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要退休了我才明白:原来我就是那个放不下执念,放不过自己的人

 lccdclzw 2023-04-05 发布于云南

1983年7月的高考,我是班级重点生中唯一没有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人,只好就读承德农校。就是这个不如意的高考结果,让我开始放不下执念,放不过自己了。

1985年7月,从农校中专毕业后,我被分配去当老师,教学生种花生和玉米。学历不如意,工作也不怎么如意,我总不能中专学历定终身吧。于是,我开始不放过自己,不放过教学工作的业余时间,开始自学英语,并选择了一条布满荆棘的自学道路:报考英语自学考试。

文章图片1

1984年,拍摄于承德农业学校的校园内。当时流行中山装和喇叭裤(右一是我)。

英语语法、英美概况、英语综合能力、基础英语、英语听说、心理学、教育学、大学语文和政治经济学共九门学科,连英语专业的中专生都不敢碰的英语专业自学考试,我不但义无反顾地报了名,而且愣是仅仅花费了四年多的时间,就拿到了九门学科中的八门单科考试通过通知单,最后只剩下了英语听说一科,两次考试都未通过。

1988年5月,参加完英语专业哲学、英美概况两门学科的自学考试,并顺利通过后,我再一次没有放过自己,即刻拿起了高中教材,备考5月上旬的成人高考。高中时的魔鬼训练,在这个时候绝对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复习再现非常清晰、几乎是过目不忘。从走出自学考试考场,到进入成人高考考场,期间不过十来天的时间,政治、语文、外加数理化五门学科,我考了410多分,最终被河北教育学院生物系录取,开启了两年的大专学习生活,英语自学考试也因此被中断了三年。

1991年4月,也就是从河北教育学院毕业后,到半壁山镇中工作的第二年,已经拿到大专学历的我,还是放不下英语自考的执念,继续备考英语综合技能和大学语文两个学科的英语自学考试,并顺利通过。这样,我的英语自学考试九门功课,就只剩下英语听说一科尚未参考了。哪知道,英语听说这门课程,我考了三次才通过!

1994年9月,我第三次从半壁山镇中出发,第三次到河北师范大学,参加英语听说的单科考试。天道酬勤,这一次我终于把英语听说考过了!当终于拿到英语自学考试大专学历证书时,我深深感到,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只要努力坚持,你前方远处的那束光,早晚总会照亮你心中的那座灯塔。

文章图片2

高等教育英语专业专科自学考试毕业证书

1998年10月,三十多岁的我,自我实现的愿望逐渐强烈了起来。也许是天意,在半壁山镇中阅览室翻阅中国教育报时,我偶然看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招收教育硕士的招生广告。放不过自己的执念再一次让我心动了。是啊,我教学生种玉米和花生,教学生物理、化学和生物,却如此艰难地自学英语,而且还拿到了英语大专文凭,这所有的一切,到底为哪般?不考研,我的英语岂不是白搭了,只有考研,才能体现我学英语的价值和意义。

1999年4月,35岁的我如刘姥姥进大观园般,卑微好奇地走进国内师范教育顶级学府——北京师范大学的大门,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与大多具有本科师范院校原始学历,在地市级示范高中教学的考生相比,我这个仅仅具有地市级农校中专原始学历,而且是在乡镇初级中学教学的考生,简直是寒酸至极、窘迫至极!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本该从全国招收20名研究生,由于英语成绩不合格,那一年,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只招到了15名研究生,我有幸就在其中。

文章图片3

我依然留存的录取通知书

2001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得到贵人引荐,我入职国内龙头教育出版单位,实现从教书育人到出版育人的转变。站在新的平台上,我似乎更加不能放下执念,更加不能放过自己了。

2006年9月,在根本不知道未来是否有能力偿还的情况下,我却借遍了亲戚和同学,又贷款了27万,在北京买了房子。

2007年7月,我们已经十七岁的儿子,肩上扛着从北京回龙观二手市场买来的燃气灶,我肩上扛着母亲在老家炕上为我们北京新家做的花被子,我媳妇手中端着在超市买的脸盆和炒锅,脸盆里有牙刷、牙缸还有火柴和筷子,我们一家三口搬进了北京我们自己的新家。家里有锅、有火,有水、有面,媳妇撸起袖子洗手和面烙大饼。黄亮圆整的大饼在铁锅中跳动翻腾,铁锅下的火焰安静又沉稳,预示我们未来的日子会不断向好!

