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内行or太外行,都不可能“投”出好的科创项目

 芳博士 2023-04-01 发布于福建

202328篇(共378篇)原创文章

个人参与投资的冠科美博(Apollomics)通过SPAC正式登陆纳斯达克交易。
冠科美博由知名的连续创业者余国良博士创立,是一家创新型生物科技公司。
专注于探索及开发可能与其他治疗方案结合的肿瘤疗法,以利用免疫系统和靶向特定分子信号通路来抑制癌症。
在2021年2月24日,冠科美博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希望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摩根士丹利、美银、华兴资本是当时的联席保荐人,但最终未能在港交所上市。
所以,通过SPAC在美上市,开盘日涨幅171.97%,也是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的好事多磨。
很荣幸昨晚参加了余博士的新原力之夜活动,又与科技、创业、投资界的新老朋友们欢聚一堂。

这些年参与了一些科技创业项目的孵化和投融资工作,有一个体会是: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但太内行或者太外行,都“投”不出好项目。

1

太“内行”:看啥都不行

有一个成语,文人相轻。经常用于形容内行之间的互相“瞧不上”。
事实上,在科学界,这里的“瞧不上”大多不是人性层面的,而是职业习惯。
科学是可以证伪的。因此,在科学界,“质疑”是追寻真理的驱动力。
科技项目创业,往往会遭遇到同行的“质疑”——
不一定是利益相关,更多是真正实践过,会觉得这事太难,或者,觉得这事太简单。
觉得太难的,认为技术突破到工程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实验室用的都是最好的原料,最精细化的操作,水电、人工成本都忽略不计。
但一旦放量,生产流程的很多变量都是未可知的。
“稳定性”和“安全性”都会受到挑战,根本不可能如实验室数据那么“漂亮”。
因此,很多对于科学家的“实验成果”的报道,往往站不住脚。
毕竟实验成果的产生,是有严格的实验条件的。
但新闻报道经常忽略了条件,直接放大结果。
导致很多人认为技术的工程化实现是“水到渠成”且“轻而易举”。
事实上,从技术底层实现突破,任意指标的微小进步,都可以发好文章,这当然充满着创新的想象力。
但能发好文章的技术,是否能形成好的创业项目,这里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觉得太简单的,认为这是几十年前的技术了,现在做的都是工艺优化。
通常能够量产的技术,已经有相对成熟的工艺路径了。
也就意味着技术门槛并不高,而中国企业的工程化能力又很强。
只要有利润,创业项目的先发优势并不明显,因为竞争对手马上就会挤进来。
供应量猛增,而需求量有限就会导致价格的大幅下跌
工艺优化的首要目标,不是为了改善性能,而是为了降低成本。
国内好几家知名公司,都在为杜邦、帝斯曼等跨国巨头代工。
因为价格这么低,利润也不高,跨国巨头没必要自己生产,不如请中国公司代工生产,自己赚贴牌的溢价。
国内企业一直是跟在海外巨头后面,学习他们研发出来的技术,并把工程化做到极致。
这样的项目,可能容易获得经营业绩,但值得多少科技属性的溢价?
不管是觉得太难还是太简单,科技创新项目在投资前,找同行资深的研究者来咨询,大都不会得到很乐观的回答(为了人情,说说场面话的除外)。
因此,还是要形成自己的判断,并且根据出资方情况,调整投资期望。
工程化能力强的项目,不要指望太高的科技溢价,可以通过营收和利润估值。
科技化属性强的项目,不要指望太快出经营业绩,可以通过生命周期来估值。

2

太”外行“:看啥都上头

这些年由于投资界围堵教授,因此,外行对于高学历、高职称的盲目崇拜有所缩减。
早两年,经常看到外行的朋友,拿着挂满院士头像和名字的BP,兴奋地告诉我:
这是一个能拿诺奖的先进技术。
我每次都冷冷的冰雨往他们脸上拍:诺奖的技术,往往离产业化十万八千里远。
何况,这种堆砌专家的项目,还是先确认一下这些专家是否“被创业”了。
同时,外行还很喜欢追热点。热点往往意味着估值高点。
但投资的好时点,往往都在黎明前的黑暗。
等到太阳都晒屁股了,很可能在估值的山峰上,被闪瞎眼。
于是,投的时候,千方百计抢份额,退的时候,千回百转压折扣。
事实上,我们很多行业的估值跌宕,在美国通常已经有先一个周期的实践。

在融资热潮、预期膨胀的高位,投资人趋之若鹜,生怕错过风口。

但,由于外行的“上头”,行业往往鱼龙混杂,必然迎来第一次的崩盘。

于是,企业历经优胜劣汰,批量倒闭,刺激资本市场回归理性。

外行投资人可能被迫清算,或者在半死不活的项目中,当着无可奈何的股东。

活下来的企业,将继续研发、构建壁垒,开发符合需求的产品,等待市场的下一次回暖。

因此,两个最好的投资时机:一个是大众不看好(或看不到),但实际有价值,估值往往较低;另一个是曾经被看好,但在市场失去信心时价值被低估。

这两个时机,往往不是跟风投资的外行能够把握住的。

因为,外行的特征就是:别人贪婪时我更贪婪,别人恐惧时我更恐惧。


最后,科技创业项目必然是一个周期相对较长、具有技术发展和工程实施的规律,且无法用资本催熟的领域。

内行投资人,不必嗤之以鼻地悲观。外行投资人,无需不明觉厉地乐观。

坦然地正视风险,积极地推动发展。

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在实践中把答案正确化。

P.S.杭州真是生物工程创投领域的热土,各类相关活动开办得如火如荼。

欢迎创投圈朋友们参加6月19-21日的第十届国际生物药大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