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中山派蒋介石去苏联进行军事学习,蒋仔细参观后说:红军真厉害

 海曲上人 2023-04-07 发布于山东

前言:

上世纪20年代,蒋介石在苏联仔细参观红军的训练和武器装备。

苏联顾问自豪地说:“这就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军队!”

蒋介石认同地点了点头,苏联红军的作风和武器的确给他非常大的震撼,但最让他惊奇的,是红军的组织模式。

这也是他最感兴趣的!

于是,蒋介石询问道:“请问阁下,如何构建一支现代化军队?”

苏联顾问给他做了系统的讲解。

回国后,蒋介石办了一所军校。

黄埔军校!

文章图片1

蒋介石

陈炯明的叛变:

1912年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就任大总统。但是没过多长时间,袁世凯就窃取了胜利果实,孙中山被迫退位。

之后,中国的格局变成了军阀割据,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派系,互相征战。

主导了推翻清政府的国民党也只能“蜗居”广东一省,伺机再求发展。

当时,孙中山任国民党总理,陈炯明是粤军总司令。

虽然孙中山在理论上拥有全国军政最高权力,但是因为国民政府坐落广东,所以陈炯明实际上掌握着整个国民党的军事大权。

这一点让孙中山忧心忡忡。

不仅如此,当时各地军阀混战所导致的民不聊生更是让他愤慨,经常“茶不思饭不想”,急于兴师北伐,将这帮军阀全部消灭,建立统一政府。

1922年,在一次国民党中央会议上,孙中山提出了这个想法。

文章图片2

孙中山

在他的预想中,大家都应该踊跃表示支持才对,毕竟正是这些军阀害得中央政府只能局限在广东一隅。

看着一个又一个中央委员表示赞成,孙中山满意地点点头。

他说道:“革命事业就是永不止息的,我们千万不要固步自封,小富即安!”

话音刚落,陈炯明就提出了反对。

这让孙中山大吃一惊,因为陈炯明是粤军总司令,甚至可以说就是现在的国军总指挥,他要是反对,北伐就铁定无法进行。

孙中山劝他:“堂堂国民政府,怎么可能永远守在广东,北伐是一定要搞的!”可是陈炯明依然不为所动。

孙中山没办法,只能宣布散会。

会后,他找来了几个心腹商议。大家一致认为,陈炯明反对北伐的原因是,如果北伐成功,那他这个粤军总司令的地位就会下降,如果北伐失败,那他的兵力就会受到损耗。

孙中山点了点头,他认同这个看法,但他同样对这种心中只有自己而没有国家的“自私之徒”深恶痛绝。

于是,孙中山决定:罢免陈炯明。

文章图片3

陈炯明

说做便做,孙中山立马发布了通告,免去了陈炯明的粤军总司令职务。

可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陈炯明居然直接叛变了。

陈炯明久任粤军总司令一职,对权位看得很重,在位期间一直培植党羽。听到自己被罢免的消息后,立马联系部下发动了兵变,甚至炮轰孙中山的中央政府。

形势危在旦夕!

孙中山拼死突出重围后,奔赴上海暂避危险。就这样,孙中山轻易丢掉了国民政府长期建设的广东省。

到达上海后,孙中山对自己的失败做了全面反思,他认为问题主要出在国民政府没有实现“党指挥枪”,导致军人篡权太过容易。

应该说,他准确找出了问题所在。

那么该怎么解决呢?孙中山陷入了沉思。终于,他灵光一闪,找出了办法。既然要实现“党指挥枪”,那就看世界上谁做得好,学他就行了!

孙中山将目光投向了苏联!

