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酸烧心十余年,抽丝剥茧起沉疴(下)

 云散天开720 2023-04-05 发布于江苏

太湖学堂 太湖学堂 2022-10-09 07:30 发表于湖北

基本信息:

患者,女,48岁,2019年5月7日初诊。

主诉:反复胸骨后及胃脘烧灼样疼痛10余年,再发加重半月。

现病史:患者自诉10余年起下海经商后出现上述症状,胃脘灼热疼痛反复发生,精神紧张及进食甜食辛辣后加重。近半个月来,胃部及胸骨后灼热如火烧,伴嘈杂疼痛。烧心于夜间2点左右最为剧烈,醒后难以入睡,进食稍能缓解。在当地人民医院住院,胃镜下见“慢性糜烂性胃炎,HP(+)”与泮托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左氧氟沙星等联合抗溃疡,疗效不佳。

刻下症:

稍畏寒,四肢不温。易饥,稍进食即腹胀,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大便偏干,睡眠不佳,多梦易醒。消瘦。舌尖边红,苔黄稍腻。脉细缓,关脉略弦。

赵兴


我有点疑惑,请教师兄师姐:

厥阴病 1.寒热  2.冲逆  

夜间副交感神经兴奋,贲门括约肌松弛,反流性胃食管炎一般首选戊己丸,热重烦躁合栀子豉汤,腹胀便秘加枳实厚朴,酌情加大黄


1.乌梅丸 里面有乌梅促进胃酸分泌,估计不太适合,患者灼热烧心明显,舌红苔黄,易饥,便干,用到了戊己丸,可能实际病情是热化偏少阳,大温脾丸里面温药多,是否会加重灼热感,用了症状会加重,是否不太适合栀豉升降饮,生姜量大了是否也不太适合?


患者早醒,情绪紧张,睡眠不加,是否需要加疏肝解郁的药?


病情十年,消瘦,脉细缓,是否是病程长了,对身体消耗过多?怎么样理解这个 细 缓呢?


陈国良


1:戊己丸的拆方配伍,将黄连:吴茱萸:白芍的比例做更改,如从3:1:3改为3:6:12


2:服药时间的安排:按照子午流注法处理。如该例患者可以早舒肝,晚利浊。


3:方剂配伍的加减化裁:如将生姜量减少,加豆蔻。或酌加郁金姜黄鸡血藤鸡内金等品加大疏导郁热作用,或在大温脾丸中减少温阳的药物,加入人参,麦冬,枳壳,桔梗等品。


4:脉象的问题,我的脉法不是很好,细微之处把握不够精确,描述的时候可能会有偏差,例如重按时发现有涩感(未专门提出),怕会误导同学。


周莉蕙


1.乌梅丸 半夜两点严重,碱性反流,乌梅可用,白芍用利胆来治酸

没胆的疾病而有胃病,白芍一样会增胃酸。

大温脾丸里面温药多,调平。

栀豉升降饮有郁金疏肝解郁……



结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