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GB 4789.29-20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检验 变化解读

 食品微生物检测 2023-04-04 发布于山东

食品微生物检测

10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42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包括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GB 4789.29-2020)。

小编将此标准的2020版与GB/T4789.29-2003版进行了对比,现将其变化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1、名称:

将标准名称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修改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酵母菌酵米面亚种)检验

2、封面变化:

1、删除了标准的英文名称

2、修改了发布单位名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3、范围

由“适用于酵米面、变质鲜银耳及其他淀粉类发酵食品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因学诊断及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常规检验及菌种鉴定”修改为适用于食品中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检验。

4、增加设备

增加了均质器、比浊计和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5、修改分离培养基

将分离培养基修改为改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mPDA)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分离琼脂(PCFA)。 

6、修改增菌培养时间

变化:增菌培养时间由48小时改为20-24h

7. 增加生化鉴定试剂条和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鉴定

增加生化鉴定试剂条和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鉴定作为该菌鉴定选项.

8. 删除原国标中使用的SS琼脂平板

由于SS琼脂平板是肠道菌的选择性培养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在其上存在微弱生长的情况,因此SS琼脂平板的指标作用并不准确。因此,为简化步骤,删除该试验过程,不影响该菌的检验和鉴定结果。

9. 将血清学分型实验修改为可选择项

10. 修改产毒培养 

修改产毒试验过程中菌悬液的制备,将原标准中100亿/ml改为更通用且方便操作的麦氏浓度(McFarlandMCF1 MCF(约108 cfu/mL)。该操作和浓度判定更标准化,更易操作。此修订不影响整个操作程序和实验结果。

11. 增加结果报告

根据2010以来卫生部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的模式,增加了结果报告内容。

12. 修改文本格式和规范文本描述

根据2010以来卫生部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的统一格式,修订本标准格式和规范文本描述,同时将将本检验程序中涉及的培养基,列入附录A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仅为知识分享,如涉及版权及稿费问题,请与我联系

END

食品伙伴网公众号矩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