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典型的朝鲜地形中行军的游骑兵,1951年2月20日拍摄,位于675高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陆军立马解散了游骑兵突击队。但是很快在朝鲜战争中再次重建,不过53年停战后很快解散了,但是其游骑兵课程保留了下来,而且树立了这个领域的标准。在越南战争中,游骑兵突击队的头衔给了LRRP远程侦查巡逻队,游骑兵计划的课程也扩大到了包括LRRP的士兵培训。这个计划就是游骑兵训练计划,为未来的特种部队设定了训练和体能标准。 1974年,当接到组建两个游骑兵营的命令的时候,这是自1945年首次组建后游骑兵以后正式再次回到了军队常设编制。到2001年反恐战争开始的时候,游骑兵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其部队规模。 ![]() 1951年在朝鲜的游骑兵第2连,和二战前辈一样游骑兵广泛使用BAR自动步枪作为火力补充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北朝鲜军队很快把美军和其盟军部队围困在了南朝鲜东南部的釜山防御圈内。美军急需精锐的突击队来应对朝鲜战场的非常规战争模式,并且可以在前线敌军一侧进行侦察,于是决定重建陆军突击队。 第8连的Ranger突击队由志愿者组成,成立于1950年8月。于2个月后,在10月10号首次行动,对正在撤退中的朝鲜军队进行了远程巡逻。 但是抗美援朝的发生,中国军队超出预期的战斗力,导致游骑兵们就像二战中的前辈一样在没有训练有素的士兵支援下被迫持续作战。在1950年11月25日的第205高地作战中,刚从西点毕业的拉尔夫·帕克特中尉带领着的51名突击队员,第一次遭遇了中国军队。 朝鲜战争中,美军在乔治亚州本宁堡建立了一个游骑兵训练中心,通过招募志愿者的方式吸引现役军人和参加过二战的退伍军人报名,然后接受了类似二战游骑兵训练方式的强化训练。总计有6个连在本宁堡接受了训练然后部署到了朝鲜战场,其中第二连还是一个黑人连,几年后美军中的黑人隔离制度结束。 ![]() 在朝鲜战争时游骑兵是伞降单位,所以每个人都要拿到伞降技能章,图为当时在本宁堡接受伞降训练的游骑兵。
在军队中存在传统势力反对精英部队的思想下,缺乏训练有素的士兵、前线进入阵地对峙等原因影响下,游骑兵第8连在51年3月解散,其他连队在8月份解散,所属人员分别编入其他步兵单位或者伞降单位。 ![]() 这张地图标注了朝鲜战争期间游骑兵们重要任务的位置 虽然游骑兵再次离开军队的序列,但本宁堡的游骑兵计划仍在继续,许多未来的军队各级领导人都来过游骑兵学校以获得梦寐以求的游骑兵技能章。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陆军要求战斗单位的正式军官都必须去上游骑兵学校。经过游骑兵训练的军官被认为是有能力在战场带领士兵幸存下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