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过清明节

 夫复何言 2023-04-05 发布于广东

蝶恋花

宋    苏轼

春事阑珊芳草歇。

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

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

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

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又过清明节。1074年的清明,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已经呆了三年。

三年前,他因为对王安石的变法政策存疑,也为恩师欧阳修的降职蔡州知州鸣不平,自请外放。

等到苏轼去杭州赴任时,欧阳修已自请退休,在安徽颖州的焦陂安度晚年。

苏轼约上弟弟苏辙,去杭州之前先去探望欧阳修。三个人在颖州晃荡了二十几天,对颖州四县十镇来了一场深度游。西湖的美景,焦陂的美酒,一定给了他们最美的感受。

只是,人生总是聚散苦匆匆。两人拜别欧阳修,各自奔赴茫茫的未来,谁也没想到这是最后一次相见。

第二年(1072年),欧阳修去世。咫尺江山,相隔楚越,言犹在耳,人已成别。

又过清明节,苏轼在杭州遥祭恩师。春意阑珊,芳草无情,客里清明,斜阳黄昏。

小院的一角,乱红飞过秋千去。杜鹃鸟一声声啼叫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曾经的相聚,曾经的离别,在这个黄昏显得如此真切,似乎触手可及。伸出手去,却又消散在空气中,目力所及,除了一片黯然,什么都看不见。

没有消息,没有踪迹,应该真的就是这样了吧?可惜就连梦也是支离破碎的,五更醒来,听着那满城的《落梅花》,任月光催折了心肝。

依稀中,也许他会想起欧阳修在颍州西湖写下的清明记忆。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采桑子》 宋  欧阳修
那一路的花儿,开在了何处?就算开了,又能与谁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