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戍边本为分内事——清代吉林各族人民守卫边疆的历程

 吉林乌拉永昌源 2023-04-04 发布于吉林

作者:优雅的胡子(吴永刚-Max)

自十六世纪末期开始,由于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明朝在东北地区的影响日渐衰微,东北女真族地方势力兴起。其中位于今辽宁东部的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通过武力征服和部落结盟等方式,逐渐控制了东北地区大部,最终摆脱并取代了明王朝在白山黑水间的统治。

雅克萨保卫战


戍边最高军政首脑吉林将军是怎么出现的

1607年开始,努尔哈赤连续出兵,不断兼并乌拉国控制下的滨海地区。1613年在消灭了扈伦四部中最强大的乌拉国后,征伐与招抚并用,进一步向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东部发展,扩大着新生政权——后金的北方版图。到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时,北到外兴安岭、南抵长白山、东到大海的广大地区都已成为大清的领土。1636年,皇太极任命吴巴海为镇守宁古塔副都统,管辖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

1644年,清军大举入关,山海关外的广袤土地被交由盛京(沈阳)总管管辖。1646年,盛京总管改称按班章京(昂邦章京),1653年清政府把盛京昂邦章京管辖的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划出,设为单独的行政区,在宁古塔副都统之上增设宁古塔昂邦章京(1662年改称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作为新行政区的最高首脑。

取自《沙俄侵华史》

从1638年前后开始,原本平静的东北北部边疆开始不断遭受沙俄侵扰。1643年沙俄雅库茨克统领戈洛文派遣他的文书官波雅科夫率领一百多名哥萨克开始“远征”黑龙江。随后,哈巴罗夫、托尔布津等人也先后带领侵略军侵扰中国东北地区,这些侵略者无恶不作,被东北边民称之为“罗刹”,即魔鬼之意。当时由于清军大举入关,东北地区人口非常少,特别是北部地区形成了一些势力真空,这一情况助长了沙俄侵略军的嚣张气焰,使得其侵略脚步越来越向东北中部迈进。

1652年4月,在黑龙江畔的乌扎拉村,宁古塔将军海色率领部队与哈巴罗夫率领的侵略军第一次交手。因海色指挥失误,原本有利的局面被最终逆转,导致清军大败。初战失利让清廷震怒不已,连海色本人也被论罪赐死。不过因当时清廷在关内统治极不稳定,随后又发生了三藩之乱等事件,牵制了统治者的注意力,故而对沙俄的骚扰始终未施予有力的回击。

然而东北毕竟是满清的发祥地,面对沙俄的蚕食,清廷不能坐视不管。为恢复东北边疆的安宁,并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沙俄侵略者以必要的打击,清政府也做出了相应的准备和部署。鉴于宁古塔地区河流滩多礁密,1658年,为抗击沙俄入侵并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清廷谕令宁古塔将军沙尔虎达在松花江畔设船厂造船,以备讨俄水师使用。1671年,宁古塔副都统安珠瑚率领东海满洲八旗军队三千多人来到船厂,耗时两年,在松花江左岸建成了吉林乌拉木城(吉林满语意为“沿”,乌拉满语意为“江”)。1676年,在吉林增设吉林乌拉副都统,宁古塔将军巴海也奉旨移驻新城吉林乌拉城。

1683年清政府又把原属宁古塔将军管辖的亨滚河上源支流哈达乌拉河、黑龙江北岸的毕占河以及东流松花江等河流以西之地分出,划为黑龙江将军辖区,以东地区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仍为宁古塔将军管辖。因宁古塔将军、吉林将军、船厂将军三个名称经常被文牍混用,乾隆二十二年(1757),正式将宁古塔将军更名为“镇守吉林乌拉等处将军”,简称“吉林将军”。而全称中的镇守二字,无疑表明了辖区内一项最重要的职责——守土戍边

康熙东巡吉林乌拉浮雕


驻防、打牲旗人是清代戍边的主力

清代吉林将军辖区范围极其广袤,但这片土地上的居民却少之又少,且分布极不均匀(自辖区南部向北逐步递减)。特别是经历漫长的封禁政策桎梏,这一地区的人口发展非常缓慢。清代中期以前,吉林将军辖区内旗人是居民主体,旗人又有驻防旗人和打牲旗人之分。当时的吉林将军通过先后设置吉宁古塔、吉林、三姓、伯都讷、阿勒楚喀等五大副都统(1881年又增设了珲春副都统)对辖区进行管理。各副都统下又设协领、佐领等官阶,分别管理一定数目旗丁。

