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从此重西南

 激扬文字 2023-04-03 发布于四川

成都常住人口逼近北京,未来几年中国人口“第三城”或将易主。

这绝对是件大事。

其历史意义大致相当于,隋唐年间偏居东南的扬州,经济地位超过北方的长安、洛阳,成为中国第一大都会——所谓“天下之盛,扬为首”。

而当时民间流传的另一个更为后世熟知的说法是:

扬一益二

01

作为一个长三角区域城市观察者,成都引起我的特别注意,是在七普数据公布后。

当时我发现,跟经济上北上广深四驾马车不同,在人口方面,西南双雄重庆和成都居然占据了前四强的半壁江山。

重庆作为一个亦省亦市的特殊存在,暂且放一边,后面再说。先讲成都。成都作为一个普通的省会城市,人口居然大幅领先身为一线城市的广州和深圳,是比较令人惊奇的。

毕竟从六普到七普的十年,人口增长最快的两座城市是深圳和广州,分别增长了720.21万和597.56万,成都屈居第三(581.9万)。虽然后面五年成都赶了上来,但总量逼近北京,要不是看到数据,估计成都人自己都不敢相信。

论行政级别,一个是首都,直辖市;一个只是省会,副省级城市,差了整整一级。

论经济体量,北京已经4万多亿,而成都去年才刚刚突破2万亿,前者是后者的一倍。

论区位,成都地处西南内陆,别说跟邻近渤海、同时扼守三北要冲的北京比了,就算是沿海发达省份那些和成都GDP差不多的城市,比如苏杭,常住人口也才一千两三百万,只有成都的一半。

那么问题就来了,成都的“人口奇迹”究竟是如何创造的?

恰好去年秋天,我应邀去了一趟位于川西青藏高原上的稻城县,就是那个以亚丁景区、三怙主雪山闻名的稻城 (详情可参见我写的《》) 。

在跟当地人的交流中我发现,不仅是四川盆地里那些环成都的城市,即便地处高原的稻城,稍微有点背景或实力的家庭,子女基本也都送去成都读书,或在那里工作定居了。

难怪成都的首位度那么高,在经济大省中排名第一。

其实,何止是稻城,成都 甚至被称为“西藏第二省会”。‍‍

比如在著名武侯祠周边,以西藏自治区政府驻成都办事处(成办)为中心,就汇聚起了包括医院(成办医院)、商业(藏人街)、高校(西南民族大学)在内的成熟社区,成为汉地城市里藏人最集中的地方。‍

另外,在西藏拥有极大影响力的“康巴卫视”,总部就设在成都;而在成都最热闹的娱乐圣地“耍都”酒吧街,藏式演艺厅也占据了半壁江山。

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截至2010年,成都市内已经有3万多拥有成都户籍的“成都藏人”,无户籍的藏族常住人口也在15-20万人之间,约占成都市总流动人口的5%-6.67%,每年都有超过100万人次的藏人在成都市区流动。这个数字到2020年七普时进一步上升,其中光是来自西藏的常住人口就有近3万人。

当然,跟成都高达150万的外来人口相比,藏人的数量占比并不靠前。成都最多的外来人口来源地是重庆,有近32万,可见成渝双城记互动之频繁。另外,河南、湖北、贵州、甘肃、陕西、云南等中西部省份的人数排名也较为靠前。

所以, 如果说西安是西北五省联合省会,那么成都或许可以称为“西部诸省联合省会” ,就连远在西陲、总人口仅2500万的新疆,在蓉常住人口也超过了4万。

这些地方的人为啥都爱去成都,我想大概有这么几条理由:

1、 北上广深真的太远,而 成都是距离广大西部人民最近的超大城市 之一,气候环境、饮食习惯都更为接近。周边除了重庆,也没有别的竞争城市,不像长珠三角那样群雄逐鹿。

2、 成都的房价真的便宜 ,根据2月份最新的数据,成都全市平均房价才17512元,其中最贵的锦江区均价也才25040元。别说跟均价6万+的北上深比了,就是GDP同处一个档位的杭州(39321元)南京(33939元)苏州(24463元),房价也都比成都贵出一大截,而彼此的月薪收入却只相差一两千元。显然,成都的生活压力要比沿海地区小得多。