文章图片4

我们一家三口。

2008年9月,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参评副高职称。由于有工作业绩和科研成果,参评副高一次通过。

2014年5月,已近知天命的我,依然不想放过自己,心中燃起参评正高的梦想。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参评正高的梦想再一次驱使我拿起笔,述说教材教学之心得和灵感,开始为圆梦正高职称积累科研成果。

第一次、第二次参评不过是意料之中的,第三次、第四次参评还不通过,也并非是我预料之外的。由于科研成果分量不够,已经是55岁的我,当第五次参评依然没有通过时,当眼看在我身后启动申报参评的人,不是从小组脱身进入大组,就是从大组胜出,成功拿到了正高职称时,我的心情开始急躁,身心也开始疲惫了。

是放下执念、放过自己,还是坚持下去,永不言弃。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句经典台词:不要忘了,这个世界上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通过前几次的参评申报,我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就此罢评,岂不太可惜了。既然迈出了第一步后又迈出了第二步、第三步,我就应当坚定地走下去,直到穿透高墙、见到曙光的那一刻,甚至直到退休为止。

参评正高绝非靠参评次数的积累,靠混个脸熟可以取得的。第一次参评未通过,以后再申报参评时,必须要有新的科研成果,否则不予批准。所以,前几次的每次答辩结束后,我都是带着答辩后对梦想和执念的越发渴望和尚未平复的心情,回到工位后,便立刻着手续写尚未脱稿的论文。

2021年3月,我日思夜想的都是论文,媳妇抱怨我,说我说梦话都是论文的内容。由于长期关注单一、深度焦虑,我的免疫力也在悄悄下降,导致荨麻疹乘虚而入、突然缠身,至今不去。

然而,只要我们自己不被自己打败,那任何人、任何困难都不会削弱我心中的执念。工作之余,我带着满身的疙瘩和全身的痛痒,继续撰写论文,继续积累科研成果。

文章图片5

长在我后背上的荨麻疹。

2021年10月,我带着新发表的五篇论文中的两篇论文和全身的荨麻疹,第六次走进那间会议室,第六次面对各位专家评委,第六次参加正高职称的答辩。第六次参评,我终于赢得了专家评委的认可,由小组出线,进入了大组,实现了参评道路上质的跨越,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22年金秋10月,就在党的二十大开幕前夕,我满怀信心第七次走进那间会议室,第七次参加正高职称的答辩。

七年执念坚持、逐梦奔跑,我终于实现了梦想:从小组再次进入大组,大组终于出线,我终于取得了正高职称,实现了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个梦想。

2022年11月16日,职称评审结果公布出来了的那一刻,坐在办公桌前的我,反而是表情僵硬、眼神呆滞地看着电脑屏幕上的通知,就那么久久地、呆呆地注视着其中也写有我名字的那份通知,足足看了有几分钟时间,好像是在做梦,又好像是大病初愈后的恍惚,直到有领导和同事通过微信向我发来祝贺,我才慢慢缓过神来,慢慢觉得眼前的一切确实是真的发生了,心情也随之多少激动和欣慰了些。

追梦的路上没有太晚,只有更早。当经过七年逐梦奔跑,终于取得正高职称时,回过头来一看,我惭愧地发现,我不但始终是那个每次参评正高的人中年龄最大的人,而且也把自己熬成了参评次数最多的那个人了……

从原始中专学历、原本乡下教师,到京城教育出版、取得正高职称。从农村三间草房、一辆自行车,到北京三室一厅、一辆轿车。从儿子咿呀学语、顽皮淘气,到港大毕业、落户京城、自立门户……一路走来,我越发感觉:是心中放不下的执念,驱使着我放不过自己,最终让生活不断改变,让自己不断提升。

“执执念而死,执执念而生,是为众生。”有人要问了,你早已知天命,也取得了正高职称,再有两年多就退休了,你还有什么执念放不下吗?你还不放过自己吗?

由于评聘分开,尽管我取得了正高职称,但我的岗位并没有随之晋级。我将继续勤勉工作、作为担当,发挥余热,执念退休前实现岗位晋级。另外,1983年的高考没有让我走进大学校门,始终是我放不下的执念。我想退休后,再参加高考,再感受下高考的神圣,能够有幸走进大学校门,与零零后、一零后的年轻学子同窗共读,将是我最大的欣慰和了结。

当然,求而不得并非是痛苦的结局,求而求得也并非一路欢歌。一生无欲无求,难见风雨后的彩虹;整天碌碌无为,更无秋日后的果实。

谨以此文与各位条友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