以一个声音认为,继续走这条路风险更小,对于美霸权可以进行部分妥协。

另外一个声音,就是走内外双循环,逐步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发展,内部是大循环,外部是小循环。第二个声音的提法,来自咱们上一任领导班子的刘副总理。

两种声音都有自己的道理,无法否认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美国打造的全球贸易体系,我们没有闭门造车,而是一开始按照“打不赢,就加入”的原则,搭上了这班快车,拼命地发展自己。

事实上,这个过程里,我们也做了很多妥协和忍让,比如南斯拉夫的中国大使馆被炸,那个时候很多事情让老百姓就觉得窝火,中国发言人只会抗议,表示反对,除此,好像啥也做不了。

那个时候,咱们的确没有实力和世界的超级大国对抗,忍辱负重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吧。

其次,此时此刻的内部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房价高企,给大家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我们都有体会。一个房子掏空几代人的积蓄,因为买了房,背上了房贷,所以花钱消费就会畏畏缩缩。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是,生育率下降,经济活力降低,产业结构单一(抵御经济波动风险能力差),杠杆率高(暴雷风险大)。

随便个问题持续发酵,都是颠覆性的,照此发展,大的社会动荡是迟早的事情。

最后,更为严峻的是外部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自中美贸易战开始,美帝国对我们的围堵和阻碍就一直没消停,我想它最后悔的就是让中国加入了WTO,这套由美利坚亲自打造的体系,让中国玩儿得风生水起,当然最大受益国其实仍然是美国,他们用一文不值的绿票子,在全球买了那么多廉价商品,这才使得美国老爷们能够高收入,低物价,生活过得美滋滋。

本来这么持续下去,我们也不会有太大意见,毕竟实力差距还在那摆着。

可老美内部发展也有问题,贫富差距扩大,民族歧视猖獗,地缘政治抬头,负债高企。

这给了我们第二个没有选择的选择,脱美发展。

近些年,就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开端,我们身处一段历史,回头才知意义重大。

和咱们普通人更为相关的是,发展城市的选择以及行业的选择:

①在全球贸易时代,沿海城市毫无疑问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因为码头,港口就在那里,内需不足,但外需旺盛,海外航运成本低,挣美国老爷们的钱,更容易。

但现在发生了一些变化,国际形势变得不确定性更强,外部需求也会逐渐收缩,那么沿海城市的吸引力也就相对没有原来那么强。

内需的扩大,给了内陆城市发展的机会,比如成都,武汉。

逻辑容易理解,我们参考清朝期间的大城市发展:

超一线城市:苏州,北京

一线城市:扬州,广州,南京,杭州,武汉,佛山

二线城市:西安,成都,天津,沈阳,福州,淮安,开封,太原

因为闭关锁国和航海技术的原因,几个内陆靠江靠河的城市得到了发展。

对应到今天就是高铁路线(陆运)和大江大河(航运),因此,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三有新青年的城市发展选择可以多一些,不必把眼光放在一线城市不动。

当然,如果能力足够,且生活幸福,一线城市仍然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全球贸易的发展让这些城市积累了足够的产业链发展集群,形成了规模效应,这些在内陆城市还看不到。

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近期已有公布,这给我们的个人行业发展带来了一些启示。

就如同一个公司一样,当外界环境变化时,公司体制也要对应地做出变化,更何况是一个国家。

国务院机构改革,正可以观察出,咱们领导层对各个方面发展趋势的判断和管理思路。

内容很多,我能理解的大概有这么几个方向:

核心硬科技是需要啃的硬骨头,终究要解决,这代不解决,下一代也要解决,两弹一解决了,咱们才能站起腰杆说话,现在又到了考验这代人的关键时刻。

那么举国体制就要往这个方向砸钱砸人,类似的企业我们也看到了,华为,宁德时代……如果个人发展有得选,应该优先考虑愿意啃硬骨头的企业,它们可能是下一个华为和宁德时代,而你在这样的企业工作,大概率生活也不会差。

未来和老美注定有金融交战这一关,实际上现在也开始摩擦了,因此才会有金融方面的反腐和改革,这些工作,咱们得做到前面,多学习一点金融知识,对咱们的发展没有坏处,反而在市场波动的时候我们可以赚到钱,不开玩笑,实实在在的的票子。

