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题浠川八景 [七律] 作者:齐安居士 简体 繁体

 昵称424180 2023-04-05 发布于湖北

       浠川八景为:兰清时雨,石壁回澜,陆羽茶泉,右军笔沼,龙潭秋月,凤顶夕阳,绿杨春晓,玉台丹井~

题浠川八景(新韵)
客居邑外恋浠川,闻说瑶乡八景妍。
碧水回澜磨石壁,竟陵陆羽煮茶泉。
右军笔沼兰清雨,凤顶夕阳秋月潭。
更有玉台丹井澈,绿杨春晓会谪仙。
注:浠川八景为:兰清时雨,石壁回澜,陆羽茶泉,右军笔沼,龙潭秋月,凤顶夕阳,绿杨春晓,玉台丹井。

其一、兰清时雨
每忆兰溪碑石悬,狂书天下第三泉。
羲之洗笔因知水,陆羽烹茶以问禅。
拂起清风花吐艳,飘来时雨柳含烟。
芳菲争秀非桃李,香沁心脾瞻琢镌。
注:其景点在今兰溪江口,有“天下第三泉”石碑,镌陆羽的品评,后有历代诗人的题咏,因而名噪一时。

其二、石壁回澜
水撞苔壁漫回澜,石抵浠流起激湍。
望里南门多古迹,忆中河口有雕阑。
废亭倚岸闻弦响,文庙窥帆辨影寒。
记得儿时游戏处,不知碑刻系苏镌。
注:1、其景点在文庙右下侧的南门河口,有石横抵浠流,汇成激湍,上镌"激湍"二字。《旧志》载:"石刻系苏东坡所镌。其上有回澜亭,皆久废。"
2、孤雁出群格。

其三、陆羽茶泉
识水知山留履痕,中唐处士自天门。
生平惟作烹茶客,志远不同求道魂。
古寺清幽凝月影,兰溪泠澈隐泉源。
凤栖脚下争传说,从此蕲州有茗轩。
注:传说唐朝处士陆羽,今天门人,不愿为官,以嗜茶著名,能"观山川之清秀,而知水味之醇甘"。时人尊为"茶神"。他曾亲到济南,品尝"趵突泉"后,又从山东临清运河直下淮扬,畅饮"惠山泉",意犹未足。因忆青年名士刘禹锡游清泉寺诗,极称泉水之佳。乃由长江溯流而上,夜抵蕲水,宿清泉古寺。上人奉茶,顿觉香沁心脾,津生齿舌,乐不可支。翌晨,急催上人同探泉源,称赞不已。他曾一度驻清泉寺,并在寺旁建有陆羽茶亭。

其四、龙潭秋月
浠河侧处隐龙潭,尚记儿时几欲探。
壁立风来敲石鼓,洞深水落聚烟岚。
空明野岸流光泝,浩渺斜阳倒影涵。
细觅元春题咏在,一尊文庙向城南。
注:景点在老龙洞。《浠水县简志》载:“老龙洞俗称龙潭,在文庙下游不远的南岸。潭侧有石壁立,下有古洞,深不可测,常与风水相吞吐,发声如鼓,故名打鼓石。相传苏东坡曾泛舟于此。镌有'击空明’(划破月光照着的清澈河水)三字。又去北岸石上镌有' 泝流光’三字,皆本《赤壁赋》中语。旧皆有亭,久废。 ”明竟陵名士潭元春过蕲水同黄美中等名士游龙潭,寻苏端明(苏轼系端明殿学士)所书“击空明”石。题有古风诗:“一河风日守,夏水来寂寂。回环舟不怠,相就石磊历。石上三字寒,不为苔所食……”咏的是泛舟寻胜的事 。

其五、右军笔沼
海内谁为狂草人?羲之笔底妙如神。
醉中书就兰亭序,闲里梦知蕲水珍。
寻到沼边毫洗露,笑来月下斝征尘。
一溪清澈回流激,放眼凤山千树春。
注:据《湖北地名趣谈》所录:"在凤山之阳,寺院之阴,为陆羽烹茶之泉;其在凤山之阴,为逸少洗笔之泉。王、陆之水,皆源一溪耳。"又引杨继经诗:"兰溪石下水最清,兰溪石上月最明,前有羲之后陆羽,此地水月无人争。"作者还注明此诗说明洗笔泉与陆羽泉在一起。

