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第36条

 新用户1258N1Wf 2023-04-05 发布于陕西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伤寒论》.第36条)。

作者:蒋远东

喘属肺,肺主皮毛,寒邪入于皮毛,同时也入于肺经,故知喘为表证。无论是太阳中风引起的喘还是太阳伤寒引起的喘,其实都是寒邪闭表或者说寒邪入于肺经引起的肺气不宣。当寒邪入于肺,在往里延伸即入阳明,《阳明病全篇》把这种肺气不宣引起的阳明证叫阳明病。第235条讲: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由此可见,这个阳明病实际上是一个太阳伤寒侵入肺部的一个延伸,即太阳伤寒转属阳明,这个转属在本条就是太阳与阳明合病。这里所谓的阳明病其实是太阳伤寒的寒邪闭了阳明之表了。如果但太阳伤寒的寒邪闭了肺的表引起的喘,实际上太阳病于伤寒而喘,只不过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大的概念在讲太阳伤寒闭了阳明之表罢了。至于太阳中风的喘,第18条讲:作桂枝汤加杏仁、厚朴则佳。

本条讲的既是太阳伤寒的寒邪闭了肺的表,同样也讲了太阳伤寒的寒邪闭了阳明之表,这里实际上是讲了太阳伤寒的寒邪闭表和太阳与阳明合病引起的太阳伤寒闭了阳明之的两种证状的同一种治疗方法。这里的胸满(man)实际上是胸满(men,满通闷)。太阳表证本来是不会出现胸满的,当太阳伤寒的寒邪侵入肺部,肺气不宣才会引起胸满,这里的胸闷近乎于《要略. 肺痿》中的射干麻黄汤证,射干麻黄汤有水鸣声,只不过本条文中没有水鸣声罢了。有水鸣声是有形的寒湿痰邪闭表,无水气鸣声是寒邪之气闭表而导致的整个阳明里热之气不得外越而引起的胸闷而喘。喘是太阳伤寒,满(men)是阳明之气不得外越。如果这里的满是阳明里热引起的大便不通而导致的腹满胀当下之,宜承气汤,而不是本条讲的:不可以下。

本条讲的:不可以下是说这是一个虚性的病,是虚寒之气阻碍了肺气的宣泄了而胸满。如果是大便秘结引起的腹满,宜承气汤下之。

第51条讲: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今太阳与阳明合病,其病仍然在表,故宜麻黄汤发之。因为,麻黄有入肺经而疏散风寒的作用,能治疗肺气不宣引起的哮喘。桂枝能引邪出表。杏仁能宣通肺气。甘草能使诸药持续的在中上焦发挥作用。肺中寒邪除则胸满自消,其喘自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