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洲古村:岁月不改容颜

 小雨点_图书馆 2023-04-05 发布于广东

李洲古村:岁月不改容颜

 

编辑:小雨点


    在北江河畔,与芦苞洲隔江对望的这片土地,有一古村。你若驱车前往,你只能沿着那些仅容得下一辆小汽车的乡道,慢慢地寻找。沿途翠绿夹道,穿过花木林、推开蕉叶,你会看到一块大石头,石头上醒目地刻着“李洲村”三个字。


李洲村口


村口的老宅子


    老宅的门楣上有“民国甲戊年”字样  

    村口杂乱的长着几棵老榕树,乱得让人失落,但不甘心就此作罢,不甘与好奇会催促着你继续往前,再往前。穿过那片老榕,突然豁然开朗,一排青砖老屋面江而建,这排老屋前还有一大片空地作为村里的广场。


 

榕树依宅而生  


    看到这,就有种发现新大陆的错觉,一如武陵人穿过一山洞后发现桃源那般惊奇,只是这李洲村并不如桃源那般热闹。


准备去花木林上班的老人家


李家祠堂


祠堂局部  


    这里有的只是满头白发的老人,还有在坚守着主人一方庭院的老狗。老人午后在树下对过往的老朋友微笑,抓住任何可以和这些老伙计聊天的机会,生怕一个不回神就漏掉了其中的一个。稍留心就能听得见他们在说,村里的花木今年分红可能就只有一千多了,还担心木商不再在村里租地种花木……


在自己门口等待老朋友的婆婆


摩托车更适合在村里穿行  


    还从他们口中得知,村里有一棵两百多岁的木棉树,据说当年在这木棉前还有一座两层高的庙供奉着这让村民骄傲的老树。一位78岁的婆婆说,前些年这木棉还会开花,每当开花都是火红火红的一片,芦苞城区都能看得到。这美得也是够招摇的。  

    听着听着就不自觉地便跟着婆婆去寻这棵两百多岁的木棉。


跟着婆婆去寻那两百岁的木棉  


    沿途就是村里那一溜长用青砖堆叠而成的一栋栋老房子。为什么用青砖?是前人对家的重视,希望自己的家能经得起风雨和年岁的考验?是代代人不断将手中的温热深埋在这青砖之中,让它历久弥新?那你会依恋那片养育你的土地吗?那还会有你童年时因调皮而留下的痕迹吗?


青砖堆叠而成的墙,是否一如你童年时看到的模样


错落有致的老房子  


    木棉不知是不是也和人一样,会渐渐老去,失去年轻时的活力与光芒,这几年都没怎么开花了。



曾火红的木棉,如今更显沉稳  


    作罢归家,村里有个渡口,坐船该是这村里除摩托车、自行车外,最便捷的出行方式了,只是这芦苞渡口每天仅有两班船靠岸,一班早上七点,另一班则是中午十一点,错过了这两班船,还真的应了那句话——苏州过后无艇搭。


在芦苞渡口拍到的过往船只  


    错过了船的你,在渡口、在树下吹吹风,懒懒地睡个午觉,又是何等的悠闲。  

    在树下,晴天,阳光会在百年榕树的叶缝间玩抓迷藏;雨天,你会发现调皮的雨滴以叶为跳板,轻盈的弹跳起来,在空中优美的旋转,像条跃起的鱼,而后干脆地深插于土壤中。没有城里雨水撞击水泥地板惨痛的叫声,只有如跳水冠军般落地无水花的完美。



渡口的古树  


    听村里的老人讲故事,总比文字要生动,他们每句话开头都会有个有趣的方言,你不妨去亲自探探村,听听他们讲那个安静村庄的往事,去看看那片藏身在花木林里的古村。


 

  

 

 

 

 

 

    绿岛方洲 

    绿岛方洲生态园,是一座被北江环绕的小岛,一个有三水“世外桃源”美称的地方。这里江水清秀、鸟语花香,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自然生长。


  

硕和堂

欢迎光临硕和堂的博客——硕和堂制作

欢迎光临硕和堂的博客——硕和堂制作


欢迎光临硕和堂的博客——硕和堂制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