3、 生活压力小,带来的另一个积极影响是, 成都这座城市的烟火气十足,市民日子过得优哉游哉。 不像我们浙江,人们满脑子就是搞钱,搞来钱后又不知道享受,也没啥夜生活,就是一股脑地投入楼市继续炒房。搞得不仅杭州、宁波,哪怕是丽水(20719元)衢州(16522元)这样的三四线小城市,房价都跟成都差不多甚至更贵。

4、成都街头的美女那是真多。 这条可能有点上不了台面,但当年还真有朋友拿这个理由劝诱我来成都工作,倘若我不是出生在长三角,而是中西部某个省,肯定就“不要啊,不要啊”地呼喊着飞奔而去了。

02‍

跟成都“ 来了就不想走 ”的城市气质有所不同,高贵的 北京则是个一般人“来了也留不下”的地方。

随着一茬又一茬年轻人耗光了理想后伤心离开,北京 常住人口从2017年起已连续6年负增长,截至2022年累计减少了11.1万人。 外来人口数量更是从2015年起已经8连降,总共减少了37.4万。

这其中固然有北京减量发展、疏解产业及人口的主观谋划,但高企的房价、拥堵的交通、屡创灰黄的糟糕环境,这些也都客观上大大削弱了北京的城市吸引力。

我们看北京外来人口的主要来源地,除了安徽,全是华北和东北省份。 六普时还排在第6、第7名的湖北和四川,到七普时都已退出了前10序列。 这些地方的人大概率调头去了长珠三角或者成渝地区。‍‍‍‍‍‍

至于像江浙一带的年轻人,如今还愿意“北漂”的已经少之又少。问他们原因,回答通常是:北京有的上海都有,即便是“漂”,也得找个离家近些的啊!这还不算,我听说很多上海的官员,对于被提拔进京当京官的兴趣也不大。

北京似乎正在丧失虹吸全国的能力。

当然,北京可能觉得人少些没啥,毕竟目前北京的常住人口数量,已经逼近现有技术条件下,城市有效管理人口规模的上限了。

所以站在北京的角度,“减量瘦身”不失为明智的做法。问题是,北京减下来的产业并没有就近外溢、惠及到天津、河北,更多是去了南方的上海、深圳等地。这点从北京的企业关联度城市前三名全都不在京津冀地区,就可见一斑。

相反,成都在集聚人口、产业的同时,带动的是整个川渝地区的崛起。所以,在比较成都、北京两座城市人口增减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其背后京津冀、成渝这第三极与第四极实力的消长。

过去我们经常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并列,后来多了个成渝第四极,但在很多人眼里,还是觉得前三极是一档,成渝则要弱一些。可是从数据来看,情况似乎并非如此:

论面积,京津冀13个地市,总面积21.73万平方公里;而成渝经济圈覆盖了川渝16个地市,面积也有18.5万平方公里。如果将对比范围扩大到整个四川盆地,那么面积就达到了26万平方公里。

论人口,2022年京津冀常住人口为1.098亿,而成渝经济圈总人口规模也近1亿,整个川渝地区则达到了1.159亿。

以上两项,京津冀与成渝不分伯仲。

再来看看经济数据。2022年,京津冀GDP总和为101192.64亿元,而整个川渝地区则为85878.83亿元,已经接近山东(87435亿)的体量,但跟京津冀还有一定差距。不过 从发展后劲来看,成渝似乎反而略胜一筹。

这点最直观地反映在人口的流向上。

2010年以来,随着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以及老一代农民工老化,中国人口流动呈现回流川渝鄂和粤浙人口集聚并存的特点。其中 四川、重庆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分别从2000-2010年的-19万、-17万,增至2010-2020年的33万、32万。

与之相反,京津冀人口增长却开始由正转负。2022年,三地常住人口均呈现净流出状态,较上一年总共减少了42.3万。而川渝两地则增长了2.91万人。

当然,成渝也存在自己的问题,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城市梯度比京津冀还要差。

京津冀中好歹既有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又有天津这样的二线港口,唐山这样的三线工业强市,以及迁安、白沟等众多专业化城镇。而成渝都市圈除了两大核心城市,剩下的就是一堆四线城市,整个都市圈呈现哑铃状结构,核心城市与周边卫星城的产业配合度较低。

