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大穷儒,误了多少中华前程(十三)

 timtxu 2023-04-07 发布于上海

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必从文化复兴开始;一个民族的文化重建,必从文化的本原开始。

探寻本原,回归正道。寻找万年华夏传统文化留下的生存密码。

——作者的话

上回说过,一个板子定是非。“程朱理学”被推上神坛。

明代,难道没有学富五车、渊博的鸿儒吗?

有的是。

明代没有质疑《诗集传》的鸿儒吗?

肯定有。这里面甚至包括,身份贵重,可以为太子师傅的鸿儒。

那么……

三大穷儒,误了多少中华前程(十三)

刚开始,似乎是有的,可能是有的。

当所有的儒家士人,都在朱熹的教科书中熏染,考试,做官,全部思想都关在封闭无光的铁笼子里的时候,慢慢的,就没有了。

这就好比是科学家做的一个实验。

把一群鲨鱼关在一个水池里,中间放一个透明的玻璃挡板。

鲨鱼每次在冲向对面捕捉鱼虾的时候,都会被玻璃挡板挡住。渐渐地,它就不再去对面了。

即使你把玻璃挡板撤走了,它依旧不会再往对面去。

思维已经走向了惯性。

昆山大神顾炎武总结说:“八股行而古学弃大全出而经说亡。”

大全,就是《诗传大全》:解说朱熹《诗集传》的大全。

三大穷儒,误了多少中华前程(十三)

朱熹犯错,只是一个文人的错。

但是,当朱熹的思想被专制王朝封为圭臬,不容怀疑的时候,那就不是一个人的错了。

那是一个时代的祸。

专制王朝的灾难就是这样:

你眼睁睁看着它走错了,却无可奈何,看着它势不可挡,一路咆哮,狂飙突进,一直坠入到错的深渊。

三大穷儒,误了多少中华前程(十三)

“程朱理学”,和它为代表的《诗经》的解读,远远背离了“圣王之道。”

背道而行,是一个多么沉重的贬义词

尤其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车轮,载着整个时代的百万民众,碾过滚滚红尘,艰难前行的时候,却没有“道”来扶持。

这注定这个时代,无辜者的血会横流。

(明代江南士子屠戮殆尽,思想长期禁锢不前,殉葬制度复起,妇女开始缠脚,以病弱为美,史册上到处都是烈女贞妇的血泪,历史走向严重的倒退。

一直到明代中后期禁锢放开,心学思潮重起。)

这对中华文化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明清两代,西方文艺复兴运动蓬勃兴起的时代,我们的文化,却陷入到这样的“家天下”的、严重思想禁锢当中。

整个文明,在这里徘徊,止步,上古“圣贤之道”的红利尽失,华夏文明开始僵化,落后。

这件事的深刻教训,隔了几百年,还让人泱泱。

三大穷儒,误了多少中华前程(十三)

我们应该意识到:一个民族的发展,是在思想引导下行进的。

即使是最伟大的作家,也不过书写他的片面

思想家也是人,不可能超越自己的格局。不管他多么伟大

不管是汉代的“独尊儒术”,还是明代的“程朱理学”,任何一种学术,都不能成为“独尊无二”的唯一学术。

这是思想即将发生重大危险的重要信号

没有唯一正确并且恒定不变的学术思想。这是思想本身决定的。学术独尊和权力独尊的危害,一样严峻,值得警惕。

聪明的柏拉图说:“人类最大的智慧,就是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人,天然活在自己建构的思想监狱之中。圣人也如此,大学问家也如此,每一种思想都天然带着它的不利因素。

正如伟大哲学家罗素所说:

我绝不会为我的信仰而献身,因为我可能是错的。”

包容,多样性,是最好的思想产生的土壤。

也是我们这块黄土地上文化发展的最大教训吧。

三大穷儒,误了多少中华前程(十三)

《诗经》的命运,就是这种权力浪潮裹挟下的命运的缩影。

“民间爱情诗”的帽子高高戴着,衣冠华丽,羽翼斑斓,前呼后拥,追随者甚众,在明朝前期沉闷而闭塞的一百年间,奔涌而下。

一直到明朝后期和清朝末期,反对的声音才逐渐起来,越来越高。

这里面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方玉润的《诗经原始》。

这是别开生面的一本书。它抛弃了汉儒的牵强,扔掉了宋儒的淫秽,尽可能像它的名字那样,去寻求原始,

原始之真,原始之本,原始之蕴含……

《诗经》解读的希望到来了吗?

不,希望并没有到来。终结者却不约而至。

预知后事,且待下回分解。

三大穷儒,误了多少中华前程(十三)

文子国学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重修伦理,再建道德。 内含:文子国学活动讯息 昆曲文化和“昆曲十六讲”课程 诗经文化 乐府文化 唐风宋韵 盛世元音 道德经 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18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收录于合集 #程朱理学

2个

上一篇穷儒论道:从周到明,正道流失多少?(十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