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牛班的春天》:豆瓣评分9.3,哪有无可救药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老师

 枫小凌 2023-04-04 发布于北京

枫小凌一起玩耍


2020年 枫小凌原创的第 2 篇文章


大家放心,文章我一直在写,会慢慢改好发上来~

最近国内疫情被控制住了,我们这边又严重起来了,已经开始在家办公了

大家都要保护好自己,身体最重要

著名女作家三毛,少女时代曾痴迷于中外小说,数学成绩不好,老师便认定她是个笨孩子。她心里觉得愧对父母,便逼迫自己把数学题一道道都背下来。

接下来的三次数学小考,三毛都得了满分。可她的老师却怀疑她作弊,硬要给她单独出一份极难的考卷。

三毛答不出来,老师便恶毒地在她眼眶四周涂了两个大大的“0”,让所有同学围观和嘲笑。

从那以后,学校成了她的梦魇。

最美的少女时代,三毛自闭了整整七年。

一个坏老师,足以摧毁一个有灵气的好孩子。

而一个好老师,却可以让一个“坏”孩子重新鼓起勇气去面对暗淡的人生。

经典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就有这样一位好老师马修。


七十年前的法国乡村,有一间外号叫“池塘之底”的男子寄宿学校,这间学校收容的都是难缠的问题男孩,而校长哈珊一贯采取残暴高压的政策治理学生。学生们对校长又怕又怒,只能变本加厉地调皮捣蛋。

新来的学兼马修却不认同校长的管理,默默用自己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着这些孩子。他为孩子们创作音乐作品,组织合唱团,用音乐、尊重和爱心唤醒了一个个鲜活的灵魂。




1


好老师懂得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马修来学校的第一天,校工马桑大叔就被孩子的恶作剧弄伤了眼睛。校长把男孩们召集在一起,想要找出肇事者。可惜,没有人敢承认,也没有人敢检举揭发。校长雷厉风行,勒令马修随便在花名册上找了一个孩子去接受严厉的惩罚。

那个被抽中的倒霉男孩,不断辩解,颤抖着身子被拖进了本不属于他的小房间。


马修很心疼那个男孩——不犯错却被惩罚,孩子又怎么会有安全感,怎么可能乖乖配合学校的管理呢?

校长觉得这些孩子无可救药,只能用“行动+反应”的暴力方式严加管教,这也是心理学上典型的“行为疗法”,即以条件反射理论为依据的心理干预。

这种方法看似有效,孩子们在校长面前都服服帖帖。可这种方法的弊端也很明显,孩子们被压抑的天性反而加倍要得到释放,他们只能在校长不在的时候任性妄为,把学校搅得鸡犬不宁。

马修的第一节课,就被这群孩子来了一个下马威。他先是看见骷髅嘴里叼着烟,紧接着在走上讲台的时候被滑倒,飞出的皮包被一个男孩抢走四下抛传,教室里一片混乱。

直到校长出现,教室才恢复了平静,每个孩子都怀着惊恐正襟危坐。校长看见马修站在素来最顽皮的乐格克身边,认定他就是此次混乱的制造者,大声呵斥起来。

马修见那孩子被吓得瑟瑟发抖,立刻用谎言维护了他。


他不愿意孩子再被体罚、关禁闭、打扫房间,他更希望他们能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除了生理需求,第二层就是安全需求。每个人都有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要。

在这所学校里,孩子们显然是没有安全感的,他们并没有被当成一个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来看待。他们仿佛只是校长训练的机器人,只要犯错,就面临着被回炉重造的危险。

而在马修眼里,这些孩子都是活生生的人。他想了解他们顽劣外表下隐藏的真实内心,他愿意真诚地接纳和对待他们。

当孩子有了足够的安全感,他们才愿意打开自己,师生之间才会有真正的情感流动。而真正优秀的教育,都流淌在这些情感互动的河流里。




2



好老师愿意尊重和理解,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当马修知道弄伤马桑大叔的真正凶手是乐格克后,他想把那孩子送去校长办公室。但是办公室传来校长的怒吼和被罚孩子的惊叫与哭泣,乐格克怕极了,可怜巴巴地望着老师。

马修心软了,不忍心让孩子遭受校长无情的鞭笞,便想到用另一种方式来惩罚他。他让乐格克取消娱乐活动,每天去医务室照顾马桑大叔,直到他康复为止。

乐格克看到马桑大叔伤势这么重,心里愧疚极了。而马桑大叔却没责怪他,反而体贴地说:“他不是无药可救。他只是个小可怜,需要人理解罢了。”


马修看到孩子眼中闪烁的泪光,知道他未泯的良心被触动了。

从此,一颗善良的种子在乐格克的心中播下。因为马修老师和马桑大叔的信任,这个孩子干涸的内心又流动起来了。

一个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他便只能用幼稚的方式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好满足自己的存在感。他需要真正的关心,去激发内心深处的善意与秩序。

