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开课本,让思维进来

 书生游子 2023-04-07 发布于浙江
新课标倡导的语文素养告诉我们,语文课堂学习的思维能力不可或缺。因此,我们有必要打开课本,让思维进来。譬如我们的寓言学习。
翻开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寓言故事占有着一定的数量。寓言篇幅短小,情节生动,故事有趣,耐人寻味,包蕴哲理,因而深受同学们的喜欢。然而,我们的寓言课堂学习如何能引导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走向思想的深刻,走向生活的智慧,这是语文核心素养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20169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终于出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其中科学精神所涵盖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更是今天我们课堂教学要倡导的。我在同学们的课堂寓言学习中就是这样做的,我称之为打开寓言,让思维进来。
《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中,从蚊子的一段话和行动来看,这好像对狮子很不公平,它根本不是和狮子公平对决,往好里说蚊子是出其不意,往坏里说蚊子就是耍赖皮。你想狮子还没有任何反应,蚊子上来就是对准狮子的鼻子一顿乱咬,这是不是耍赖。真正的挑战和对决应该是约定好,你握一柄宝剑,我持一柄宝剑,你我走上对决的舞台。这时,我就引导学生的思维往纵深处发展,我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如果蚊子和狮子要是真正的决斗,它们将会有一场怎样的对话?
我用PPT将蚊子说的这段话进行变形,以此来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智慧探究——
蚊子: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狮子:
蚊子: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
狮子:
蚊子: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
狮子:
蚊子: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狮子:
蚊子:我比你强得多。
狮子:
蚊子: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
狮子:
经过合作学习和激烈的争论,同学们比较认可这样的对话——
蚊子: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狮子:小东西,牛皮不是吹的!
蚊子: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
狮子:我有什么力量?你可以到森林里打听打听啊。
蚊子: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
狮子:都不用!用尾巴就能扫死你!
蚊子: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狮子:小东西,你孤陋寡闻了,女人也能如我吼,地球都要抖三抖。
蚊子:我比你强得多。
狮子:是吗?我怎么一点儿也看不出来。
蚊子: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
狮子:小东西,看来你是找死来的!
这样的思维探究的对话写作训练活泼生动,既让学生感受了《蚊子和狮子》中蚊子和狮子这两个寓言形象,又开掘了学生探究思维。
新修订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有一则寓言《杞人忧天》,故事情节极其简单,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不注重学生思维的培育、发展和提升,这篇课文的意义就寥寥了。如果我们善于从思维的角度启发学生,学生就会发现,这个选自《列子·天瑞》的寓言故事的结构思维很有趣味。
忧天者忧天地崩坠,这是内核层;晓之者忧忧天者之忧,忧忧天者,这是第二层结构;长庐子忧晓之者缺乏忧患意识,这是第三层结构;最后列子对上面所有的人和事进行议论和评说,告诫他们不要将成与毁放在心上,这是最外层的表皮结构。
我们教这个寓言故事,就是应该让学生明白,如果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能像列子一样跳出事情的包围之外,站在事情之最外层来看待这些事,我们就会变得更加达观。其实也说明了一个哲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再如同一单元编选的寓言故事《穿井得一人》。这则故事选自《吕氏春秋·察传》。原文讲述了三则寓言故事,除《穿井得一人》外,还有“乐正夔一足”和“晋师三豕涉河”的故事,因此仅仅将这个故事理解为批评“传闻者”或“求闻者”是有偏差的,因为《察传》的结尾是这样议论的:“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文章意在宣扬“圣人”所为,行事议理应该“缘物之情及人之情”。这样引领学生思维探究,学生不但明白格物致知缘情明理之道,更让学生明了全面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
打开寓言,让思维进来!不,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应该是打开课本,让思维进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