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9年,邓华跟萧劲光要个兵,萧劲光说行。那个兵却说:我不去!

 茂林之家 2023-04-05 发布于湖南

1949年,四野12兵 团司令员萧劲光拿着一封信,来找15兵 团司令员邓华,问道:“除了邓华,你还有别的名字吗?”邓华说:“我原先叫邓多华。”萧劲光一听,递给邓华一封信:“看看吧,天大的喜事!”没想到,邓华刚看了一个开头,就泪如雨下。

文章图片1

邓华将军

这封信是谁写的?写了什么?为什么邓华刚刚看了开头就泪如雨下?

信的开头这样写到:邓华将军,我叫邓诗贤……

邓华看到邓诗贤三个字,顿时就泪如雨下了,那是一个跟自己血肉相连的人——儿子的名字。

邓华不禁感叹:儿子,22年了,终于找到你了!

儿子刚出生不久,邓华就离开家乡。

邓华是湖南郴州永宁人,1910年4月28日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

文章图片2

邓华将军家乡

从小读私塾,他喜欢看三侠五义,梦想着,成为像赵子龙一样的大英雄。

这时候的邓华叫邓多华。1925年,邓华小学毕业,去长沙读中学,接触了新思想,经常参加爱国学生的运动。

这一年冬天,经媒人介绍,由邓华父母做主,邓华娶了郴州华塘的姑娘邱青娥为妻。

虽然是包办婚姻,但婚后的两个人恩爱有加,邱青娥善良贤惠,在家侍奉父母,邓华在外上学心无旁骛。

1927年3月,邓华正式入党,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

也是这一年,妻子邱青娥生下了儿子,可谓双喜临门。

饱读诗书的邓华,为了给儿子取名,把手头的古籍翻来翻去,给儿子取了邓贤诗这个名字,寄希望儿子能成为贤德有才华的人。

还是这一年,蒋某公开大开杀戒,形势急转直下。

这时候,沉浸在初为人父的欣喜之中的邓华,还没好好抱抱儿子邓贤诗,就不得不惜别妻儿,离开家长。

邓华知道此去可能九死一生,他含泪告诉妻子:“如果我回不来,就带着儿子再走一家吧!”

在妻子邱青娥心里,丈夫做的事情都是对的,她告诉邓华:“你放心走吧,家里的事情有我,我不会再嫁,我们等着你回来。”

就这样,邓华离开家乡,去打破旧世界去了。

1928年3月,邓华在工农红军第72团做宣传工作。他写下了很多文字对仗工整的标语:“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新社会建设灿烂文明……。”

邓华的才华不仅如此。他还对京剧颇有兴趣,唱念做打样样拿得起。

《借东风》、《打渔杀家》是邓华的拿手好戏。即使不着戏装,他唱的也是惟妙惟肖,如果来了兴致,连翻三个跟头也不在话下。

不过,让战士们记忆深刻的是唱《空城计》时,改的词。

1928年8月,黄洋界保卫战大捷之后,为了庆祝胜利,邓华和谭政等人就改编了京剧《空城计》的唱词。

把《空城计》原唱词中的“司马发来的兵”改成“蒋某发来的兵”;把“羔羊美酒”改成“红米南瓜”;把“请和我上城听我抚琴”改成“请上井冈山来谈革个命”。

演出时,战士们听到新改的词,哄堂大笑,疲惫全消,同时伴随着雷鸣般的掌声,这件事在红军中传为佳话。

长征结束后,红军要东渡黄河。毛委员为红一军团送行时吟诗道:“涉远祁连外,来从晋地游。”

邓华将军马上反应过来,这两句诗是化用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的“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就这样,邓华在部队的职位越来越高,部队与家乡的距离越来越远。

邓华给妻子邱青娥写过几封信,也不知道妻子收没收到,更不知道父母妻儿的情况。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邓华找机会回了一次家乡。

