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都开始讲究修身养性,不管是传统的道家还是后来居上的佛家,已经有不少人开始产生兴趣,进而成为一种时髦越来越流行起来。 ![]() 但不能忽视的是,即使这么传统的修身养性之术,只要成为一种潮流之后,就会逐渐失去原来最初的面目。 就像我们身边,越来越多出现一些修道之人,按理说这原本是一件好事,就以道家的“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宗旨看来,如果真的用心去修道,至少能减少很多的不良习俗,从而起到澄清心智的作用。 很多人表面看上去似乎非常虔诚,希望自己即使不能飞升成仙,也能像那些大德先贤一样具有高贵出尘的品质。 但实际却事与愿违,依旧不能离苦得乐,反而越发恣意纵情,从修道的角度看,他们依旧沉沦在苦海之中。 ![]() 但修道并非没有门槛的,想要真正步入修道之中,至少得具备如下几种素质: 1、明辨正邪: 对于修道之人来说,首先就要知道怎么去区分正邪之法,古人说教无三教,只有正邪。如果连正邪都无法甄别,修道也就难免下乘了。 至于选择倒不必过于在意,不管是道还是佛,只要能真心入门,就算是走上了正道,也才算得上入门。 2、坚定恒信: 入门之后,最关键的其实并非那些打坐念经之类的表象,而是需要坚定之心和对正道的恒信。 古人也说“经书好读,道行可修”,但如果没有坚定和恒信,必将无法触及大道,就更莫奢谈什么得道飞升了。 ![]() 3、明理见性: 我们现在把修道大致分为道家和佛家,都被规纳入宗教的范畴,其实,修道者对于佛道的学习,意义就在于拓展自己的视界,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因此,明理见性就是需要一种广袤的胸怀,尽可能有更大的更宽的眼界,这才是修道者最难得的素质。 4、果毅勇敢: 什么叫“敢”?也就是掌握人性的弱点,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生活中也就必然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是人生之必然。 有的人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更不敢承认自己的不足,这就是不敢。 果毅勇敢的人,就像老子在《道德经》里所说的“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那样,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在修道之旅上及时得道弥补。 ![]() 世界上没有任何完美的对戏,大羹有淡味,至宝有瑕秽,每个人身上都存在有罪障和劣根性,这并不恐怖,重要的是能清楚地认识到,敢于去破除并改变。 5、性命双修: 现在很多人都口口声声说自己在修心,希望因此而活得健康长寿,却往往忽略了修性。 全真有口诀说“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这就明确指出了性命双修的必要性。 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既能修心以保持精神上的平和,也能修性以保持身体的健壮。从中医阴阳的角度看,其实也就是形神具备的体现。 ![]() 总结起来,上述五个方面,都算得上是修行人的基本素质。 当然,在真正开始修道之前,还应该先立德,先做一个普通的谦谦君子,为日后修道打下扎实的根基,这就最好不过了。 还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修道其实是很普通的一件事,不能抱有一种自己开始修行了就比人更清高的态度。 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朝,世俗中人固然有这样那样的痛苦,但毕竟还能享受花花世界里的十丈软红。而修行的人需要持戒修行,自己身上背负的痛苦还能少吗? ![]() 不管是出世还是入世,修行修道的人,我认为首先还是要学会住世,以此来磨炼自己的心境,修得了人间道,才能更拥有慈悲心,坚定自己的向道之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