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镶金丝织锦花缎紫红氆氇僧衣 身长73厘米 毛、金、丝质 ![]() 经典的中国配色,在灯光下浓重又悠然。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收藏的这件低调而精美的镶金丝织锦花缎紫红氆氇僧衣,是清朝西藏地方政府的高级僧官所穿的精美礼服。 氆氇是用羊毛手工织成的毛料,是青藏高原上最普遍、最常见、最具有民族特征的织物。藏族人用它缝制衣裤、藏袍、藏帽、藏靴、床毯等,氆氇纺织在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一件好的氆氇藏袍,既耐穿好看又轻柔保暖,可以穿上好几代。因此,藏族人喜欢称自己是“穿氆氇袍子的人”。 ![]() ![]() ![]() 唐代高僧义净所著《南海寄归内法传》写到:“凡是衣服之仪,斯乃出家纲要”,一语道出法衣的重要性。一千三百多年前,在吐蕃王朝的祖孙三法王时期,出现了国王、王后、大臣等等级次序分明的服饰。后来萨迦派执政时期,八思巴创制了包括适合于十三科制的官帽、官服等服饰礼制。帕竹王朝和藏巴王朝时期,依据古代服饰,相继出现了珠宝服饰和王子装束等不失古风的珍贵服饰,并由各种史书记载下来。 13世纪,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世祖师萨班·贡嘎坚赞与成吉思汗的孙子阔端在凉州会晤,商洽西藏归顺蒙古汗国的事情。萨班·贡嘎坚赞专门给卫藏各地的僧俗首领写了一封具有历史意义的信,最后提出要以前藏出产的上等氆氇作为贡品,送给蒙古皇室。这说明,在当时,氆氇不仅是日常生活用品,也已经成为西藏进贡的珍品。14世纪,在整个西藏,特别是帕竹政权统治的腹心地区,织氆氇成为农民最为重要的副业,领主庄园也大都建立了氆氇作坊。毛料氆氇除制作衣袍、靴帽以外,还涌入了各地的市场,成为贸易集市最主要的商品。 公元1642年,在甘丹颇章政权建立后,僧官群体开始出现了特殊的职级高低和等级礼仪,从而强化了僧官群体的制度功能和政治权力。在西藏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殊的僧官贵族群体。正因如此,僧官贵族最终发展成为特殊的上层群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带有礼遇性质的僧官贵族文化,包括服饰、品级座次、职级角色和行为规范。 清朝西藏地方政府的第司服饰、司伦服饰、堪布服饰、噶伦服饰、仲译钦莫服饰等四品以上僧官的服饰特征基本为以土黄色团花的缎袍为主。五品孜仲的服饰特征即是这种衣袖上镶有一段金丝织锦花缎紫红氆氇的官服。馆藏镶金丝织锦花缎紫红氆氇僧衣的名称叫“奎堆”(藏语音译的品级名称)。这类上衣当初是元帝赐给噶玛巴的,被称为“嘎堆”,五世达赖喇嘛之后成为僧官的礼服,并改名“奎堆”。旧时的西藏,僧官在重大仪式上就穿这种袖子中间镶有绸缎装饰的红色缎褂,夏季用布料,冬季用“协玛”氆氇。在色彩上,普通僧人一般穿紫红色的僧衣,活佛、喇嘛可以穿黄色的僧衣。在材质方面,一般僧衣以棉和氆氇为主,高级氆氇、丝绸及少量动物皮毛僧衣只有活佛和喇嘛或寺院的管理层才能穿。 ![]() 接下来我们科普一下氆氇,依据绵羊毛质地的差异和做工的精细氆氇大致分为五个等级:优等品是“协玛”氆氇,然后依次是“提玛布珠”氆氇、“卡夏”氆氇、“果日”氆氇,最次为“青孜”氆氇。这些“协玛”等品级名称都来自藏语的音译。我们这里介绍的这件馆藏氆氇僧衣就是优等品“协玛”氆氇,它的取料是从绵羊的下颌至喉部及绵羊背上的纤细软毛,不足部分再从绵羊身上挑选细软毛补足。那时候西藏家庭条件富裕些的人会常用“协玛”氆氇制作服饰,普通人家一般逢年过节或在一些重要日子才能穿“协玛”藏袍,但由于制作“协玛”氆氇的工艺流程繁多,在几个等级的氆氇中它的工艺要求极高,最为烦琐、复杂,因此就有了以此为生的手工艺人及家庭手工作坊。江孜县就是西藏著名的产地之一,这里生产的“协玛”氆氇在旧西藏只有达官贵人和大活佛才能享用。姐德秀作为山南地区的重镇,生产的氆氇曾一度作为贡品送往朝廷。 氆氇僧衣上面的金丝织锦花缎更是彰显着它高贵的身份。例如金丝织锦花缎采用的是云锦中的织金工艺,其所用金线,有片金和捻金两种。片金,也叫“扁金”或“缕金”,把金箔托在薄纸上,然后切成极细的细条。捻金,也叫“圆金”,把金箔托在纸上,再切成极窄的长条,然后和丝或棉纱捻合在一起。片金的织物有美丽的金色光泽,捻金的织物牢度较大。在织锦设计上,巧妙地应用片金和捻金,即使是同种金织物,也可因光泽的不同而显出富有变化的艺术效果。明清宫廷服饰大部分出于南京、苏州、杭州三地的官府织造衙门,因而这三个地方也是金线的主要产地。江南三织造是专门负责织造清代帝后各式服饰及赏赐、贸易等绸缎的机构。其中江宁织造局主要生产云锦,其花纹艳丽多彩,宛如云霞,其妆花织物工艺繁复、华丽美观;杭州织造局织造绸、绫、罗等织物;而苏州织造局主要生产织锦、缎、纱、绸、绢等。从织造的技艺和服饰图案、色泽看,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所藏这件僧衣上的金丝织锦应属江南三织造织制。 如此,了解了羊毛氆氇和金丝织锦,感觉这件衣服更像是一件私人订制的高配版官服。这件僧衣除了体现了多民族工艺和文化的融合,也体现了清朝利用品级制度整肃官风,加强了驻藏大臣对西藏地方的全面监督管理,对西藏行使完全的主权,对于加强和巩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挥了积极作用。 来源:博物馆 撰稿:热汉古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