文章图片3

抗日战争时期的邓华

路上,邓华突然就想起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诗句。

真的到了家门口,邓华非常难过:这个家用残垣断壁来形容有些过,但用风雨飘摇来形容很恰当。

邓华向周围的乡亲打听父母和妻儿的下落,得知自己离家后不久,父母思儿心切就过世了。

妻子邱青娥于1939年病逝,之后儿子就离开家乡,不知去向。

邓华满怀希望回家乡,却带着失望离开,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从那以后,儿子成了邓华的心病。

回到部队,解放战争开始了,邓华担任东北联军辽吉纵队司令员,并受到嘉奖。

邓华在战术上也颇有建树:在平津战役中,他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用比较少的兵力去监视塘沽,同时集中大量的兵力,率先攻打天津的建议,被总前委采纳。

1949年9月底,陈赓的二野第4兵团和邓华的四野15兵团集结到广东边界。

10月2日,解放广东的战役打响。

经过34天的激烈战斗,广东解放。

广东的解放,把白崇禧预计逃往海南岛的退路切断了,也为解决白崇禧集团铺平了道路。

为了扩大影响,记者们争相报道一些解放广东的事情。

于是,记者们蜂拥而至,各种各样的问题提起来看。

很快,陈赓和邓华的大幅照片,出现在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

那时候,识字的人都争相阅读报纸,不识字的人也想看看那两位将军到底啥模样。

当四野12兵团46军的一名战士邓贤诗打开报,看到报纸上邓华的相片时,他一下子就愣住了。

他赶紧从贴身的衣服兜里,拿出一个严重磨损的笔记本,从笔记本的封皮里,翻出用好几层纸包着的相片。

他看看手里的相片,又看看报纸上的相片,再看看手里的相片,他的头转来转去,终于,他把报纸贴在胸前,叫了一声爸爸,泪流满面。

他这一哭,轮到旁边的战士愣了:邓贤诗你是不是想爸爸想疯了,那两个是兵团司令员,哪个是你的爸爸?

邓贤诗把手里的相片给战友看,战友们轮番看看相片,再看看报纸,再回头看相片,大家都愣了:还真挺像!

有的战友还拿着相片看完后,又看看邓贤诗,再看看报纸,得出的结论是邓贤诗跟相片和报纸也挺像。

尽管相片、报纸上的邓华还有实实在在的邓贤诗看起来挺像,可邓贤诗曾经说自己是孤儿,现在又说司令员是自己的爸爸,大家觉得是邓贤诗思父心切,只是长得像而已。

老连长毕竟有经验,把邓贤诗单独叫出来,详细询问了一下情况。这一问,老连长觉得有必要向上级汇报。

情况到了46军军长詹才芳这里,他马上就向司令员萧劲光做了详细汇报。

文章图片4

詹才芳将军

萧劲光和邓华是老相识了,当然知道邓华一直在找那个失散的儿子。

这个叫邓贤诗的战士,真的是邓华的儿子吗?毕竟不能只凭长得像,就断定邓贤诗是邓华的儿子。

为了避免出现乌龙事件,萧劲光和詹才芳商量,决定先见一见邓贤诗。

当邓贤诗来到萧劲光和詹才芳面前时,萧劲光和詹才芳都愣住了:这不就是年轻时的邓华吗?邓贤诗是邓华的儿子,这件事差不离!

萧劲光和詹才芳,认真听邓贤诗讲他自己的经历。

邓贤诗说完之后,萧劲光对邓贤诗说:“你说你邓华司令员的儿子,可是你又说你的爸爸叫邓多华,这有出入。你到底是不是邓华的儿子,只有邓华说了算。”

“这样吧,你先写封信,跟邓华司令员说说你自己的情况,让他自己来判断,你到底是不是他的儿子吧。”

于是,邓贤诗提笔给邓华写了一封信。

邓华司令员:

您好!

我叫邓贤诗,1927年出生。我父亲叫邓多华,母亲叫邱青娥……

萧劲光拿着这封信,兴致勃勃地去找邓华。

文章图片5

萧劲光将军

一看见邓华就急切地问:“邓华,除了邓华以外,你还有别的名吗?”

邓华回答道:“我之前是叫邓多华的,后来把多字去掉了,叫邓华。”

萧劲光听邓华这么一说,赶紧把邓贤诗写的信递给邓华,说:“快看看吧!是天大的好事!”