哪有什么天生的坏孩子?所有坏孩子都是好孩子变来的,所有坏孩子也仍然可以变回好孩子。

深夜的宿舍,男孩们打打闹闹,有的在吹口琴,有的唱着不着调的歌。马修作为一个“退役”的作曲家,敏锐地发现了这帮孩子对音乐的热爱。

他有了一个主意,要组建一个合唱团,为孩子们创作属于“池塘之底”的歌曲。他按照孩子们各自的嗓音条件安排声部,开始引导他们进入音乐的世界。



马桑和音乐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把这帮无药可救的孩子凝聚在了一起。他们不再整日追逐打闹恶作剧,而是认认真真地学习节拍,一遍遍地跟着老师排练。

当孩子们被看到、被尊重,他们身处平等、自由、温暖的氛围中,他们惊人的破坏力就锐减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优雅歌唱的小绅士。

马桑的教育方式和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倡导的人本主义疗法如出一辙。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的潜能。而人本主义疗法的目的,就是在真诚和谐的环境中,帮助对方创造一种有关他自己的更好的概念,促使他不断地向内审视自我,不知不觉间获得成长。

这些孩子在马修的引导下,徜徉在音乐的美丽新世界中,渐渐发现了自己唱歌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他们变得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美好。




3



好老师善于发现孩子的优势,并加以引导

这群孩子中,有一个帅气又忧郁的男孩皮埃尔。他妈妈很美,可他却是一个私生子,从小到大都承受了太多的风言风语。所以他不愿与人亲近,也不相信任何人,在孩子中清高得独树一帜。

马修是他的伯乐。他发现了这孩子天籁般的嗓音,便开始训练和挖掘他的音乐潜能。


真正的好老师,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不同,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才华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孩子有了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自然而然也有了自信和底气,会不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强化自己得到的正面反馈。

皮埃尔越来越爱唱歌,也唱得越来越动听。马修让他担当起团队的独唱,而他也一个人默默下苦工去练习。

马修看在眼里,不忍心一颗好苗子埋没在“池塘之底”,便专门和他母亲谈话,建议她带儿子去里昂音乐学院上学。

马修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为孩子的未来考虑。他办合唱班,不仅仅是为了能“管住”这些顽劣的男孩们,更是他真正看到了中间的人才,希望他们走上专业的音乐道路。

皮埃尔明白老师的苦心,可他毕竟是个孩子。当他在窗边看见马修和自己的母亲在操场上亲密谈话,就愤怒地用墨水扔在了马修的头上。

马修没有立刻责备他,还努力帮他在母亲面前说好话。他知道孩子自尊心强,不愿意让孩子在最爱的母亲面前出糗。

但是该惩罚还是要惩罚。回去以后,马修便取消了皮埃尔的独唱部分。


作为老师,马修也不会一味地纵容。哪怕你再有才华,如果做人这一条不过关,也成不了大艺术家。

在伯爵夫人来观赏演出的那天,皮埃尔一个人寂寞地站在合唱队伍前面。到了他的独唱环节,马修仍然微笑着对他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这孩子完美的歌声让伯爵夫人赞赏不已,而他也在演唱中流露出对得到老师谅解和尊重的感激。


因为马修老师,皮埃尔不仅音乐才能得以施展和发挥,他的孤傲个性也得以磨砺。

许多年以后,皮埃尔已经成为举国闻名的大音乐家,他仍然记得老师当年的谆谆教诲,这就是春风化雨的力量。

最好的教育,就是用一颗真心去触碰另一个真心,用一个灵魂去感染另一个灵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的两层是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修创办合唱团,带孩子们进入最美的音乐世界,让他们在歌声中获得成长的勇气和力量,让他们躁动的心归于平静和满足。

而马修对皮埃尔,更是引领他不断探索自己的未知领域,发现自己的才能,鼓励他一步步走向自我实现的成功之路。

一个好老师,用他的真诚接纳、理解、尊重和爱心,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把一群无可救药的“小混混”改造成了一个个温暖自信的好男孩。

其实,他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只是在用他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改变这群孩子。

可是,他又不仅仅是一个普通人,因为他点亮了这群孩子的一生。


你可能还会喜欢:

沈从文塑造的如蕤,从单身到陷入爱情,从得到到放弃,一直走在追求真我的道路上

小欢喜:方一凡的好性格从哪来?父母的“身教”比“言传”更重要

初中女生遭老师辱骂录音取证:老师的侮辱中伤有多可怕?

作者:枫小凌,硅谷工程师,90后文艺少女,心理学爱好者。爱生活,有梦想,渴望一生与文字相伴。个人公众号枫小凌(fengxiaoling2016)。

枫小凌

爱生活,有梦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