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生素D要怎么吃?

 Drseraph 2023-04-03 发布于山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科普知识的了解变得深入,对科普知识认知及挖掘态度更加认真,那么,如何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骨化醇);

25-羟维生素D3(25-OH-D3)骨化二醇;

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骨化三醇;

这些都是什么关系?今天为大家一一详细解答。

维生素D,骨化醇

人体合成的主要是维生素D3。这个过程是7-脱氢胆固醇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主要是290~315nm波长的紫外线作用,在人体的皮肤中可转化为维生素D。人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效率比较低,只有在光照比较强的地区,照射时间有保障的情况下,充分的人体暴露面积,充足的阳光照射时间,自身合成的维生素D才可以满足人体自己的需求。
我们平时偶尔顶着太阳出去一趟,穿衣服、打伞、涂抹防晒霜,众所周知的事实,阳光照射跟皮肤癌的发病率有着巨大联系,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婴儿、幼儿等,增加阳光照射同时会带来患有皮肤癌的风险增加。
和其它维生素不同,维生素D除了晒太阳,我们平时摄入的各类食物富含维生素D不那么普遍,如深海鱼的脂肪内含量稍多,但不是所有人日常都吃,就算我们刻意去补充,绝大多数人吃的量也不够!大多数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少,像奶类(包括人乳及牛、羊乳等)、蛋黄、肉类等含有,量也是较少的,而谷类、蔬菜、水果等植物类食物含维生素D极少。

图片

维生素D又称骨化醇,是一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最重要的有两种。

一种是维生素D2,又称麦角骨化醇,主要存在于植物中,食物中的维生素D2在胆汁的作用下,在小肠黏膜乳头上皮细胞的刷状缘经淋巴管吸收,再经淋巴循环入血;

另一种是维生素D3,又称胆骨化醇,主要存在于动物中,食物中的维生素D3可直接吸收入血。

此时两种维生素D均是没有生物活性的!需要强调的是,这两种维生素D都可以作为骨骼健康的基本营养补充剂,只是维生素D2比维生素D3在组织中清除更快,且生物利用度较维生素D3低,动物源性的维生素D3跟人的关系更大。实验数据量化,2倍剂量的维生素D2补充可获得与补充维生素D3相当的血清25-(0H)D水平。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推荐维生素D3作为首选制剂。

图片


25-羟维生素D3,骨化二醇

摄入血中的维生素D3(骨化醇)与血浆中的维生素D结合蛋白结合后转运到肝脏,在肝细胞中的微粒体上,经25-羟化酶的作用后,生成的物质就是25-羟维生素D3(25-OH-D3)又称骨化二醇,它在血中含量最多,而且最稳定,因此,对于它的检测,能够最恰当的反应体内维生素D营养状态,也因此临床上主要通过测定它的水平,来判定维生素的D营养状态。

羟维生素D3的活性并不高,需要在肾脏1-α羟化酶的作用下进一步羟化活化,因此,肝功能异常但肾功能正常者,可以考虑直接口服骨化二醇,避开肝脏羟化这个步骤。

1-α羟基维生素D,它是人工合成的维生素D的另一种中间形式,是在主链第一位碳元素上加一个羟基的形式,应该可以说成另一种骨化二醇,相当于提前完成了生理过程中肾脏羟化的步骤,故无需肾脏的羟化过程,只需经肝脏活化后即有生物活性,因而适用于肾功能不全但肝功能正常者,尤其是肾性骨病患者及老年人。

图片

1,25-二羟维生素D3,骨化三醇

25-OH-D3(骨化二醇)在血液里与a-球蛋白结合后,随血液循环转移到肾,在肾单位近端曲管细胞的线粒体内,经1-α 羟化酶的作用后生成的物质就是1,25-OH2-D3。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又称骨化三醇,它是最具生物活性形式的维生素D,也是维生素D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无需经过肝、肾转化即可起效,因此适用于各类骨质疏松的治疗,尤其是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的骨松患者。
但是,血清中的1,25-二羟维生素D3的合成严格受到调控,浓度相对稳定,且在血液循环中停留时间较短,不能作为判断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依据。

图片

图片
缺少维生素D有什么影响

缺少维生素D会使钙、磷吸收减少,影响骨骼的生长,出现佝偻病、手足搐搦症、骨软化病、骨质疏松症;免疫功能受损,易患感染性疾病;情绪不稳;肌肉损失;增加患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等肿瘤疾病风险,增加牛皮癣、银屑病、2型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病等免疫性疾病的患病风险等等。

轻度维生素D缺乏一般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只有通过化验才有可能确诊。虽然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并不主张在人群普遍筛查血清25-OH-维生素D的水平,仅推荐在具有维生素D缺乏风险及需要维持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人群中,进行血清25-OH-维生素D的筛查。如:妊娠和哺乳期女性、有跌倒史或有非创伤性骨折史的老年人、缺乏日照的人群,室内工作、夜间工作、肥胖者、佝偻病、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曾接受过减重手术者、慢性肾脏病、肝功能衰竭等。


图片

图片
哪些人易维生素D缺乏?

1、母乳喂养的婴儿;孕妇和哺乳期女性;65岁及以上老年人;

2、肥胖的人(因为脂肪会与维D结合,阻止其进入血液循环);

3、肤色较黑的人(黑色的皮肤使阳光穿透的量大幅减少,作用较弱);

4、待在户内时间较长的人(如白领职员、宅男宅女、长期足不出户的老弱病残等);

5、“昼伏夜出”的夜班人员;

6、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福平等,可加快体内维生素D分解代谢而致维生素D缺乏)的人;

7、平时若发现有以下问题,也要怀疑维生素D缺乏的可能性:常出现炎症或感染炎症后不易好;冬季容易感觉抑郁;经常疲惫;关节疼痛,四肢无力;感觉肌肉疼。

25-羟维生素D3(骨化二醇)临床测定指标:

(1)严重缺乏:<10ng/ml(25nmol/L)
(2)缺乏:<20ng/ml(50nmol/L)
(3)不足:20~30ng/ml(50~75nmol/L)
(4)充足:>30ng/ml(75nmol/L)
(5)上限:50~70ng/ml(125~175nmol/L)
(6)过量:70~150ng/ml(175~375nmol/L)
(7)中毒:>150ng/ml(375nmol/L)

存在骨质疏松的老年人,至少要每日服用800-1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才能满足日常所需。

图片

图片
维生素D中毒的问题!


维生素D中毒多见于婴幼儿,往往因摄入过量所致。人对维生素D的耐受量不同,对维生素D过敏的儿童日服1500IU(37.5μg)可出现中毒症状。

一般成人每日摄入10~15万IU(2500-3750μg);‍

小儿每日2000IU/kg(50μg/kg)连服2~3个月可发生中毒;注射比口服更容易发生。

出现什么情况时需要考虑维生素D中毒?
1)消化道症状: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神经肌肉症状:出现易激惹、烦躁或精神淡漠、无精打采、嗜睡等,严重的有抑郁、精神错乱、瞻望、抽搐等;

3)高钙危象,维生素D中毒后可能出现钙吸收过多,引起钙盐沉积,会继发肾结石、皮肤钙化、关节钙化,甚至可以诱发心律失常、重症胰腺炎、肾衰竭,严重的会心跳骤停,危及生命。

怎样预防维生素D中毒?
在补充维生素D期间,注意有无上述不良反应,特别是活性维生素D,定期复查“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以及血钙、尿钙,有问题时,立即就医。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