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卖和杀害大将搭裆的凶手,建国后潜老家想蒙混,抓获后统统正法

 冬不拉拉 2023-04-02 发布于安徽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1934年10月,在赣南闽西一带的中央红军8.6万多人,踏上漫漫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从此,英雄的红军在这条铺满血与火的征程中,谱写了一曲曲令无数后人荡气回肠,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并从此凝聚成一往无前的长征精神。

文章图片1

我们所说的红军长征,大体上指的是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还有鄂豫皖的红25军战略转移,然而,有一支红军由于其战略转移的方向不太一样,往往容易被人所忽视,原因是这支红军是偏师,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战后遭受重大损失,仅仅剩下数百人余部,后来,转入游击区。这支队伍便是从赣东南出发的红十军团。

文章图片2

红十军团,是一支因掩护中央机关及中央红军主力进行战略转移的偏师,面对敌人第五次“围剿”步步紧逼,对中央苏区中心地区形成了铁桶合围之势,形势十分危急,组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受命于危难之时,肩负历史使命、孤军深入敌后而浴血奋战,最终结局悲壮的英雄红军队伍。

文章图片3

中央任命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刘英五人组成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以方志敏为主席随军行动,刘英为军团政治部主任,粟裕为军团参谋长,打着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号,率军北上,军团共有一万多人。1934年11月中旬,红十军团在皖南谭家桥与敌人进行了一次决战,战役失利,陷入了被动局面,此时,军团领导人决定率部返回赣东北苏区,重整旗鼓。

文章图片4

没有想到的是,在回师过程中,陷入敌人数十个团的兵力布置的口袋阵中,对红十军团进行分割包围,时值隆冬,天降大雪,大地一片苍茫,陷入了敌军重重包围之中的红军指战员们艰苦转战,战严寒,忍饥挨饿,跋山涉水,敢于向十倍于己之敌冲锋陷阵,纵横驰骋,然而,难以冲破敌人的层层包围,蜂拥而来的敌军将红十军团分割成数个碎块,然后进行了疯狂的绞杀。

文章图片5

最后红十军团被敌人合围在怀玉山地区,经过顽强战斗,弹尽粮绝,指挥员大部分牺牲,红军十团军政委委员会主席方志敏,还有和刘畴西在怀玉山东麓陇首村落入敌手,第二十师师长王如痴、第二十一师师长胡天桃等人也相继被俘,后在南昌英勇就义。

文章图片6

英雄的红十军团在敌人绝对优势兵力围追堵截,敌众我寡,敌强我弱,最终失败了,但同时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政治上宣传了组织抗日主张,军事上配合了中央红军主力的战略大转移,写下了一部“血战东南半壁红”的英雄斗争史,事迹可歌可泣。虽然“红十军团”的称号湮灭于战火硝烟中,但红十军团的铮铮铁骨依旧挺立。无论前路多么艰险,无论跌倒多少次,领导人始终不言放弃,成为红十军团剩余下来的战士们百折不挠的坚韧向前的不竭动力。

文章图片7

今天,我们介绍红十军团余部538人,危难之中突出重围,在红军处于低潮之时,进入浙江山区开展游击战争,重新燃起浙江革命烈火,创建了浙南(含浙西南、浙南、浙东)游击根据地,粉碎了敌人多次数十个团的“围剿”,有效地支援了邻近游击区的斗争,有力地策应了中央主力红军长征。红十军团余部组建的这支队伍,后来成为中国革命在南方建立了一个重要战略支撑点,其丰功伟绩,是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文章图片8

这支队伍的两位领导人,便是担任红十军团政治部主任刘英与参谋长粟裕,他们率领这支部队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线,撤至横峰县篁村搓源坞,总结斗争失利的教训,部署这支队伍转入游击战争,根据上级的指示,组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其基本任务是:到浙江长期行动,发动广泛的游击战争,创立新的根据地,很大的发展自己,调动和牵制住大批敌人,彻底粉碎敌人对中央红军的“清剿”计划,任命粟裕为师长,刘英为政委。

文章图片9

挺进师决定往浙江发展,出发前,作为一直从事政治宣传工作的政委刘英鼓舞大家:“同志们,我们马上要踏上新的征程了,前面的道路艰险坎坷。但我们是为穷苦人打仗的红军;前面即使是铜墙铁壁,我们也要想办法突破它。”

文章图片10

部队在粟裕、刘英率领下,在全国革命形势陷入低潮之时,以大无畏的精神,肩负先遣队未竟的使命,他们身穿灰色军服,打着绑腿,戴着红领章,领章上打着十字,背着长枪、马刀和竹叶枪刀,有些长宙身上挂着挂着驳壳枪,刀柄和枪头上都扎有红布条,特别醒目。浩浩荡荡进来,穿越敌人重重封锁线,艰难转战,电台被毁,与上级失去联系,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由赣东北经闽北进入浙西南,在素有“东南锁钥入闽咽喉”之称的浙江仙霞岭地区。