邓华疑惑地接过信,看到邓贤诗和邱青娥这几个字时,邓华的眼泪就开始流了,一直停不下来。

原来,邓华写回家的信大都遗失了,妻子只是在自己离开家的12年后,也就是1938年,才接到自己写的信。

终于有了邓华的消息,娘俩很高兴。可是不久以后,就有传言,说邓华已经牺牲了。

这些年来,邱青娥除了思念丈夫外,更担心邓华的安危。整日里提心吊胆的,邱青娥经常生病,又没钱医治。邓华牺牲的消息,给了邱青娥重重的打击,她很快就撒手人寰。

13岁的邓贤诗成了孤儿。

邓贤诗听妈妈说,爸爸是当兵打鬼子的英雄。他也想像爸爸一样,当兵打鬼子。于是,邓贤诗就成了一名兵。

妈妈临终前,把邓华的相片交给他告诉他:“这是你爸爸,听说他已经牺牲了!”

所以,邓贤诗当兵时,说自己是孤儿,这些年来也没找过爸爸。

在邓贤诗的心里,很渴望见到爸爸,因为他从来没见过爸爸。

对于一个从来没见过爸爸的孩子来说,对爸爸的想念有多渴望,从邓贤诗那个夹相片的笔记本的破旧程度就可以想象。

每一天晚上睡觉前,邓贤诗都把爸爸的相片拿出来,看了又看,希望梦里能够见到爸爸,跟爸爸说说话。

要是睡觉前不看看爸爸的相片,害怕梦里见到爸爸,自己又不认识爸爸,让爸爸伤心。

所以,当邓贤诗在报纸上看到邓华的相片时,一下子就认出来,那个人是自己的爸爸。

他赶紧拿出相片,和报纸上的相片对比,当他确认那就是爸爸时,哭得稀里哗啦。

以为早已牺牲的爸爸,以为只能在梦里见到的爸爸,竟然还活着!竟然是司令员!

当邓华看到儿子写到“您是我的爸爸邓多华吗?”的时候,邓华已经泣不成声,但他还是自然自语道:“是的,儿子,我就是你的爸爸!爸爸终于找到你了!”

邓华看完信,抬头想要跟萧劲光说话时,萧劲光已经不见了踪影,门口站着的,是酷似自己年轻时样子的年轻人。是儿子,没错!

邓华紧紧地把儿子搂在怀里,邓贤诗对这个怀抱虽然渴望却有些拘谨。

父子俩坐下来,邓华听儿子讲述那些过去发生的事情。

对于邓贤诗来讲,这是他魂牵梦绕的怀抱,都不想离开。

对邓华来讲,他想把儿子留在自己身边,补偿儿子这20多年来没有的父爱。

这时候,萧劲光进来了,邓华对萧劲光说:“我想跟你要个人。”

萧劲光一听,就知道要的这个人是邓贤诗,马上满口答应。他知道,邓华是想把儿子带在身边。

可是,邓贤诗却不同意。他对邓华说:“爸爸,能够找到您,我太高兴了,要是妈妈有在天有灵,也一定会高兴的。我不要特殊照顾,我还想在我原来的部队。”

听着儿子的话,邓华很是感慨,由衷地感谢妻子教育了一个好儿子。

要是邱青娥还在的话,一定会欣慰地说:“虎父无犬子!”

父子俩别过,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

邓华紧接着组织和指挥了海南岛战役,在电视剧《解放海南岛》中,再现了邓华将军的风采。

抗美援朝战争中,邓华协助彭老总指挥了第壹至第五次战役。

被拍成电影《上甘岭》的上甘岭战役,就是由邓华组织和指挥的。

1955年,邓华被授予上将军衔。

1980年7月3日,邓华将军因病在上海逝世。

逝世前,邓华自知时日不多,坚决拒绝用药,不想浪费国家的钱。

老一辈抛头颅洒热血,妻离子散,就为了后辈的幸福生活。

他们的丰功伟业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应该被永世铭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