和京旗及其他关内驻防旗人不同,吉林的旗人除水师营外,大多散居在核心驻防城市周边的村屯——“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旗人“种地不纳粮”),而不是集中驻在满城或营房中。也因此,驻防旗人中的个别协领(与京旗的参领同属三品武官),如珲春、拉林、双城堡等城的协领即是所在城镇的最高军政长官(额穆赫索罗则是由佐领担任最高军政长官)。这种旗人散居、生产与驻扎并重的方式,从客观上起到了屯田卫土的作用。

虽然同为东北三将军之一,吉林与奉天将军、黑龙江将军管理辖区不同的是,没有设置城守尉(三品武官,与协领相当),但辖区内却有一个直隶北京内务府的特殊机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这个机构设有总管(三品)、翼领等官阶,至清代光绪年间,领催以下官兵多达4千余人。总管衙门管辖的打牲旗人平时采捕贡品,战时也须服兵役出征打仗。不过清廷明确规定:打牲旗人的管辖由京都内务府分司节制,不与驻防衙门干涉。同时,总管衙门下辖旗丁的活动地域极其广大,最远已涉足乌苏里江以东和黑龙江以北,甚至超出了吉林将军的辖区(清廷划定的贡山、贡河)——旗丁的采捕劳作从某种意义上已经起到巡查边境地区的作用。

除驻防、打牲旗人外,吉林将军辖区内还有大量依附于八旗旗户的“流人”。从清代入关之后,有大批关内汉人及八旗罪人被发配流放而来,他们大多被安置到水师营、边台(柳条边门)、驿站、官庄、八旗户下,充当地位低下的苦役。但是这些人除被允许就近开垦土地自食其力外,也接受政府发放的给养,随着时间推移,大部分流人先后被编入旗藉,成为汉军旗人。他们日常本职即是吉林将军辖区通讯、补给等与戍边有关的工作,或者干脆就是直接从事一种特殊的戍边工作。

作为广袤的吉林大地上的主要的居民,旗人由特殊的军府制管理方式——和现在的生产建设兵团非常相似,即通过农业、采捕等生产活动,达到戍守边疆,保持一方安宁的目的。由于几百年生产与当差并重的生活方式影响,直到近现代,吉林地方的满族人始终保留尚武卫国的传统。

嘉庆年间吉林将军辖区地图


拱卫边陲的噶珊制度是戍边的补充

早在入关之前,清朝统治者就对征服和内附的东北各族人民施行了二元制管理:一方面“徙民编旗”,使其成为八旗体系中的一员,随同清廷四处征战;另一方面则原地安置,保留过去的部落头人,委以噶珊达、哈赉达职务进行管理。噶珊达也写作嘎山达或嘎善达,满语噶珊是汉语村屯之意,满语达是满语之意,噶珊达就是村长;哈赉达也写作哈喇达,满语哈赉是汉语姓氏之意,哈赉达就是姓长。

清初吉林将军辖区内比较著名的噶珊达是富察氏迈图。富察家族原本居住在珲春,后迁至纳音河流域定居。迈图被清廷封为乌拉地面的噶珊达后,这个家族就搬迁到了乌拉。清军入关后,为填补兵员、人口的空缺,许多噶珊达、哈赉达管理的各族民众被陆续编入八旗,成为伊彻满洲(新满洲)的一部分,原来的噶珊达和哈赉达也顺势变为佐领等职务。顺治年间,清廷在乌拉设置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迈图担任了首任总管,乌拉地面噶珊达也随之被新的管理机构及八旗制度替代。

《皇清职贡图》中的东北边疆各族人民画像

然而在吉林将军辖区的东部和北部偏远地区,噶珊达却被长期保留着。清廷对这一区域内居住的赫哲、费雅喀、鄂伦春、奇勒尔、恰喀拉、库尔喀等民族,“发给姓长、乡长顶戴和文凭,令其管理属下之人,催纳贡貂,领取赏物,处理内部不平不法诸事”(佟永功,关嘉禄《简论清代东北边疆民族政策——从贡貂赏乌林制度说起》)。为加强对这些边远地区的管理,清廷要求库页岛居民每年在黑龙江下游的普禄进行纳贡,乌苏里江以东的居民则会在尼满河地区,间年五月进行纳贡。

《东鞑纪行》中反映德勒恩收贡的插图

据《吉林通志-舆地志》记载,遥远的库页岛上的普隆霭、伊对、特肯、拉喀、萨伊、皮伦冈、额里野等村屯皆有噶珊达。日本人间宫林藏在其所著《东鞑纪行》中就详细记录了1808年吉林将军下辖官吏在黑龙江下游德楞恩设行署(由普禄、奇吉等处迁移至此),处理黑龙江下游区域及库页岛地区各噶珊达进贡、互市诸般事宜。在《三姓副都统衙门满文档案》中,还保留了康乾时期费雅喀、赫哲等民族比较详细的户口统计数目。种种记载都反映出清代吉林将军通过噶珊制度对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以东及库页岛实施了管理,而在当时的条件下,那些对清朝认同的边境地区各族人民,承噶珊制度,成为拱卫边陲的重要力量

