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搜狐网

 新用户0613qCqk 2023-04-03 发布于山东

郄穴的内容

十六郄穴歌

郄是空隙意,气血深藏聚,

病证反应点,临床能救急。

阳维系阳交,阴维筑宾居,

阳跷走跗阳,阴跷交信毕,

肺郄孔最大温溜,脾郄地机胃梁丘,

心郄阴郄小养老,膀胱金门肾水泉,

心包郄门焦会宗,胆郄外丘肝中都。

郄穴最早记载首见于《针灸甲乙经》中,在该书卷三中首次明确指出了十六郄穴的名称,以后在临床多有发挥,成为临床非常重要的一类特定穴。“郄”有间隙、空隙之意,就是骨肉的间隙,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杨上善在《明堂经》于手太阴郄穴孔最下注释说;“郄穴郄曲也,谓太阴之脉至此曲折也。”据此分析,郄穴可说是气血曲折会聚的空隙。郄穴是经脉气血汇聚深入之处,即经气所深集的所在。它的部位多在经脉曲折部分,除胃经的郄穴梁丘在膝关节之上,其余的郄穴均在肘膝关节以下。十二经脉各有1个郄穴,再加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也各有1个郄穴,共计16郄穴。即上肢有6郄穴,下肢有10郄穴。

郄穴的临床运用意义

郄穴是每一经脉气血深聚之处,所以也是每条经脉的一个代表点,既能反映本经经脉的病理现象,也能起到相应的治疗功效。所以郄穴既具有诊断疾病的作用,也有治疗的作用。

郄穴的诊断作用

郄穴在生理上为气血深聚之处,所以其穴点较为敏感,所以古医家对其总结为“病证反应点”。当某一经脉有病变之后,就会在相应经脉的郄穴处出现病理变化,如在穴位处出现压痛、变异、条索、硬结等变化,尤其是急性病症更能有效地反映疾病现象。如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痛经的患者常会在脾经的郄穴地机出现明显的压痛反应,笔者在临床见有子宫肌瘤的患者,于地机穴处按压,几乎都有明显的压痛反应。如曾诊断一中年女性患者,因来调整面部雀斑,经检查地机穴处有明显的压痛反应,问起有没有子宫肌瘤,患者未检查不得知,于是经做B超检查,发现有多发性子宫肌瘤,大者已如栗子大,可见检查郄穴确有实效性;急性胃痉挛的患者也常在胃经的郄穴梁丘穴处出现压痛反应;急性哮喘发作患者也会在肺经的郄穴孔最穴有压痛;在郄门穴有压痛也可以帮助诊断心脏病,如风心病、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等。由此可见,郄穴作为相应脏腑疾病的诊断穴确具其效。

为增强其可靠性,提高诊断率,在临床多与其他特定穴结合运用,这样更加精确。如胃痛患者在其郄穴梁丘处有压痛,然后在其背俞穴胃俞或腹募穴中脘穴有反应,对胃病的诊断就非常可靠;如胆囊炎患者,在郄穴外丘处有压痛反应,若配合背俞穴胆俞诊察,结合下合穴阳陵泉处的按压,三者若能统一,就能明确诊断。

临床多与背俞穴、腹募穴、原穴、下合穴配合使用。一般压痛的强弱往往与疾病之轻重成正比。

郄穴的治疗作用

1

郄穴的主治特点

根据郄穴的特性,将各郄穴归纳总结,首先具有共同的作用,基本共同的作用是用于急性病证的治疗,尤其是痛证的治疗是其最主要的共同特点。如果进一步分析,阳经的郄穴多主气分病证,对痛证的治疗更加明显;阴经的郄穴多主血分病证,对痛证的治疗弱于阴经,但对血证治疗是其优势,并对寒证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作用。对此可以总结为:郄穴善治急症,阴郄善治血,阳郄善止痛之特性。阴经如肺的郄穴孔最可用于咳血、衄血、便血、肺热、急性咳喘;心包经的郄穴郄门用于呕血、急性心痛、心烦;心经的郄穴阴郄用于吐血、衄血、盗汗、自汗;脾经的郄穴地机用于崩漏带下、痛经、月经不调;肝经的郄穴中都用于崩漏、腹痛;肾经的郄穴水泉用于月经过多、水肿、遗尿、癃闭;阴跷脉的郄穴交信用于少气、漏血;阴维脉的郄穴筑宾用于中毒、狂躁。阳经如大肠经郄穴温溜可用于急性牙痛、肠鸣腹痛;三焦经的郄穴会宗用于耳聋、气闭;小肠经的郄穴养老用于项强、肩痛;梁丘用于急性胃痛、乳房痛;胆经的郄穴外丘用于胁满、癫痫,颈项痛;膀胱经的郄穴金门用于转筋、头痛;阳跷脉的郄穴跗阳用于急性腰痛、腿痛、头眩;阳维脉的郄穴阳交用于惊狂、心悸、肠鸣胀痛等。由此可以看出各经之郄穴的特点与其基本特性完全相符,掌握住这一特性能够将这类穴位灵活运用到临床。

临床可以单独用,也可以配合其他穴位共同运用。每条经脉的郄穴仍以本经脉的病证为主,抓住善治急症和血证的特性灵活用于临床,即可做到立起沉疴的功效。

2

郄穴配穴运用

郄穴主治特点非常鲜明,主治非常明确,功效非常确实,所以在临床非常广用,不仅在临床单独运用郄穴治疗某些疾病,在临床也常与其他特定穴配伍运用。治疗脏病常与背俞穴配用;治疗腑病常与腹募穴配用;理气止痛常与原穴配用。在郄穴配穴运用中用之最多的当是与八会穴的配用,郄穴与八会穴配用治疗相应组织器官(筋、脉、骨……)之急症或痛证。如支气管哮喘属于肺部疾病,并归属于气病,因此可取用肺经之郄穴孔最,配气会膻中治疗获得极佳的疗效;胃痉挛属于胃病,并归属于腑病,因此

可取用胃的郄穴梁丘,配用腑会中脘治疗,这就是郄会配用。关于郄会配用具体方法见八会穴章节。

总之,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之部位,多用于相应脏腑经脉之急性病证,尤其是痛证及血证。临床以针刺为主,也可以艾灸或拔罐,但一般不用于点刺放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