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峥 | 稀饭

 新用户06868399 2023-04-03 发布于内蒙古

第 2141 期

文|毕峥   编辑|王成海

时光带走了匮乏的物质生活,却永远带不走尘封在岁月中的记忆。

       
稀饭,儿时的珍馐美馔,现在很少有人提起它,也几乎没人再吃过,基本失传。

半锅水,一勺头米,带皮山药或去皮切块,一同慢火熬,待熟时,一把面下锅,用勺搅拌均匀。


一家人围坐炕上,炕中间铺一块塑料布,布上放一长方形木制饭盘,盘中放一小瓷盆腌萝卜、蔓菁条、烂腌菜,另放半碗油咸盐,还有盛“炒面”的小笸箩或布袋子,每人舀一大碗稀饭,这个稀饭为了省米省面,稀哗哗的,端起碗,能看见鼻尖的影子。

万物都有其自生自灭的规律,贫苦人民对这方面还是拿捏得比较稳妥,将少油寡淡的稀饭吃得津津有味。从碗的一边用嘴吸溜,吱溜吱溜,转一圈回到起点,一气呵成,那架势从容而淡定,一碗稀饭几秒钟轻松下肚,不费吹灰之力。用筷子将剩余的山药块的皮挑出来,蘸上油咸盐或就上咸菜吃,也可把山药块挤碎,拌入炒面,把筷子贴于碗,充分挤压炒面和山药,使其融合。拌炒面软硬和多少根据自己的口味、饭量掌握。

稀饭拌炒面,在当时已经风靡农村的每个早上,炊烟袅袅升起的时候,家家都在熬一锅稀饭,人人都吃稀饭拌炒面。


稀饭,在那个少吃没喝的年代是为了充饥,别无选择,和当今精米精面相比,那就是一顿养生的早餐了。稀饭味香,就是因为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稀饭味纯,就是因为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今天我们面对着食物丰富的餐桌,怀念曾经的稀饭,是不是有些矫情呢?不是的,我们怀念的,不仅仅是稀饭的醇香,还有稀饭里的悠悠岁月...

作者介绍:毕峥,男,汉族,1973年生,小名毕三狗,生于内蒙古呼和浩持市清水河县五良太乡,现居清水河县城关镇。爱好文学,南阳市卧龙区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阴山作家网成员,老事旧人乡土文学创作平台成员,热爱摩旅,愿广交天下朋友!在本县开一家饭店“老毕食府”,殷切期盼各界朋友光临本店品尝各色美味,“老毕食府”将以最可囗的菜肴和最真诚的服务为您的生活增添美味与温馨,同时诚邀各界热爱餐饮事业的有识之士前来洽谈与指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