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实业之父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经营之道莫过于此

 鱼白书生 2023-04-07 发布于江苏
日本,涩泽荣一大名鼎鼎,被人称为日本近代实业界之父,他的头像将于2024年,印刷在新版万元钞上。

1840年,涩泽荣一出生在埼玉县的豪农家庭。

早年参加尊王攘夷运动,因为能力过硬,他被幕府将军德川庆喜重用。

1867年,他跟随德川庆喜的弟弟访问欧洲,待到回国时,德川幕府的时代已经终结。

1868年,他创立了日本第一家银行和贸易公司

1869年,他在大藏省任职,积极参与货币和税收改革。

四年后,因政见不合他选择辞职,担任日本第一国立银行的总裁。

10年后, 他又创办大阪纺织公司,据此奠定了他在日本实业界的霸主地位。

商业版图越来越大,他的资本也开始渗入到各行各业,包括铁路、钢铁,轮船、渔业、印刷、电气,煤气、炼油和采矿等重要经济部门。

1916年,他退休后开始参与社会福利事业。

1931年91岁高龄的他在家中与世长辞。

回顾涩泽荣一的一生,可谓功成名就,风光无限。

他个人特别尊崇孔子,对《论语》更是痴迷。

他不仅自学论语,还多次请教高人,全方位解读《论语》,帮他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论语》的精华。

涩泽荣一认为《论语》不仅是人生哲学,也是经营哲学,里头蕴藏了巨大的智慧。

他为此写了一本书叫《论语与算盘》,总结了他的成功经验并分享给世人。

书中他提到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士魂商才,意思就是说,一个人既要有“”的操守、道德和理想,又要有“商”的才干与务实。

做人,要“义”、“利”结合。

他在《论语与算盘》中,结合孔子的《论语》解读了很多内容,其中这十条可谓重中之重,凝聚了涩泽荣一毕生的经验和心得,值得我们揣摩体会。

不论你想在商界经营事业,或是学会为人处事,参透这些道理,都将大有裨益。

01等待时机的诀窍

涩泽荣一说,人在不躲避争抢的同时,还能耐心等待时机,就是处世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这话是说,人要懂的观察环境和形势,分析利弊,有时候,我们无法用一己之力去改变事态的发展,但可以耐心地等待时机的到来,这才是上策。

顺应大环境,找准时机,然后拼尽全力,定能取得不俗的成就。

02 立大志和立小志的协调

《论语》有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这句话是孔子梳理不同阶段的自己,立志的不同方向。

涩泽荣一认为,立志是每个人的人生起点,立志的要领是了解自己,有自知之明,量力而行。

人要有大志向,但也应该重视小志向,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心怀的小期望。

大志坚定,小志不移。

在大志向不变的情况下,要重视每个小志向,确保它们也能一一实现。

03 仁义与富贵

《论语.述而》:子曰,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这话的意思是说逐利可以,但不可忘却仁义。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涩泽荣一认为,真正的生财之道,一定不能只顾着自己有利可图,要倡导仁义道德,要能帮到更多人获取利益。

只有这样,生意才能持久,财富才能越来越多。

04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我们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可“天”到底是什么呢?

涩泽荣一对此理解的是,“天”就是“天命”,我们不能把它看作是有人格的精神性动物,也不能把在天地和社会中所发生的因果报应当作偶然事件;人对“天命”应该抱着恭、敬、信的态度。

天命其实就是自然规律,包括那些朴素的常识和道理: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有得有失。

有舍有得。

只要你的努力和付出到位了,结果自然都不会差。

05 远离人为逆境

这世上的逆境分两种:自然逆境和人为逆境,简单说就是天灾和人祸。

书中提到,深陷逆境之人,要探究缘由,了解是人为逆境还是自然逆境,认真分析之后,从而谋求有效的对策。

如果是自然逆境,比如自然灾害,它不会按照我们的意识和行为发生改变,我们的应对措施就是接受事实,承担它带来的痛苦,不必怨天尤人。

倘若是人为逆境,比如由于自己尖酸刻薄,自私自利导致周围人排挤自己,那么就要努力反省,改变自己不好的言行。

06 《论语》和算盘

《论语》是象征伦理道德的“义”,而算盘则代表精打细算的“利”。

算盘因为有了《论语》,才能打得更好;《论语》决定算盘,财富才有意义。两者看似相去甚远,实则相距甚近。

这就是涩泽荣一深爱《论语》的理由,也是他取得巨大商业成就的重要原因。

他们会赚钱,更懂的仁富要合一,义利要合一,有德自生财。

所以,我们不必痛骂“为富不仁”,也不必觉得想赚钱是不仁义的。

只要保持儒家的经营理念,坚守儒商的处世之道,就能纵横商海,积累财富,创造价值。

喜欢今天的文字,点亮【赞】+【在看】,【分享】给更多人看。

 END
关注我,每周带你读本书。
作者:鱼白,一周一本书,分享知识和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