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与五行同源同出,而不是各有源头

 湘楚古风 2023-04-06 发布于湖南

原创:呼运廷

我们继续讨论易经相关基础知识。

到底什么是卦

关于周易的起源,孔子《系辞》中有一个重要的说法,认为周易起源于上古包牺时代的结绳记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又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所谓结绳而治,即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与周易及八卦是什么关系?孔子《说卦》讲:“卦者,挂也。悬索以示人。”《易纬》:“卦者,挂也,言悬挂物象以示于人,故谓之卦。”八卦的源头来自结绳记事,怎样记事?孔颖达《周易正义》引郑玄的说法:在绳索上“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绳记事的方法就是墙上悬挂绳索,以绳结为符号,象征物象而示于人。这挂起来的绳索就是卦。通常有八条绳索,因此亦称作八索即八卦。于省吾说:“古称绳为索,八索即八条绳子。”

“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尚书商书》:“唯殷先人,有册有典。”册的本义是竹木简,就是远古的书写材料,连缀于绳索上。典的本义是书册陈布于几案上,就是典。《说文解字》:“典,五帝之书也。”这又有问题,尧舜禹时代,没有典册。殷商第一代祖先是契,是曾经协助大禹治水的人,契这个名字,虽然有契刻的意思,但绝对不是用竹木材料,而可能是甲骨材料。“唯殷先人,有册有典”,中国文字,是由商部落创造和完成的,但契时期的典册,应该还是在甲骨上刻划图画形式,还没有成为在甲骨上刻写文字形式。

近代以来,墙头上挂绳索形成八卦的说法,已经基本被否定。人们开始从卦字字源上找依据。卦字由圭和卜两部分组成,因此有人认为,要真正弄明白卦的深层涵义,便需从圭与卜两者去考究。说法是,圭是古人用来测量日头影子长短的泥制小尺子,从古书的记载可知,中国先人即是用它去测量日影长短,以分辨春夏秋冬。比如一年当中就有那么一天是中午的日影最短,这一天,即是古人用土圭测出来而叫夏至的一天。卦中之卜的一竖,就似一根竖起来测日影长短的木杆,卜字的一点,又似竖起来的木杆的影子,这叫圭尺测影,为卦字的含义,圭和卜所组成的卦,就有了卜度未来的意思。

我们再问:是或不是?

“卦者,挂也”的挂字还可以有别的理解。过去手工纺织时代,从棉花纺线到把线按到织机上,有很多手工程序,其中之一,是把线制成织机上的经线的挂线程序。要在空畅的场地上,这头坐一女子,那头坐一女子,另一女子拉着线两头来回走,叫作挂线。

当今架设电线,有时也还被称作挂线。

旧时农民在田间锄地,锄一个来回,称作锄了一挂地。

圭这个字的字源意义,并不指古人用来测量日影长短的泥制圭尺,上土下土,正如卦符的内卦外卦,为内土外土,指从这片土地到另一片土地上走一个来回。真要作土圭解,指日影在地面上一天天重复地来回走动。占卜的卜字,或与内外两个字有关联,即由内而知外或由外而知内的度测。

圭字的上下组合,更像是与易经中内卦、外卦的上下组合有关联。

从这个土地到另一个土地上走一个来回,指的是候鸟秋去春回地飞一个来回。很大的来回,远距离的来回,很大的一挂来回,即与易经范畴中的太极、大极概念有联系,与阴阳两仪概念有联系。

阴阳五行

我们这里讲的‬阴阳‬跟‬传统‬阴阳‬概念‬是‬有区别‬的‬, 那么什么是阴阳?

举个例子。

不是阴阳5中讲到人的手,拇指为阳,其余四指为阴。

如果你突兀地去问一个人,你的手和脚上共有多少节?你别说,还真有一些人一下子回答不上来,为什么,没数过啊。

正常人两只手和两只脚上共有24节。

什么,对应24节气?是。人都是带着24节气出生的。

手为阳,脚为阴。手指和脚趾,长成两节的都是阴。长成三节的才是阳。

别看,手上的大拇指长两节。属阴还是属阳呢?手不是阳吗?