文章图片11

要知道,浙江乃老蒋的老巢,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也是许多军政重要人物的老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所以敌人力量十分强大,当时,浙江的报纸这样震惊地写道:“浙江素称平安之区,自粟刘窜浙,匪化已波及全浙,以目下形势来论,不亚于四川、江西之匪……前途实堪可虑。”因此,动用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开始实行残酷的围剿,先是利用浙、闽保安团和地主武装近万人马对挺进师进行攻击。失败后,竟然调集正规军主力部队7万人马进行“清剿”。

文章图片12

面对敌人前有强敌,背无依靠,犹如垂饵虎口,处境极为险恶。全师538多人,400来条枪,真是人少枪更少。何况当时中央苏区根据地已遭彻底破坏,闽浙赣边区也仅存零星游击根据地,不能作为挺进师的后方基地,挺进师的力量薄弱,处境险恶。

文章图片13

挺进师政委刘英动员“红军是消灭不了的,革命的烈火是扑不灭的,我们一定要叫革命的烽火燃遍浙江”的誓言,如同熊熊烈火燃烧在红军心头。随后对队伍进行整编,队伍人虽然不多,但很精干,干部很强,骨干多,原来师长当团长,团长当营长,营长当连长,连长当排长,排长都当一般干部,战斗力很强。

文章图片14

挺进师虽然是一支孤军,但在游击战方面充分发挥其特长,经常使用声东击西、以逸待劳、围点打援、调虎离山、欲擒故纵、釜底抽薪、树上开花、金蝉脱壳:用计脱身、关门打狗等一系列新老战术,打了许多漂亮的突袭战,据政委刘英写的《北上抗日和坚持浙闽边三年斗争的回忆》记载:红军挺进师行动十分秘密和迅速,出奇不意地袭击县城和一些战略要地,当时敌人使用对中央苏区第五“围剿”时的所谓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所谓铁桶战术,总想围攻一处我军指挥部,我军则趁敌后方空虚之际,深夜兼程的袭击其后方,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我军打了胜仗后快速撤退,敌回师援助时,经常出现两支敌人“狗咬狗”打起来。可以说挺进师没有打过一次败仗。

文章图片15

红军挺进师在远离上级情况下,能独当一面,不断取得胜利,充分显示出师长粟裕、政委刘英的领导才能,大大激发了根据地军民的斗志,队伍持续发展壮大,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便形成了与地方武装一起的一支数千人的队伍,游击区域扩大到30多个县。直到中华民族开始全面抗日,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挺进师在浙西南的三年游击战争正式结束,成为一支劲旅奔赴抗战一线,从此掀开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新篇章。

文章图片16

红军挺进师改编抗日铁军之后,被人们誉为老四团,在战场上续写当年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英雄传奇,纵横驰骋在抗日战场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战绩,被上级授予“老虎团”的英雄称号。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期间,这支部队在孟良崮战役上再立新功,打出了雄风,并取得了每一场战役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这支部队跨过鸭绿江,在抗美援朝继续打出“老虎团”的雄风,屡建功勋。率领这支部队连续创建功勋的,正当年红十军团的参谋长粟裕,建国后他被授予第一大将的殊荣。令人惋惜的是,粟裕大将的搭裆,红十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挺进师政委刘英,却在建国之前的一次开会时,被叛徒出卖被捕后壮烈牺牲。

文章图片17

原来,红军挺进师一开始改编“闽浙边境抗日游击总队”时,粟裕担任司令员,刘英还是担任政委一职,接下来这支部队在浙江平阳“山门整编”改编为新四军时,根据形势的变化,上级的指示,粟裕担任支队副司令员,继续指挥这支部队在战场上再立新功。刘英则任命浙江省委书记、华中局特派员,领导浙江、福建、江西三省根据地的工作,从此,离开了他一手率领出来的这支红军部队。

文章图片18

刘英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在温州设立了新四军通讯处、新四军驻闽浙边后方留守处、新四军驻温采购办事处等机构,以公开合法的身份为新四军采购军需物资,输送优秀青年干部,为组织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工作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评价,当年,南方局书记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身份,专程到此地视察,曾高度评价浙江抗战所取得的成绩,称赞浙江是东南战场的先锋。

文章图片19

然而,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杀、被捕,中共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抗日救亡运动横遭扼杀。刘英忠于使命、机智英勇,始终无所畏惧地领导组织坚持抗日救亡和革命斗争,粉碎了国民党的阴谋,敌人把他视为眼中钉,闽浙赣边区“绥靖”指挥部明确指出抓捕刘英作为“刻不容缓之举”,采取“招抚悬赏”“策动自首自新的办法”,瓦解摧垮我地方组织。为此,不断地对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进行渗透,以各种条件作为交代刘英行踪的诱惑。

