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野新兵指着报上的兵团司令喊爸爸,连长制止:别闹,这是大首长

 sgpwg 2023-01-06 发布于广东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428期。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后,我军已势如破竹。1949年实力强劲的第四野战军奉命南下,于当年10月解放华南第一大城市广州。四野15兵团的时任司令,就是后来出任过志愿军司令员的邓华将军。由于广州地位特殊,毛主席指示相关干部在当地搞好庆祝活动,以扩大国内外影响。叶帅、陈赓、邓华等主要指挥员,解放广州后专门照了一组合影,登载在报纸上。

图片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四野46军的一名小战士,竟然指着报纸上的邓华司令员,大声喊道:爸爸!这个人是我爸爸!他的喊声很快引来了周围同志的围观,连长得知情况后,当即看不下去了:你别闹,这个是很大的首长,不要胡说!在上级的制止下,激动的小战士不再喧哗了。

图片

四野的兵团司令,确实是“大首长”,在解放战争后期大约能执掌20万大军。兵团下面的建制是军,再往下是师,然后才是团、营级部队。一个普通连队里的战士,怎么会跟兵团级首长产生瓜葛呢?如果他真是邓华司令员的儿子,46军的各级干部会不知道?所以小战士讲的话,根本就没人相信,都以为他在吹牛。不过当天夜里,邓贤诗却单独找到了自己的连长,并递过去一张边角已经发黄的照片。怎么回事呢?

图片

这名小战士叫邓贤诗,1949年刚刚加入四野46军,年龄只有22岁。邓贤诗是湖南郴州人,在他不到1岁的时候,父亲就参加革命当红军了,此后南征北战没有回过老家,所以邓贤诗几乎没怎么见过爸爸。邓贤诗的母亲邱青娥因患重病,在1938年不幸去世,临终前给了邓贤诗一张父亲的照片,叫儿子以后想办法找到他。邓贤诗递给连长的那张照片,就是邱青娥当年留给他的。邓贤诗觉得报纸上的“大首长”,和自己的父亲几乎一模一样,所以才忍不住喊出了“爸爸”。

图片

连长仔细对比了两张照片,也觉得照片上的人容貌非常相像。加上邓贤诗跟邓华将军同姓,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只不过邓贤诗说自己的爸爸叫“邓多华”,比“邓华”多了一个字,一时之间还弄不清楚怎么回事。这次连长不敢怠慢,逐级向上反映了情况。46军当时隶属于四野第12兵团,驻扎在湖南境内,司令员为大名鼎鼎的萧劲光将军,他看到了照片,并详细了解了事情原委。

图片

萧劲光是老革命了,各项工作经验都很丰富。战争年代为了工作需要,军队干部改名换姓是很常见的现象。萧劲光当即联系了邓华,问他以前有没有改过名字。邓华说:参加红军之前,我叫“邓多华”,后来把多字去掉了。萧劲光恍然大悟,但为了保险起见他没有明说,而是让邓贤诗写一封亲笔信,自己把情况跟邓华说清楚,以确保万无一失。就这样,邓贤诗的信不久后被转交给了邓华。

图片

邓华看到邓贤诗写的东西,眼泪都流下来了:确如邓贤诗所言,邓华在1928年跟着朱老总、陈毅的部队一起上了井冈山,此后多年征战,跟老家的亲人失去联系,再也没有见过邱青娥母子。但是邓贤诗这个名字,还是当年邓华给起的,这种事情当爸爸的永远也不会忘记,假不了。事情弄清楚了,父子相认迫在眉睫。

图片

陈赓将军当时是二野第4兵团司令,跟邓华的部队一起解放广东省。他是一副热心肠,有两个侄子恰好也在46军服役,陈赓便派人把邓贤诗和侄子从湖南专门接到了广州,与邓华相见。阔别20多年的父子,在这一刻泪流满面,终于紧紧相拥。兵团司令部内的赖传珠、洪学智等将军,见状无不动容,暗自垂泪。

3个多月后,邓华带着儿子邓贤诗,到湖南老家祭拜去世的亲人。邓华的老父亲受到儿子牵连,被国民党反动派抓捕并残酷迫害过,早早去世。邓华在父亲和发妻邱青娥的坟墓前,悲伤不已。共和国一代战将邓华,不光是连长口中的“大首长”,后来还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他们全家为革命付出了太多,后人不应忘记。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