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真经《黄帝内经》

 中医小白 2023-04-04 发布于山东

学习《黄帝内经》, 少读杂书,多读经典,节省很多时间 ,少走很多弯路 。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首,(另外三本是《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自诞生至今,就没有一个人动摇过他的理论框架。历史上无数名医临死时发现自己毕生心血,只是对此书中的某些内容多了一些心得,并没有为这座大厦添一砖一瓦。

中医学很难用现代西方医学的方法来研究,因为中医是玄而又玄的方法。人类发现的定理规律越多,便越限制自己的认知能力。知识越多,头脑中的框框就越多,而上天赋予人的内心的智慧就越少。中国古人的学习方式与此相反。他们不是在垒墙,而是在砸墙,也就是老子说的为道日损。他们每得到一个知识,就相当于拆了墙上的一块砖。在这里,书不是越读越厚,而是越读越薄。

所以,大智者佛祖或者老子那样的人,学到最后,高墙被拆平了,因而超凡入圣。这种入圣在常人眼里是无法理解的。不过,东方的中医学、佛学、道学、儒学都是这类型的文化,他们是先贤在减欲”“禅”“无为中发现了另一个肉眼看不到的世界。

比如人体的经络、穴位、解剖学上不存在的器官三焦等,这些东西与暗物质相似。现代物理学认为,宇宙中90%的东西是看不到、摸不到的暗物质,它们看似不存在,却始终在发挥作用,这很玄,因此被称为“玄学

中医的另一个体现是。他从产生之时就有完美的体系。历史表明,后人只是在研究它,而并没有发展他。《黄帝内经》的理论庞大而深邃,藏象学,经络学,运气学,阴阳五行学,环环相扣,纵横穿插,错综复杂。两千年以来,人们的研究,只是在给这本古籍添加注脚。将原本浑然一体的经典肢解出众多门派,其实这种肢解几乎是所有东方传统文化的发展道路,如中医学、佛学、道学、儒学。而现代科学的发展道路正好与此相反,先提出一个理论,然后完善之,再完善之,这就是老子说的为学日益。这导致了相反的现象,研究传统文化,注重首创典籍,研究现代科学,注重新发现,或者说,西医向前看,中医要向后看。

这就是我们学习修心养生为什么要学习最古老的经书《黄帝内经》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