文章图片4

孙中山

蒋介石的远行:

孙中山准备学习苏联的“党军”模式,想要建立一支完全忠诚于党的军队。

这支军队不仅要忠诚,以避免陈炯明的事件再次发生,也要有强悍的战斗力,能够实现扫平军阀的战争需要。

苏联是当时最好的榜样。

于是,孙中山迅速联系苏联,表明了自己想要合作的态度。

苏联也非常惊喜,他们也想给自己的革命事业多找几个帮手。虽然当时中国共产党已经诞生,但是太过弱小,苏联便决定先和国民党合作。

于是,苏联马上派出了鲍罗廷作为顾问来到孙中山身边,帮助孙中山建立“党军”。

文章图片5

孙中山

孙中山非常高兴,对鲍罗廷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但是与此同时,他对鲍罗廷也并不放心。孙中山只是想学习一下苏联,不想国民党成为苏联的附庸。

于是,孙中山便想找一个党员去苏联学习,等他学成归来后,以这个党员为主地组建新式军队。

可是派谁去呢?这个问题让孙中山犯了难!

这个人需要有非常高的军事水平,需要是个老党员,还得和自己关系比较亲近才行。有谁能满足这几个条件呢?

孙中山想到了一个人——蒋介石。

文章图片6

蒋介石

蒋介石很早就加入同盟会了,算是国民党的元老人物,他在几次战斗中也表现出不错的军事水平,最重要的是,他还是孙中山的连襟。

孙中山的妻子宋庆龄,正是蒋介石妻子宋美龄的姐姐。

就这样,蒋介石被孙中山选中,成为了赴俄学习苏联红军先进模式的人。

蒋介石到达苏联后,同样受到了苏联的隆重欢迎。

苏联人员表示:“这是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合作,我们将无私为你敞开一切,你想学习什么,我们知无不答。”

蒋介石非常开心,他心里明白,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让自己可以接触到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思想。

文章图片7

蒋介石

于是,他拿出了“12分”的力气,废寝忘食地学习着苏联红军的组织架构、武器装备和战略战术。

因为他本身就有着深厚的军事理论和丰富的军事实践,加上苏联因为两党合作有问必答,所以蒋介石很快便掌握了新式军队的组建、训练和战斗等军事知识。

但是,蒋介石对于苏联“党指挥枪”这一点却非常不屑,他曾经说过:“军队是国家最重要的支柱,不需要受任何组织制约。”

这和孙中山的理念有着严重冲突。孙中山绝对想不到,他派出的这个人对中国革命会造成多大的伤害!

文章图片8

蒋介石

黄埔军的号角:

蒋介石回国后奉命组建黄埔军校,并担任校长。

孙中山对黄埔军校抱有重大希望,他认为中国革命能否成功,全看黄埔军校能否孕育出新式军队了。

蒋介石也展现了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军事才能,迅速将黄埔军校的架构建立起来,并开始招生。

孙中山非常高兴,他对蒋介石说:“你肩负着国民党军事方面的重任,一定要将军校办好,组建一支强军。”

蒋介石听到后,说:“我一定殚精竭虑,不负总理教诲!”

孙中山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你以后一定要服从党组织,不能学习陈炯明。”

蒋介石说:“您放心,我一定唯您马首是瞻。”

孙中山听到后摇了摇头,说:“不是对我,是对党组织。”

文章图片9

孙中山

蒋介石非常困惑,问:“您不是代表党组织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我已经身患绝症,时日无多了。”

蒋介石大吃一惊,他没想到还没开始北伐呢,总理的身体竟然出现了问题。

孙中山继续说道:“我去之后,由你带领军队进行北伐,一定不要放弃。要记住“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一定要消灭北洋政府!”

蒋介石此时想到了总理对他的知遇之恩,想到了过往和总理的点点滴滴,万般情绪涌上心头。

他郑重地对孙中山立下誓言:“介石但凡还有一口气,就一定要将北伐事业进行到底!”

孙中山听到后,满意地笑了笑。

随后,孙中山应邀北上。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北平。

孙中山死后,按照遗嘱,国民政府将他葬在南京。

可能有的人会奇怪,他是广东人,为什么要安葬南京?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是因为孙中山很崇拜朱元璋,所以希望死后葬在离明孝陵不远的地方,其二是想以葬在南京为由激励国民政府不要忘记北伐。

文章图片10

朱元璋

所以,在孙中山下葬后,蒋介石立马发动了北伐战争。

蒋介石在心里说:这是对你最好的祭奠!