我和父亲是这么说的,哪天要是政府货币政策开始放水,你有东西能接住么?他恐怕不能,因为他的资产少得可怜,而有金融知识的三有新青年们,我希望大家都能拿着自己最大的容器接到水,能够把握住机会发展自己,一辈子,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数据会变得越来越重要,chatGPT可能会改变咱们的生活,取代很多工作,同时也会创造很多工作,提升效率和工作方式。我无法预知未来的样子,但我时刻拥抱未来的变化,chatGPT来了,那么我就去学习它,它能指导我更快获得我的资料,我就去了解它……

我想提醒每一位三有新青年,当你身处变化中时,往往不能自知变化本身,预测已经变得没有意义,因为只是应对就够忙了,但记得时刻提醒自己,始终保持一个开放的心,学习新的事物,不论新的事物终将成为敌人还是朋友,只有了解它,才能更好地应对它。

这便是我在城市和行业上的思考,没能给出一个具体答案,因为也不需要,每个三有新青年都可以站在我的肩膀上去想想自己的选择,如果有困惑,也欢迎和我交流。

02

外循环

外部的情况,我们也能够透过一些新闻初见端倪。

比如近期发生了SVB破产,瑞士信贷暴雷,中国促成伊朗和沙特建交等重大新闻事件。

我想,外循环的部分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旧秩序的崩塌和新秩序的形成,我们现在正处在变化周期当中。

目前来看,欧美银行和部分投资项目的暴雷还不是全面的经济危机爆发,影响程度仍然在可控范围内,这就像是经济危机前的金丝雀嗅到了危险气息而做出的反应,当然这暴露了一些问题,但仍然没到全面出现问题的时候。

什么时候危险会真正到来?就在大家放松警惕的时候,最危险。

先来说说为什么SVB会面临破产的地步,原因很简单,它没钱,存户挤兑,那可不就破产么?

我们都知道,银行的赚钱模式基于利差,较低的利息获得储户存款,然后高利息出去放贷,只要现金流不断,就能盈利。


可现在问题就出在现金流身上,银行为啥没钱了,储户的钱都去哪儿了?

SVB全称是硅谷银行,我们都知道硅谷出了不少创新企业,这个银行很有代表性,因为他的储户一般都是创新企业家,事实上银行规模在美国也能排上top20,可见这个银行是很牛的。

可为啥这么牛的银行就破产了呢?

直接的原因其实就一个,这个银行把许多钱都拿去买了美国国债。

理论上来说,这不是很正常么?买自己国家的国债,国家信用担保,稳赚不赔,没毛病啊。

这里面有两点值得探究的点:

第一,一个硅谷的创新银行,为什么会把大笔钱买利息并不算高的国债,而不是去投资风险收益回报更高的创新项目,要知道这里出现了,谷歌,雅虎,爱彼迎,脸书,优步,特斯拉,推特,苹果等一系列优秀的公司,如果有更多创新机会的涌现,这些投资机会显然会是比国债更好的选择。如果SVB的人不傻的话,从事后行为分析,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硅谷的创新也陷入了瓶颈,根本找不到足够创新的项目,SVB宁愿把更多钱买国债,而不是投给创新项目公司,因为资本始终是逐利的。

第二,即使买了国债,国债也不会跑,为啥还会发生挤兑?这和前期粗暴的财政政策有关。

在前几年美国一直都维持低利率的水平,这当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借贷成本更低,大家愿意拿钱去发展搞经济。尤其在疫情期间,更有无限QE的货币政策,导致大家手里的钱都更多了,钱多了怎么办,当然可以选择花掉,也可以炒股,或者存银行。

前三年,SVB的资产负债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整整翻了三倍,的确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在没有好项目投资的情况下,它买了不少国债。注意这个时候基础利率低,国债的收益率也不高。

可是紧接着,放水的恶果来袭,通货膨胀高企,由于发了太多的钞票,美元的价值被稀释,这样下去会威胁到美元霸权地位,美联储暴力加息,仅去年一年就激进加息7次,共计425个基点(4.25%)。

这导致了什么?

如果我是储户,原来存银行利率才1%,现在加息了,存钱利率更高,那我肯定不乐意,原来的钱我要取出来,换一家利息更高的银行存。

于是,我去取钱,而且大家都这么想,都去取钱。

然而,银行说,不好意思,你们在我这存的钱,我都拿去买国债了,为了赚更多钱,我买了10年期国债,利息2%,我赚个1%的利差,你们现在要钱,我肯定给不了,不然只能卖掉国债,变成现钱。

储户们不乐意了,现在有更好的机会存钱赚利息,凭啥不让我取钱,抗议!!!

于是,挤兑发生了……

那银行,无奈之下,因为自己的不当操作(买入过多长期国债导致流动性不足),只能把这些长期国债卖掉,卖多少呢?

