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气-清明的养生方案

 寻道布衣 2023-04-04 发布于内蒙古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前后也是播种和收获的最佳时节。清明前后三天为“雨水”至“谷雨”期间,气候温暖而潮湿,万物复苏、草木萌芽生长、万物升发。与其他季节相比,此时阳气渐升,阴气渐降,人体内的阳气也随之升发。而清明前后正是春末夏初之时,此时气候干燥,极易伤津耗气,容易出现口干舌燥、流鼻血等症状。

  春季属木,与肝相应。肝主升发,又主疏泄,在这个季节里,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大自然的变化,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以利于肝气的疏泄和肝血的滋养。这时应注意顺应自然,调养肝脏。清明时节雨水渐多,空气湿度增大,此时要注意防潮,减少户外活动;饮食上要注意养肝润肺。

“肝在志为怒”。因为肝主疏泄而恶抑郁。所以人们在春天里就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现象。“肝喜条达”“喜调达”。清明节气,大自然中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人们也应该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这样有利于肝气的疏泄,也有利于春季阳气的升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季正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养生以养阳为主。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肝脏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状态之中,就会损伤肝气,影响人体气机的运行,从而产生诸如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等不适。因此,清明节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以养肝护肝。春季养生重在养肝护肝。清明前后是肝脏最旺盛的时候,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应该多做一些有利于肝脏的活动。

如:

多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以顺应春阳之升发;

     要坚持参加体育锻炼

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有节,勿过饥过饱。

饮食应清淡,少食油腻。

清明时节气候潮湿,易出现疲劳乏力、四肢酸痛等症状。

清明前后万物复苏、阳气渐长,人体阳气也随之旺盛起来。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清明节气前后正是万物生发的时候,此时人们应该注意保养阳气,以顺应春令之气。但是春季气候多变,雨水渐多,此时也要注意防寒保暖。

清明节气养生要特别注意阳气的保护,清明时节气温逐渐升高,阳气生发较盛,而此时人体的阳气也会随着自然气候的变化而出现相应的增减,所以这个时节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天气转暖时,衣着应逐渐减少;天气转凉时,应适当增加衣物;春天人体极易因受寒邪而致阳气受损。所以清明节气养生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

清明节气养生要特别注意保护好阳气,这对预防春季多发病也很有好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