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博物馆,了解吉林市历史的源头在哪里

 吉林乌拉永昌源 2023-04-04 发布于吉林

讲述吉林市的历史,我通常会从康熙初年安珠瑚带领东海旗丁建造吉林木城开始,探寻城市历史源头也往往向前只追溯到海西女真的乌拉国。事实上,早在文明初现曙光之前,吉林大地上就有了原始人类生息繁衍。如桦甸市寿山仙人洞遗址,就发掘出各种石制品、打制骨器、磨制骨器,年代跨度距今16—23万年。

在中华文明诞生的初期,吉林市及周边也出现了大量文明的火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的西团山文化。西团山文化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即被发现于吉林西南郊,解放战争时期,因西团山地势险要,为吉林市西南扼守公路铁路的重要制高点,国民党军队于是在西团山挖战壕、修工事。期间许多石棺重见天日,遂引起了考古人员的关注。到了解放初,考古人员对西团山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在1950年在考古发掘报告中,“西团山文化”被首次提出——这是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命名的考古学文化。

在吉林市船营区欢喜乡吉兴村的西团山西南坡,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石器和陶器残片,地下也发掘出许多头朝山顶、脚朝山下的花岗岩石棺。棺椁内随葬品有磨制精良的石镞、石斧、石刀、石锛;有陶制的杯、罐、瓶、壶、碗、纺轮、网坠等生活用品;还有白石管、野猪牙等装饰品。由考古发掘判断西团山文化为原始农业兼有渔猎的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已经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西团山文化有前期后期之分,其中后期受中原文化影响加剧。

据《西团山遗址发掘报告》介绍,西团山石棺中出土有麻布、谷粒、青色石镞,与《汉书》等文献中描述东北古族——肃慎族的社会生活情况大致相符。西团山石棺上多有未成年猪下颔骨,也与《晋书》中记载肃慎族有“死者即日葬之于野……杀猪积其上,以为死者之粮”类似。因西团山文化所处年代大致为战国之前,进一步推断西团山人即古书中提到的肃慎族一支。

西团山文化分布的范围很广,在吉林市市区内,除西团山遗址外,还有长蛇山遗址、猴石山遗址等处。这些遗址大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尽管在这些遗址周边的田间地头,时常还有制作精美的石器、陶片被人发现,可对于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市民来说,去田野访古,只会徒劳无功。

好在吉林市博物馆内,陈列有大量西团山文化的出土文物、实景沙盘、图文说明。市民凭身份证就可免费参观。行走在那条特殊的“时空隧道”,不必出市区便可以了解吉林市悠悠历史的源头所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