吴大澂像,取自百度


晚清时期吉林各族人民的艰苦戍边

清代中期以前吉林将军辖区汉民比例不高,雍正年间才在汉民比例较高的吉林乌拉地区设立管理汉民事务的机构,是为隶属奉天府的永吉州。

随着雍正至道光年间施行东北封禁制度的破产,大批汉民涌入东北,使得这一地区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广人稀的东北地区,居民也日渐增多。自签订《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吉林将军辖区丧失了大片土地。一系列失地事件及失地上居民无助的反抗运动,更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如1868年海参崴附近爆发的淘金工人(华人)大起义,提出“将俄人逐出边区”的口号,获得广泛响应,使得起义迅速在沙俄滨海地区蔓延。沙俄地方当局惊恐之余,急忙照会清政府寻求协助。投降媚外的清政府竟然以“绥靖边境”为名,命令吉林将军富明阿将转移到珲春边境的起义人士“尽数剿灭”。

然而清廷之中并非全是羸弱庸碌之辈,1880年,吴大澂随吉林将军铭安来到吉林,协助办理宁古塔、三姓、珲春等东陲边务。早在1867年,吉林为防马贼骚扰,就开始选拔“各城额兵西丹”(西丹为满语年轻人)进行新式练军。然而原有八旗兵制,积弊重重,早已不适应时代需要。吴大澂与吉林将军铭安遂痛下决心,变原有八旗兵世袭制,改为招募制,陆续增招部队9000人,经过严格训练,己“悉成劲旅”。新军统称靖边军,陈于三姓、宁古塔、珲春等处要隘。继而又设立图们江、松花江水师营,配合陆路,协防沙俄对中国东北的觊觎。

除去练兵,为落实清廷“招民试垦”、“妥筹垦务”的谕令,吴大澂设立招垦局,不断派人到山东登、莱、青各地招募农民来吉,并允许朝鲜难民过境垦荒种地,领照纳税租。通过一系列实边政策的实施,吉林将军辖区人口的增幅较大,经济面貌大为改观。在那个政府实力有限的年代,凭全省官民共同努力,总算比较有效地遏制了沙俄鲸吞东北的无耻企图。

至晚清,随着汉民比例激增,吉林在原有永吉州的基础上设立了吉林、长春两府,伯都纳(今松原)、双城、五常、延吉四厅,外加伊通州和敦化县,籍此两府四厅一州一县的行政设置,管理日渐繁复的民务。这一时期,沙俄和日本对吉林将军辖区开始了“侵略竞赛”,而吉林人民的反抗也比从前更加坚决勇敢。

韩登举像,取自《吉林旧影》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依克唐阿率领由各族人民组成的“吉”字军奔赴辽南前线,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搏斗,虽战绩不佳,但忠勇之精神仍令人唏嘘。1900年,沙俄借口义和团之乱大举进攻东北。9月,时任吉林将军长顺执意投降,吉林城沦陷。为了掠夺吉林的金矿资源,这年10月,俄军气势汹汹杀向吉林城南部的桦甸夹皮沟金矿,却不曾想,官降民抗,骁勇的吉林人民为了保家卫国,不顾腐败的清政府弹压,同侵略者进行了勇敢的战斗。这股俄军行至“蚂蜓岭”(蚂蜓即满语“胳膊肘子弯”之意),即遭到韩登举(第三代韩边外,带领民团在辽南参加过对日)率领的韩家军民团的伏击,损失惨重,大败而归……

1907年,吉林正式建省,随后清廷裁撤吉林将军,巡抚成为吉林省最高民政长官,并兼理旗务。在这片土地上施行数百年的军府制度正式宣告终结。守土之务原则上交给了“纯粹”的军人,普通百姓似乎不再承担戍边之职。然而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家、国从来就不会被轻易分开!做工、务农、行商,每个行业做得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对吉林省这个边疆省份而言,也是一种别样的戍边!1911年,清朝灭亡。吉林全省三百多万百姓随即开启了形势更为复杂,历程更为悲壮,但结果注定光明的戍边新历程!

民国时期吉林省地图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作品,其他平台自媒体转载须经同意,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撰写过程中参考书目:《吉林通志》、《吉林外纪》、《打牲乌拉志典全书》、《皇清职贡图》《吉林市发展史略》、《东鞑纪行》、《沙俄侵华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