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像不爱一样爱”

 秦声何来 2023-04-03 发布于重庆

爱是态度

不是方法

以爱之名

伤害之实

爱一个人应该对他好吗?

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因为这得看情况。

父母爱孩子是人之天性,人之本能。

然而,爱是一种态度,却不是一种方法。

因此,在对待孩子自我成长这件事情上,有一个反常识的说法,叫“像不爱一样爱。”

01

为何这样说?

因为如果我们把“爱”定义为保护的话,那么,保护过度会破坏孩子的边界感,从而会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最终会让孩子在关系中失去自我。

也就是说,家长以爱之名,却是造成了伤害之实。

而这正是昨天在《暗契约:从关系入侵边界》一文中谈到的内容。

由于暗契约的存在,人们很容易在关系中,入侵他人的边界,从而让他人丧失自我。

特别是对于强势的父母与弱小的孩子而言。

02

家庭关系的状态会影响其身心成长,特别是心灵成长与人格形成。

小婴儿当然要保护,儿童青少年也需要保护。

只是如果把保护当成了爱,从而让孩子长期处于被保护状态的话,那么,就会让他丧失独立性,失去自我保护意识,缺少自我保护能力,也会让他低估自己的能力,高估外面世界的危险。

这就像温室里的花和动物园里的老虎一样,离开那个环境就无法生存。

这是以爱之名,行保护过度之实。

为何如此呢?

也许是因为父母担心,焦虑,恐惧…

也许是因为父母自己不独立,缺爱…

也许是因为父母缺少安全感,缺少存在感,缺少价值感…

也许是…

所以,才会想通过照顾孩子来找回来。

这事儿是否如此,只有家长心知肚明。

03

与之相反,保护不足也会造成问题。

保护不足的心理动机:

一是无知;

二是懦弱。

无知是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

只知道不能宠溺,只知道惯子如杀子,却不知道为何会这样。

所以,不分场合放任不管,不看孩子状况一味要求独立。

而懦弱则是不敢为孩子承担责任,不敢保护孩子。

比如,别人家孩子抢了自家孩子玩具,自家孩子打了对方。而家长不分责任,一味责怪自家孩子不对。

比如, 老师错怪孩子,而家长也不会应对处理。

保护不足会让孩子过早面对无法解决的冲突和矛盾。在心灵还没成熟时,就过早承受外界现实压力。

若在此过程中,没有得正确处理与反馈,那么,孩子就会在现实的挫折中,丧失安全感,缩小自我的安全区域,也会让他在人际交往中防御心过强,丧失正确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

如此日积月累,这样的行为模式,会在他的性格上烙下脾气暴躁或软弱讨好的印记。

而这又是另一种自我边界的丧失。

04

由此可见,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保护过度与保护不足都会让孩子丧失自我。

而“像不爱一样爱”的本义是尊重规律人他去成长,让他去经历他该经历的。当他受伤了又给他疗伤,给他温暖的港湾。

这就像师父家两岁的空空非常独立有主见。而师父的教育方式就是放养。天天让他自己决定去哪儿玩。在家也让他自己爬高上低。而大人只做好必要的防护,防止潜在危险,保护他安全,而不是去干预他怎么玩。

只要他不伤害自己的安全,也不伤害他人的安全,都让他自己去试。

因此,他就能在自然状态下,练习对自己身体的掌控和对世界的探索。而且年龄越小,他的探索成本越小,但对身心成长的收益越大。

05

与之相反,那些保护过度的孩子会缺乏练习而不敢尝试。而保护不足的孩子则是因为受伤也不敢尝试。

在两种不敢尝试的背后,共同的原因是他们分辨不清自己真实的情况,从而无法正确判断自己的能力边界。

当然,这些道理家长都知道。只是如何把握爱与干预的度,这是家长头疼的事。

当然,这个度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把握的,并且每个孩子还不一样,对待方式也不一样。

就算是同一个孩子,也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方法。

正因如此,我才在开头所说爱是一种态度,不是一种方法。

06

爱是什么态度呢?

爱是全神贯注。

爱是理解与尊重。

爱是让他做自己。

爱是隐藏在他身后默默地关心,默默地保护。

...

如果这样说太抽象,那么就换个比喻。

爱是教他骑自行车,扶他上车教他骑。不怕他摔倒,相信他。然后,悄悄地跟在后面把手放掉。

而这份爱与保护会默默地留在孩子心底。

所以说,想要真正爱孩子,就得用正确的方式对待他,尊重孩子自我形成的规律。

而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长出自我。

那么,一个人自我形成的规律是什么呢?

一个人的自我形成会经历三个阶段,而许多人都没有走出第二个阶段。

这事儿我们明天接着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