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出生命的意义

 Richard_X 2023-04-03 发布于云南

不少同学曾抱怨:作业好多,题目太难,学习好累,人际关系好复杂。最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太难了!好像啊,我们遭受了莫大的苦难,被生活逼到了绝境。但其实,跟一位老兄相比,我们口中“太难”的生活,啥都算不上。

这位老兄,他的苦难,才真是超乎常人的想象。那这位老兄是谁呢?

他,就是意义疗法的创始人,在苦难中活出生命意义的维克多·弗兰克尔。

1939年,因为犹太人的身份,弗兰克尔和家人,关进了纳粹集中营。当火车停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时候,所有人的心脏几乎都骤停了。因为,这个地方意味着死亡。这些被逮捕的犹太人排着队,从一个漫不经心的纳粹军官面前走过。这个军官用手指,随意地左边指指,右边指指。弗兰克尔从他面前经过的时候,努力地挺直腰杆,显得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军官看着他,犹豫了一下,把他指向了右边。最后,90%的人被指向了左边,直接被送进了毒气室和焚烧炉。而弗兰克尔很侥幸地活了下来。

暂时活下来后,迎接弗兰克尔的不是享受,而是超负荷的劳动,和更大的磨难。清理粪便时,当粪便溅到他脸上,都不能用手去擦,或者显出厌恶的神情,否则就是一顿毒打。排队排歪了,干活稍慢了,或者帮助别人,都会被辱骂和毒打。在这里,无法刷牙,无法洗澡,所有人挤在一起睡觉,150克的面包要吃4天。没有尊严,没有希望,只有恐怖、绝望和死亡。

有一天,弗兰克尔看到平时一个非常自尊和勇敢的人,突然像孩子一样嚎啕大哭。他知道,这个人活不了多久了。这个人为什么哭呢?只是因为,他的鞋子已经破得无法再穿了。没有鞋子,走路会拖沓。而走路拖沓,就可能会被拉出去枪决。当一个人放声大哭,就意味着他放弃了求生的欲望。没有求生的欲望,在集中营必然会死亡。弗兰克尔还有一个狱友曾预言:3月30号,战争会结束,他们会得到自由和解放。但是到了这一天,什么都没有发生。那个朋友绝望了,最后在一场不会致命的伤寒中死去。因为,他丧失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活下去的意志。

但是,弗兰克尔和他们不一样。他说:人所有的任何西,都可以被剥。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在这样一个高压、残酷、随时可能死亡的环境中,弗兰克尔依旧选择积极向上。他会鼓励自己和身边的人,每天讲一个笑话;会珍惜难得的一次看日落的机会;还会偷偷用碎纸片记录自己的思想。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在心里告诉自己:为了家人,为了梦想,一定要好好活着!再苦再难,也不能放弃!

如果,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那么至少可以控制自己的内心。在任何环境下,你的内心,都拥有选择自己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当你放弃了选择自己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你会觉得所有的伤害都是别人造成的,都是环境造成的。这个时候,你就用各种各样充分的理由,去做各种各样极端的事情。比如自己生气,自己郁闷,甚至于自虐。但无论如何,都是对自己的伤害。但是,弗兰克尔告诉我们:人在任何环境之下,即使是集中营,依旧有着选择自己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这种选择权,这种自由权,任何人,任何环境,都无法剥夺。

被关了5年之后,弗兰克尔被成功解救,而每100个人中,活下来的最后不到4个人。离开集中营后,他痛苦的发现,自己的父母、兄弟以及怀孕的妻子,全都在集中营中丧生。他没有崩溃,也没有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而是选择了更加热爱生活。他说:我相信,我所有死去的亲人,都会希望我更加热爱生活,而不是永远沉浸在痛苦之中。为了他们,我要更有意义的活着。

于是,他开始帮助精神病患者,全身心投入工作。而且,仅有9天时间,就写出了《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在这本书里,他详细地描写了自己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感动和激励了的无数人。同时他创造出了意义疗法,让无数人找到了活下去的意义,挽救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而后,弗兰克尔更是成为了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多所名校的教授。67岁,他成功拿到了飞行员驾驶执照;80岁,还成功地登上了阿尔卑斯山!终其一生,他都在世界各地演讲,推广意义疗法。

尼采曾说过:凡是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强大!弗兰克尔就是这样一个“杀不死”的人。他说:让人活下去的,不是希望,而是意义。生命本身,并没有意义,而是我们,赋予了生命意义!当我们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那么,我们就能忍受任何苦难!

从今天开始,做一个“杀不死”的人,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新的意义!新的一天,加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