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2017年发布)针对糖尿病人提出八大核心建议: 1、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 2、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 3、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4、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 5、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6、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7、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 8、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均能给机体提供热量,统称为三大营养素。当人体内三种营养素摄入量都适合时,才能维持理想的体重。 -碳水化合物应占全天摄入总热量的50%~60%; -蛋白质应占全天摄入总热量的15%~20%; -脂肪应占全天摄入总热量的20%~30%; -三大营养素所产生的热量为:1克碳水化合物=4千卡;1克脂肪=9千卡;1克蛋白质=4千卡(1千卡≈4.2千焦)。 可根据标准体重和劳动强度进行估计,标准体重最简便的公式是: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而不同劳动强度下每日每千克体重所需热量,也有一个标准。 -成年人休息状态下,每日每千克标准体重所需热量25~30千卡; -轻体力劳动30~35千卡; -中度体力劳动35~40千卡; -重体力劳动40~45千卡; -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和消瘦,以及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使病人体重恢复至理想体重的+-5%左右。 血糖生成指数(GI)用来衡量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就是指一个食物能够引起人体血糖升高多少的能力, 高GI的食物会使血糖升得高升得快;低GI食物会使血糖升得低升的慢。 五谷杂粮加干鲜豆类等原粮加工的主食升糖指数相对较低,有利降血糖,且营养全面,如荞麦米、燕麦米、玉米及其它杂粮糙米为首选,与绿豆、黄豆、黑豆等搭配制作的主食较为理想。 需要提一下的是,有人会觉得某些食物血糖指数相对较高就忌口。其实这不是绝对的,在饥饿时,可以少量吃一些,同时减少相应的主食,把量控制好,也可以在吃后运动一下。 要选高蛋白、低脂肪酸、低胆固醇的食物。 首选深海鱼类、淡水鱼,每日100~150克;每天1个蛋,早上吃最好;豆制品可适当吃些,尤其对血压血脂高的肥胖者有好处;乳品可以选择益生菌酸奶比较好。 其次是禽肉类。猪肉,牛羊肉要注意选瘦的并限量。 研究显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高发生率与脂肪摄入过多有关,故主张不宜吃太多的脂肪,一般占总热量的20%~30%较好(肥胖者应更少)。 折合成脂肪,每日40~60克(包括烹调油和食物所含的脂肪),并且要求尽量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 脂肪所产生的热量要比蛋白质或糖类(碳水化合物)高约2倍多,50克油所产生的热量相当于125克粮食。植物油吃得太多,照样会引起肥胖。必须在限制脂肪进量的情况下,以植物油代替动物油。 主食:一般每天100~400克。年轻的、不爱吃肉的重体力劳动者,也不应超过450克。主食可以粗细结合,要轮换食用或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 肉类:100~150克,以鸡、鱼肉、猪瘦肉、牛羊瘦肉为宜。 蔬菜:记住321模式 -3是指3两(150克)叶菜类,主要为绿叶蔬菜,包括白菜、油菜、卷心菜、菠菜、苋菜、蓬蒿菜等; -2是指2两(100克)其他任意蔬菜,但不包括土豆、山药、红薯、藕、芋艿等; -1是指1两(50克)菌藻类食物,包括蘑菇、香菇、金针菇、海带、紫菜、黑木耳等。中餐、晚餐两次按照这个模式选择蔬菜。 豆制品:补充蛋白质,每天可进食50~150克,如吃豆腐则可加倍。但已发生糖尿病肾病需要饮食禁忌了,则不宜再进食豆制品。 蛋类:每天1个较为适宜或鸡蛋白2个,在胆固醇不高的情况下。 牛奶:每天250克~400克。 水果:根据血糖情况,在加餐时可选择150克~200克左右的低糖水果。如番茄、草莓、胡柚等,而避免吃香蕉、红枣椰子等对血糖影响大的水果。 白开水对于糖友来说是首选饮品,便宜、健康、不含碳水化合物。 建议糖尿病人除了从饮食中摄取水分,每天还应1600~2000毫升的水。2000毫升左右的水相当于4瓶矿泉水的量。 除了白开水,绿茶、普洱茶、绿豆汤、苦瓜汁均可,但要忌甜饮料。 此外,饭后四十分钟可进行适当运动,如快走或慢跑;还应定期去医院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