其六、凤顶夕阳
蓬顶流霞满眼飞,夕阳冉冉送余辉。
天师丹就鸡迁凤,苏轼书成刻寄浠。
贯岭白云千载远,向西碧水九春祈。
常看龙舞出山坳,古刹东城入翠微。
注:现景点在"凤栖山",现在浠水实验高中校内。《明统志》载:"山在蕲水县城东二里,俗传常有凤栖此山故名。" 但关于"凤栖山"的命名,传说不一。按《浠水县简志》:"相传东汉末年,曾任江州令的张道陵,后弃官修道(世称"张天师"),曾在玉台山脚洞内炼丹。已成者三,鸡食其一,化为凤,飞栖此山中,因名凤栖山。山麓曾有苏轼书凤栖石三字石刻。"文化大革命中,此石被毁,今人仿原石刻于该处。

其七、绿杨春晓
绿杨垂覆小斜桥,杜宇春深啼翠娇。
欹枕谪仙风月赏,解鞍处士酒痕销。
阶幽砌满青莎石,径老盈弥碧浪潮。
倚郭张巡尘俗远,诗情无限引逍遥。
注:景点在跃龙门侧护城河(河水来自熊家湖,下出浠河)。桥因绿杨垂覆,故名。此桥临城傍郭,依山跨水,游人至此,一洗城市尘嚣之气,更感风景的清幽,倍添雅兴。
苏轼来蕲,题有《西江月》词:"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暖暖微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醉欲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正因为大文豪的一曲新词,道出了疑非人世的仙境,引起了后代游人的诗情画意。
明黄冈处士王一翥《绿杨桥》诗:"状静垂杨柳,人行渡石桥。高明远尘俗,非为解鞍劳。"是按苏词的原意而和的。清蕲春名士顾景星有《寻绿杨桥》(按:明末,其桥不存,故云"寻")诗:"悠悠今古事,杜宇一声中。谁卧桥亭月,偏当酒旆风。旧堤无老树,野店发新丛。往迹知何在,溪光处处同。"极尽凭吊之情。
嗣后,县城百姓集资在山顶又修建了"春晓亭",记有大文豪苏轼游蕲的轶事。亭落成时,邑名士邵应龙题诗祝贺:"当年胜迹久沉沦,喜得佳亭今一新。四面峰峦凝黛翠,半湾溪水蹙鱼鳞……"邑进士杨继经与龚芝麓使君(时龚任蕲州知州)酌"春晓亭"卒题以志。诗云:"绿杨晴掩一溪横,新筑园斋附郭城。不为兰畦多辟地,肯因沙路独躬耕。白云渺渺当窗落,青障层层隔岸生。谁道髯翁(指长须苏轼)呼不应,数声杜宇晓春情。

其八、玉台丹井
闻说天师东汉来,炼丹凿洞锦屏开。
楚山北望琼花阁,蕲水西流玉镜台。
十里烟光奢白石,一城暮雨洗青苔。
清修书院乾隆补,井畔芳踪不忍回。
注:景点在玉台山。《大清一统志》载:其山在蕲水县城东南角上,是全城的制高点。因产白石如玉,故名。相传汉张天师来此,凿洞开井炼丹,后人称此洞为"仙人洞",井为"丹井"。清代邑中名士张师圣咏《登玉台山》诗咏其事:"曲水环城堞,烟光望里奢。远山悬暮雨,娇鸟啭春花。井畔芳踪杳,洞门石径斜,丹成曾化凤,何处觅仙槎。" 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半山炸石开基,修建了两大间学舍及食堂,号"玉台书院"。谭元春曾读书于此。乾隆十年1745年增修学舍数间,改为"蕲阳书院"。县中童生,一入书院,则身价倍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