市场先生说,不好意思,打九折吧,原价100块的债券,卖90块才有人接手,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因此,只要储户坚持提款,银行为了增加流动性,投资的损失就真实发生了……

最后,破产……

这就是金融的力量,运用周期的波动,造成流动性的紧张变化,本来是想让逐利的资本自取灭亡,引爆其它经济体,比如欧洲和日本,那么美国再开始放水去收割世界廉价资产,可是没想到玩儿脱了,自己的银行先顶不住了。

很明显,中国对此已经做了预防性措施,抛售美债,极为克制地使用货币政策工具,不搞大水漫灌,这些都是08年经济危机后果的反思与行为修正,正如上一节说到的,两国摩擦,金融一战在所难免,工作需要做在前面。

第二件事情,中国促成伊朗和沙特建交,多么伟大的事业,如果这个案例被推广,俄乌战争也能和平结束,那么毫无疑问诺贝尔和平奖应该颁发给咱们的。

事实上,中东两个大国之间关系的改善更像是咱们掷出去的一个石子,它在湖面会形成涟漪,让更多的国家看到,在一个大国到处发动战争的时候,咱们是维护和平的,想要和谁站一边,维护哪一种秩序,大家自然心知肚明。

总体来说,外部环境确实变得更为复杂了,各地方的地缘政治倾向都有抬头,这未来毫无疑问会加剧咱们对外贸易的波动,也会带来更多挑战。

03

积极行动

面对内外部变化的环境,国家正在积极应对,而我也需要思考自己身处微观环境的变化,从而做出应对。

既然大环境想要发展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策略,内需的提振就是一个核心挑战任务。

内需的提振需要花钱,咱们老百姓手里有钱么?看看储蓄率,相对来说也有钱,但大家不愿意花,更愿意存着。

于是,政府开始想对策,为了让中产阶级消费,核心的策略就是降低消费品的价格,如汽车,提升资产的价格,如房子和股票。

这一点逻辑上,容易理解,因为消费品更便宜了,我有更大的动力去消费,会担心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了这个店。

而资产的抬价促消费,心理上会更反直觉。

为啥人们喜欢买涨不买跌,股市价格低迷的时候无人问津,股市价格向上突突的时候,趋之若鹜。

因为人性短视,买入资产是为了赚钱的,在上涨的趋势中买入,马上就能体会到赚钱的快乐(资产价格提升),而下跌的时候,马上就体会到赔钱的厌恶。

如果对情绪和直觉没有反思能力,很容易形成追涨杀跌的习惯。

咱们的证券交易市场,并不能完全算作市场的晴雨表,而是政策预期的投票器,既然当家做主的人想要提振内需,资产市场的提振显然是少不了的,聪明的人应该在市场恐惧的时候加仓,在市场认为没有风险时候分批撤退,如此一来,才能接到政策放的水,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车子房子能买吗?

当然可以,这完全取决于你对自己的认知和自己的偿债能力评估,我的建议就是不要让自己陷入财务困境,在此前提下,积极改善生活,是奋斗的重要动力来源。

除此之外,希望大家能够放开格局,看到咱们身处的环境,结合自己的微环境,尽可能地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策,让自己每次都能赢一点点,只要能够坚持下来,效果是非常惊人的,与你共勉!


总结一下:

  1. 内循环的发展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因为内外的变化,我们要时刻调整自己,我的观察体现在城市的选择和行业的选择,选择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在战略上做好自己能做的,这个变化仍在进行中,提醒自己不要被温水煮青蛙,做些尝试,给自己创造选项,学会乘势而行。

  2. 外循环仍然是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是外部因素变得更为不可控了。一方面,咱们在打造自己的国际圈子,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夯实自己完整的体系,避免对外界依赖。这条路并不平坦,危机四伏,危机的意思是,危险中蕴藏着机会。坚定看好祖国的发展,实际上我们也没有其它选择。

  3. 理解政府经济逻辑,学一点金融知识,不用多么精确,明白我们处在什么环境即可。

    就好比现在,为了拉动内需,让中产花钱,于是让消费品降价,让资产涨价,我们且看未来的房市和资本市场是不是按照这个逻辑走。

    如果是这样,我希望三有新青年思考下,自己应该提前做哪些布局,欢迎你和我交流。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了。

【悲观主义是颓废的表现,乐观主义是肤浅的象征;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才是强者的态度。——尼采】

恭喜你和我又共同离【三有新青年】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欢迎你在公众号里私信给【三有新青年】,我会认真阅读,笔芯~

有钱,不窘迫;

有爱,不孤独;

有料,不肤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