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保打卡】(14)灵隐寺石塔和经幢(国7)

 rwm1110 2023-04-03 发布于新疆
(灵隐寺石塔和经幢,拍东经幢全貌找不到合适的位置
 因为杭州灵隐寺去的次数多,加上对于古塔的爱好,灵隐寺石塔拍摄过多次。最早一次是19878月,最近一次是20189月。下面两张是19943月拍的,也过去了十余年,照片见证了摄影器材的飞速进步。

图片

图片

灵隐寺是杭州主要游览点之一,到杭州很少不游灵隐寺的,故常年游客络绎不绝,香火极盛。但是,到此的目的大多是礼佛、烧香、许愿,很少有人关注大雄宝殿前的两座石塔,天王殿前的两座经幢更是一掠而过。不信,您可以问问去过灵隐寺的朋友。

图片

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上一集的“理公塔“是他的墓塔)来杭,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仙灵所隐”,因而在此建寺,取名“灵隐”,灵隐寺至五代吴越时达到鼎盛。但经千年的沧桑巨变,五代吴越时期的旧迹仅余大雄宝殿前的两座石塔和天王殿前的两座经幢。
位于大雄宝殿前两侧的两座石塔相距42米,高11米,皆为八面九层的仿木构楼阁式塔。
塔基为磐石与须弥座,上雕刻五代吴越宝塔中盛行的“九山八海”。
须弥座之上雕仰莲,束腰八面满刻《大佛顶陀罗尼经》。
再上每层由平座、塔身和塔檐三部分组成,完全依照木塔的形制雕凿砌筑,并逐层收分。
八面塔身中,有四面隐出平柱,把塔壁分为三间,中间做成壶门式,雕凿出大门,并细雕出门钉和金环铺首,两次间浮雕立像。另四面不分间,上浮雕佛、菩萨和佛教故事等。角柱圆形,上部有明显收分。平座用四铺作承托,塔檐以五铺作撑托,与《营造法式》所载结构相同。
兴之所至,两塔均分几段(有的换了位置)拍摄。
西塔——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东塔——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两座经幢位于天王殿东西两侧。
据经幢所镌《建幢记》载,石幢是由吴越国王建造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原立于钱氏家庙奉先寺,后吴越国纳土于宋,奉先寺毁,于景佑二年(1035年)由灵隐寺住持迁建于今址。
两经幢结构基本相同,皆由湖石雕凿、逐级叠砌而为多层八面型石幢。
经幢下部采用三层须弥基座,束腰部分雕有佛像,幢身上刻有经文,西幢经文后刻有建幢记。

图片

西经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拍摄东经幢的全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尽管杭州灵隐寺在佛教界地位很高,香火极盛。且历史悠久,有根有据有来历,绝非虚构。只因古建筑基本无存,而浙江文保部门掌握标准又相对从严(与有的省份比),至今也进不了“国保”。
两座石塔1989年为“省保”,两石塔和两经幢也仅仅是“国7”。

图片

图片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甚至照抄了有关文献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