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期孩子的需要,谁懂?

 ShanMeiyuan 2018-04-09

作者:敏敏老师;来源:哈佛教育专家



青春期的孩子内心同时住着魔鬼和天使,唯有爱的教化,能让他们走向光明,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一个失败的音乐家,却带我们感受了爱的教化。



在这里,让人头疼的不止一群难缠的儿童,还有习惯体罚学生的校长,马修刚到学校就见证了残忍的恶作剧发生在学校侍工老麦的身上,也目睹了校长如何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


而沉默不语的马修以自己的方式,开始跟孩子们相处。


01.



一改往日校长们的打压方式,马修让这个问题少年的才能有的放矢,命令他监督班级纪律,面对突如其来的重视和责任,一向反叛的皮埃尔有点无所适从。


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和独立意识非常强烈,责备往往会换来对抗,给予一定的尊重和鼓励,是跟孩子交流的润滑剂。


02.



面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他们内心有天使,也有魔鬼,如何焕发他们内心阳光的一面,让他们感受到生活和未来的美好,值得我们思考。


马修的做法是让这群被社会抛弃的孩子畅想自己的未来,带给他们光明。


03.



对于犯了错的学生,马修答应学生不公开他的罪行。


好面子,自尊心强是他们的标签,当众揭发他们的错误,不如换一种更缓和的方式,理解他们的处境,给他们私密的空间。

 

04.



作为交换条件,肇事者答应身体力行地挽回自己的过错。


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让孩子学会了承担责任。换来的是老麦的原谅,让孩子意识到大家的包容和爱,唤醒了他的善心。

 

05.



急功近利的大时代,孩子迷失了初心,马修却用艺术拯救这群天性善良的孩子。


合唱团成员分声部,一旁的佩皮诺无辜地表示自己什么都不会,虽然佩皮诺没有特长,但马修并没有忽视他的存在感,并看到小孩子的不自信,让他作副指挥,给予其一定的价值感和使命感,佩皮诺的自信开始建立起来。


06.



马修善意的谎言化解了皮埃尔和母亲之间的误会,也让妈妈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孩子,在她看来那个内向、偷东西、屡次逃学被劝退的儿子,竟然有如此高的音乐天赋,她欣喜万分。


他们之间的关系又近了一步。


07.



惹人怜惜的佩皮诺总是遇到麻烦,然而马修重来没有忽略角落的这双渴望被关注的眼睛。


面对胆小懦弱的佩皮诺,自始至终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让他那颗需要被爱的心得到满足,并让他参与到活动中来获得自信。


08.

 


因为看到自己的老师跟妈妈在一起,敏感多疑的皮埃尔心生不快,扔了马修一头墨水。


因为是孩子,所以才顽皮,教育就是不休止的爱,持续的理解、指正和包容。


09.



该惩罚还是要惩罚,自己做的事自己负责,马修取消了他的独唱。


渐渐地,合唱团引起了外界的关注,伯爵夫人前来参观,皮埃尔没有在列。在大众瞩目之下,合唱进行到一半,马修示意一旁闷闷不乐的皮埃尔也加入进来。


10.

 


惩罚之后的激励,让皮埃尔第一次懂得感激。

孩子做错事,不能一味地放纵,而是应该让其承担后果,再给予一定的鼓励。

 

11.



合唱活动的成功,让校长有了升迁的机会,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问题少年孟丹为了报复校长的打压,一把大火烧了学校,升迁计划功败垂成。


这就是“棍棒式教育”可能带来的后果。


青春期的孩子没有成熟的心智,包容和理解的教导方式换来包容和理解,暴力的方式换来的是更多的暴力。

 



青春期孩子教育方法需要反思:



尊重孩子的隐私,给予适当的空间,是平等交流的基础。


荷尔蒙分泌、学业压力等都会导致青春期孩子脾气急躁,犯错也是正常现象,适当的惩罚能锻炼孩子勇于承担后果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特长,发现孩子的特长并鼓励他表现出来,可以让孩子建立自信心。


马修的教育,让孩子们懂得了责任、自信和感恩。


他用行动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作者简介:曾敏敏女士(微信:zengminmin2013),哈佛大学校友,哈佛大学亚洲学生奖学金委员会委员,COURSERA中国顾问委员会委员,华英教育董事长,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IECA)认证顾问,曾出版《十年-一个哈佛女孩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