我们看成渝的关联城市,重庆第一名是成都,但成都第一名却是北京,第二名才是重庆,至于都市圈其他城市则无一上榜。

这种情况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正在逐步发生改变,比如重庆都市圈就包含了四川广安,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在成都东部,重庆第二机场则选址渝西,这也顺应了成渝相向发展的大趋势,将辐射并带动周边南充、泸州等地的发展。

虽然还不能就此断言,成渝第四极将逆袭京津冀第三极,但可以肯定的是, 未来中国的头部“四极”城市群,将从如今的3+1格局,逐渐分化为长珠三角第一梯队,京津冀、成渝第二梯队的2+2格局。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背后更大的经济地理变局在于,大西南的整体崛起。

03‍

西南地区之于中国,是片非常特殊的区域。承平年代,这里不显山不露水,往往没啥存在感。但一到危难时刻,西南就是国家和民族寄托最后希望的地方,并经常能挽狂澜于既倒。

古时,每逢关东发生叛乱或起义, 长安城里的皇帝本能地就会选择 入川避祸。 到了抗战期间,全国的军政、产经、学术精英更是齐聚西南,做最后的殊死抵抗。陪都重庆、西南联大所在地昆明,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现在,某种意义上的“西南时刻”似乎又出现了。

随着全球产业链向 越南等地转移,过去40年作为中国外贸晴雨表的长珠三角,出现了某些轻微的颓势。但 地处中越边境的广西和云南却正在迎来难得的机遇期。

比如广西小城崇左,2022年的进出口总额已经高达2200亿元人民币,要知道广州2022年的进出口总额也才一万亿出头。另外,像南宁、梧州等地的进出口增速也非常快。据说很多长珠三角的企业,已经或在赶往大西南的路上了。

当然,外贸这部分目前还只能算是刚起了个头,但在另一个领域,西南却已经初步具备了匹敌珠三角的能力,那就是外贸的交通硬件——机场群

最近,就有两则关于西南地区机场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

一则是说,2022年成都两大机场——双流和天府的旅客吞吐量,总计达到3110.5万人次,超过同样拥有双机场的上海和北京,跃居全国第一。

另一则是重庆第二机场选址获民航局正式批复,同意将位于渝西的璧山正兴场址作为重庆新机场的推荐场址。这意味着重庆新机场建设的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重庆有望成为继北京、上海、成都之后,国内第四个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

和人口上双双挤进四强一样,成渝双“双机场”格局的形成,将进一步提升整个西南地区在中国的产经权重。

事实上,不止是成渝,若论单个机场的旅客吞吐量,昆明长水机场高居全国第四,超过杭州萧山、上海虹桥、浦东、北京首都等机场;即便按照城市算,昆明也能挤进前10,贵阳则进入前20。

此外,在铁路、公路、水运等方面,像渝昆铁路、川藏铁路、平陆运河等大工程也是一个接一个。 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全面打开,它一举改变了过去大西南深居内陆的地理劣势。

如今,向西,借助渝新欧等中欧班列,西南 实现了与路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衔接;向南,通过中老昆万铁路全面接入东南亚铁路网,并以北部湾港和海南洋浦港为枢纽,目的地已覆盖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全球六大洲71个国家和地区的155个港口。

都说“要致富,先修路”,靠着逐渐成型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以及全球产业链转移带来的意外红利,西南地区的经济近年来开始崛起。

2000年时,四川、广西、云南、重庆、贵州等五省市的GDP总和只有10598.35亿,占全国的10.57%; 2022年已达到161298.5万亿,占全国的13.33%,占比提升了2.76个百分点。

连带着这些年云南旅游的费用也水涨船高。在大理,一间带卫生间的标间价格,已经涨到800-1800元不等,逼着很多穷得只剩下情怀的文艺青年 不得不收拾行李打包离开,北上做起了“景(德镇)漂”。因为据说那里一间40多平的一居室,月租才500元。

尽管临走时嘴上有抱怨,但就像当初他们逃离北上广时,内心也承认“北上广好是好,就是……”,如今,他们的又爱又恨名单榜上恐怕将多出一串西南城市的名字。而这恰恰也证明了本文标题所说的:‍

天下从此重西南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