是的,手上两节的大拇指本应该长在脚上,却长到了手上。大拇指是不是有点笨拙,其他四指是不是相对灵活。是,手上的大拇指像脚趾,是有点笨。

为什么会这样?

拿出《呼子方圆图》上标注出的24节气,对照着看,在圆图上。

文章图片1

圆图由上到下分开一条线,0度到180度为阳仪,180度到360度为阴仪。阳仪中的节气都属阳,阴仪中的节气都属阴。打住。阴仪中有两个节气立春和雨水也属阳——这就是人手上的大拇指了。他属阳,又在阴仪中。在阴仪中,决定了人手上的大拇指长成两节,属阳,又使他长到了手上来。

拇指为阳,其余四指为阴吗?

阳为奇,阴为偶,手上长两节的拇指不应该是阴吗?手上其他四指为三节为奇数,不应该是为阳吗?

阳主聚,阴主散吗?放到大雁飞成一字为阳,飞成一字,偏偏是六只一组的大雁们各自散开往前飞。阴‬,飞成人字,偏偏需要大家团结互助拧成一股力量往前飞。

是不是在《呼子方圆图》上找到了你手上的大拇指的位置?是不是想到了你手上的大拇指上的两节是两个节气,内节是立春,外节是雨水。对,就那么对应下去,到食指上三个节,从内向外,从指根到指尖,是惊蛰、春分、清明。对,就那么数下去一直到小指指尖一节上走完处暑,走完《呼子方圆图》阳仪部分。

手上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为什么都长得粗壮,小指长的很细弱?到了小指三节,是大暑、立秋、处暑,天凉了,同田地里的植物一样,就不好好长了。

脚上也一样。白露从脚拇趾内节开始,数到脚小趾,小寒大寒,天太冷了,连脚小趾也长的小。

24节气、12地支可以应用的知识性内容,在手指、脚趾上都可以用。

阴阳,不要在易经范围之外找阴阳,不要把阴阳无边无际泛滥。阴阳仅指天气气温冷暖,指向的是24节气气候。放到候鸟迁徙上,大雁飞回北方为阳,大雁飞往南方为阴。大雁白露后飞走为阴,惊蛰后飞回北方为阳。

我们讲五行。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人们的一些日常口语中,往往是“阴阳五行、阴阳五行”地连说连用。专家学者们说,不对!阴阳是阴阳,五行是五行,二者应该区分。在易经爻辞经文中,在阴阳方面,根本就没有出现过阴阳二字,中孚卦中有“鸣鹤在阴”,那是借阴字为荫字,指的是树荫。比如还有同人卦中“伏戎于莽”,那是借戎字为绒字,指的是鸟类羽绒。比如卦名咸卦的咸字,是借咸为感,感而逐通的意思。在阴阳方面,好在有阴阳卦符表示阴阳,专家学者们还无力硬说易经中根本就没有讲阴阳。五行方面,就不同了。易经六十四卦,爻辞经文中,确实没有一处提到五行。甚至在通行本孔子《易传》中,好像也根本没有提到五行。出土的帛书《易传》中讲到五行。

要对五行追根溯源,不是在易经中,而是在《尚书洪范》篇中箕子讲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箕子是商部落遗老,殷纣王的叔父。周武王灭商后去向箕子请教怎么样治理国家,箕子的回答中讲到了五行。

箕子讲的五行是五行吗?箕子讲的五行是与易经毫无关系的五行。箕子后来被封到朝鲜,到底是封地还是流放?很难说,大约这个亡国的箕子,不是一个实在人。武王想要问的是易经范畴中的五行,箕子的回答是:

水是向下流的,

火焰是往上烧的,

土是用来种庄稼的……

武王心想,你糊弄我,我也糊弄你,于是说要封地给商王朝遗臣箕子,你到朝鲜去吧,实际上是流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