文章图片20

正在这时,发生了台属特委武工团团长李少金贪污腐化之事,李少金抓获之后,领导人立即下达了“李少金匿款逃走后企图拖枪投敌予以逮捕枪决”的手令。没有想到的是,在执行过程中不慎被他逃脱。随后他成为可耻的叛徒,并向敌人供出浙江省委在温州的秘密联络点——恒丰盐店,敌人便在此地轮流守候盯梢,秘密侦查。

文章图片21

1942年2月,刘英当时穿上了长衫,头上一顶银丝草帽,手上也多了几个翠绿的扳指,装扮成了腰缠万贯的商人模样,按照约定的时间前往温州小南门恒丰盐店,去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到了门口快要进入会场的时候,刘英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喊他的名字,他停往脚步,定睛一看,一大帮特务便围了上来,想离开是已经来不及了,这时几个特务上前将刘英抓捕,紧接着,敌人一个排的兵力包围恒丰盐店,这就是温州事件。

文章图片22

刘英在温州被捕之后,敌人大喜过望,如获至宝,欣喜万分,时任温州专员兼保安司令的张宝琛更是得意至极,声称“刘英在浙闽两省边境活动多年,今一旦被捕,胜俘敌十万。”指望他把所有的组织全部供出来,好一网打尽。然而,敌人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刘英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坚决斗争,表现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英雄气概和崇高品格。在狱中他不仅坚不吐实,还利用一切机会为党工作,在与看守接触的过程中,刘英向看守讲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道理、抗日的形势,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的罪行。

文章图片23

恼羞成怒的敌人见在他身上压榨不出什么名堂,而且可能产生更坏的影响,便下令:饬速处决刘英。这一天,刽子手单银昌,以“软化政策”哄骗刘英,希望能以金钱为诱饵策反他,结果遭到了刘英的当面训斥。派出大量的士兵将刘英所在的监狱团团围住,假惺惺地劝告刘英“弃暗投明”,刘英烈士知道自己最后的时刻到来了,他十分平静地与监狱中的战友们告别,刘英被秘密枪杀于方岩山下的马头山麓,时年37岁。

文章图片24

刘英,原名声沐,字浴沂,江西瑞金象湖镇竹岗村人,他小时候读书成绩优异,由于天资聪颖,兴趣所致格外勤奋好学,各科成绩都出类拔萃。十四五岁时就会写诗,诗云“夜静书为友,春深笔吐花。”当年,红四军来到他家乡时,他自愿报名参加红军,由于有文化知识,在军部先后担任会计、供给部出纳股长、文书,他工作积极成长很快,职务不断晋升,先后担任连指导员、营政委、团政委,师政委,红七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十军团政治部主任,成长为红军的一名高级将领。他的牺牲,被伟人称为我军的一大损失。

文章图片25

俗话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先说出卖刘英烈士的几个叛徒李少金之流,一开始潜逃,没有被抓获。温州解放后,过了些时间,他看看没有什么事,又溜了回来。后来被认识他的同志向公安机关举报,公安局立即采取行动把叛徒捉拿归案,后被正法,可耻的叛徒得到应有的下场。

文章图片26
文章图片27

再说当时镇压浙南革命群众,逮捕进步青年,参与抓捕刘英,致烈士不幸蒙难,被捕之后还沾沾自喜称“抓获一个刘英,胜俘十万红军”的凶手、温州专员兼保安司令张宝琛,此人系浙江东阳湖溪镇里塘村人,毕业于保定军校,后任黄埔军校教官,曾任国民党26军副官处科长。后入政界,先后担任天台县、黄岩县、遂安县、诸暨县的县长、浙江八区(温州)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全国解放后,张宝琛从上海潜回老家东阳,藏匿在一所学校想以教书为生,1951年1月经群众举报,被公安机关抓获,押解温州。5月1日作为杀害刘英烈士的主犯公审后枪决。现在此人的故居仍在他的老家里塘村。

文章图片28

最后说说杀害刘英烈士的刽子手单银昌,系东阳城附近农村人,曾任国民党中统省领导机构调查统计局情报处行动组长,曾参与浙江大学进步组织学生会主席于之三烈士密捕事件,及抓捕杭州胡庆余堂支部地下党员,最罪大恶极的,那就是1942年4月12日,在浙江永康方岩杀害前刘英。解放前夕,自知罪大恶极难逃制裁的单银昌准备逃走,并且约定好了在舟山下海,因顾念妻子是外省人,便回老家携妻同逃,没有想到的是,当时解放军南下迅速,无法再去舟山,潜伏回到了老家以做木工活为生,但最后因群众举报抓捕归案并公审枪决。

文章图片29

多年以后,刘英烈士的老搭裆,新中国的第一开国大将粟裕,纪念这位战友时曾深情地说:“刘英为人民而牺牲,人民就会永远纪念他。”,至此,出卖并杀害刘英烈士的叛徒和凶手统统受到应有的惩罚,足以告慰先烈在天之英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