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振铎游大同记

 linmu_x 2023-04-03 发布于广东

大同历史文化研学知识之182:

        【郑振铎游大同记】之一

        过大同的人,没有一个不熟于云冈石窟之名。这是北魏时代的一个伟大的艺术宝窟。我憧憬于兹者已有好多年,到大同的目的,大半在游云冈。但并不是说,城内便没有可逛的地方,大同城内也到处都是古迹,都有伟大的建筑物和艺术品在着。在大同,便够你逛个十天八天,逛个心满意足,还使你流连徘徊,不忍即返……

大同历史文化研学知识之183:      

        【郑振铎游大同记】之二


        大同旧城外,有外郭三,除兵房外,无甚商店。但马路甚好,士兵常在修理。一进旧城便是县政府的范围,那马路的崎岖不平,泥泞满涂,有过于北平人所称的“无风三尺士,有雨一街泥”,我坐在大汽车上颠籁的真够受。旧城的城楼,曾改建成西式楼房,作为图书馆。后冯玉祥军队围大同,图书馆为炮火所毁。至今未能恢复,一座破坏了的洋楼孤巍巍的耸立在城头,倒是一个奇观。

     (郑振铎先生文中提及城楼为武定门城楼,于民国初毁于炮火。在提倡新文化运动中,在旧城楼基础上,建起一座与明代城楼完全不同的两层七开间的西式城楼,是作为图书馆用的。被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评为“俗恶不堪”。1926年又毁于阎锡山与冯玉祥军阀混战中。一座破洋楼,孤零零地戳在城头上,也算是民国时的一道“风景”。)

大同历史文化研学知识之180:

        

        【云冈石窟】之九


        第九、十窟


        两窟为一组双窟,九窟分前后室,前室南壁凿成八角列柱,后室窟门上凿明窗。前室东西壁雕出三间仿木构建筑的佛龛,壁面满刻佛像、飞天。后室北壁主像是释迦佛;

十窟也分前后室,后室门拱内外两面有精雕的图案花纹,结构严谨,富于变化。

大同历史文化研学知识之181:     

        【云冈石窟】之十

        第十一至十三窟

        三窟为一组石窟。十一窟正中凿出方柱,四面各雕上下龛。东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造像题记,是研究云冈石窟开凿历史的重要资料;十二窟前室正面凿成三开间仿木构建筑的窟檐。东西壁也雕出三间仿木构建筑的佛龛,窟顶雕有伎乐天,手持排箫、琵琶、笛、鼓等乐器;十三窟南壁上层的七佛立像和东壁下层的供养天人,是这个窟中的精品。

大同历史文化研学知识之179:

        

        【云冈石窟】之八


        第七、八窟


        两窟为一组双窟,两窟窟前有三层木构窟檐。七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是三世佛,东、西、南三壁布置了本生故事浮雕和表现佛传故事的佛龛。窟顶平棋飞天和南壁门拱上部的六个供养天人,雕刻十分精美;八窟四壁雕像风化严重。门拱西侧刻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摩醯首罗天,雕刻技巧与造型都较成熟。这种题材,在全国佛教艺术中都甚为罕见。

大同历史文化研学知识之178:

        

        【云冈石窟】之七


        第六窟


        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四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为辽金后修泥塑),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迦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西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大同历史文化研学知识之177:

        

        【云冈石窟】之六


        第五窟


        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下,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大同历史文化研学知识之176:

        

        【云冈石窟】之五


        第三窟


        此窟为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洞窟。前面断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

大同历史文化研学知识之175:

        

        【云冈石窟】之四


        第一、二窟


        两窟为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

大同历史文化研学知识之174:

        

        【云冈石窟】之三


        一千五百年来,云冈石窟受到风化、水蚀和地震,毁损甚为严重。解放前也遭到人为破坏,对云冈石窟进行肆意摧残。据不完全统计,被盗往海外的佛头、佛像,竟达一千四百多个。斧凿遗痕,至今犹在。


        解放后,人民政府设立了专门保护机构,进行环境绿化美化、石窟维修保护、资料整理研究等工作,使古老的艺术宝库,得到了妥善的保护。一九六一年,国务院公布云冈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大同历史文化研学知识之173:

        

        【云冈石窟】之二


        石窟群中,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宗教人物形像,如佛、菩萨、弟子和护法诸天等;有风格古朴、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的佛传浮雕;有构图繁富、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还有我国古代乐器雕刻如箜篌、排箫、觱篥和琵琶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在雕造技艺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代雕刻艺术的优秀传统,又吸取和融合了键陀罗佛教艺术的有益成份,创造出这批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品,在我国雕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它不但是今天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历史、雕刻、建筑、音乐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形象资料,也是追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和人民友好往来的实物佐证。

大同历史文化研学知识之172:

        

        【云冈石窟】之一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五十三个,大小造像五万一千多个,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著名的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周塞,开凿石窟五所,现云冈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它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现从石窟所保存的纪年铭刻和艺术风格上看,这处宏伟的艺术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遗物,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云冈石窟雕刻的题材内容,宣扬的是佛教思想,但是作为古代遗留下来的艺术作品,却是凝聚着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结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