北伐后,新式的黄埔军队立马展现了对旧军阀的压倒性优势。蒋介石率领着中央军一路摧枯拉朽,瞬间便打到了南京,将这个“国父”归葬的城市纳入手中。

虽然蒋介石始终没有忘记孙中山“北伐”的遗愿,但是他明显忘了孙中山“党指挥枪”的教导。

到达南京后,蒋介石立马另立中央,与原先的国民政府对立。

不仅如此,蒋介石还发动了“清党”,大肆捕杀共产党和国民党中的先进分子,想要建立一个以军人为主导的“军国”。

蒋介石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

随后,共产党代表人民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反抗蒋介石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蒋介石知道消息后,调动军队对共产党进行疯狂地“围剿”,拉开了国共十年内战的序幕。

文章图片11

蒋介石

共产党的威力:

不偏不倚地说,国军的战斗力是很强的。

当初仅仅几年时间,就扫灭了无数军阀,完成了中国的形式统一。

哪怕是兵力处于劣势,国军凭借着组织能力和指挥体系的优越性也往往能取得胜利。

中原大战的时候,国军就以少数兵力,击败了冯玉祥和阎锡山的联军。

但是遇到共产党后,国军发现这一套不管用了。

在人数相同的战争中,获得胜利的往往是共产党的红军。

这一点让蒋介石非常忧心。他心里明白,自己的军队组建模式就是学习“苏联红军”的,虽然能对旧军阀取得优势,但是遇到作为“同学”的中共红军时就不再有那种压倒性效果了。

所以蒋介石在一开始就明白,共产党是自己的“心腹大患”。

本来按照总理遗愿,他应该矢志不渝地进行和旧军阀的战争,一直到实质性统一全国,建立上下一体的国民政府。

但是蒋介石在中原大战后,就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和共产党的斗争中。

文章图片12

蒋介石

随后,蒋介石惊奇地发现,国军竟然常常被共军以少胜多击败。

他对这点非常费解,常常召开军事会议讨论。

但是,因为惧怕蒋介石的“淫威”,所以会议中往往没人敢说真话。

最后还是一个苏联顾问说出了原因。他说:“苏联最强大的地方不在于军队的组织模式,而在于“党指挥枪”的政治理念。”

是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军事从来都是政治的附庸!

没有严格的党务系统,国军和人民之间便一直没有有效连接。

就拿兵员补充来说,共产党一直是深入群众,在人民中建立了成熟的党务系统。兵员不够的时候,共产党是发动群众,用义务号召人民主动参军,并给出了丰厚待遇。

而国民党则不然,国军兵员缺乏的时候经常以抓壮丁的形式来补充,搞得很多人家破人亡,天怒人怨。

文章图片13

国民党抓壮丁

就拿淮海战役来说,共产党在战役中发动了900万民工自愿上前线为军队提供后勤和兵员的支援,但是国民党往往只有正规军,没有党组织和民众的支持。

这样一看,胜负早在战争开始前就已知晓了。

其实,蒋介石对这个情况也并不是不清楚,但是作为军人的他想要获取最高权力,便只能走军事独裁的道路。

在抗日战争刚结束的时候,共产党满怀希望地想和国民党建立联合政府,国民党内的和平人士也表示赞成。就是因为蒋介石的反对,中国只能再次进入到战乱之中。

最终,经过数年解放战争,共产党成功取得胜利。蒋介石败退台湾,他的倒行逆施也葬送了国民党的命运。

文章图片14

蒋介石

结语:

《周忌讽齐王纳谏》中有个概念:战胜于朝廷。

从蒋介石发动412政变开始,国民党和民众之间的连接渠道就被打断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哪怕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再强悍,失去了和民众的良性连接,最后也只能腐朽到死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