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镜经口入路切除中下斜坡脊索瘤1例(附手术视频)

 zhengkai1003 2023-04-07 发布于贵州

作者: 万经海 武孝刚

病例简介

患者张某,40岁,因“鼻腔通气异常2月余”入院。2个月前开始出现睡眠时鼻腔通气异常,同时伴有呼吸困难,表现为用嘴呼吸,无头痛头晕、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头颅CT、MRI检查发现中下斜坡肿瘤,突向颅内,明显压迫脑干(图1-3),脊索瘤可能。

术前及术后影像学

图1.术前CT显示肿瘤起源于斜坡,向前挤压鼻咽腔,向后突入颅内,斜坡以及寰椎前弓骨质破坏

图2,术前及术后增强MRI对比

图3,术前及术后T2像对比

手术过程

仰卧位,双侧鼻腔和口腔碘伏棉条消毒。用Davis开口器撑开显露口腔;切开软腭向两侧牵拉悬吊,见咽后壁明显隆起,口咽腔狭窄。从中线切开咽后壁粘膜,剥离粘膜下颈前组织,探查见肿瘤主体位于口咽上颈部-咽旁间隙,瘤体巨大,质地不均,和周围软组织有假包膜分隔,破环斜坡骨质并突向颅内生长。沿肿瘤假包膜边分离肿瘤,边阻断血供,减少失血,边瘤内减压,直至全切肿瘤及受累骨质。术中反复用超声多普勒定位双侧椎动脉,避免损伤。术区充分止血,用庆大霉素盐水反复冲洗术区;用可吸收线缝合咽后壁及软腭组织(见手术视频)。最后在内镜直视下置入胃管,确认胃管在位。术后病理为经典型脊索瘤。

讨论

该患者肿瘤范围大,6.6×4.2×5.0cm3,向前挤压鼻咽腔,向后已突入颅内,压迫延髓,斜坡以及寰椎前弓骨质已部分破坏,经口入路是切除肿瘤的理想手术路径。与经鼻入路相比,该入路有两大优点。其一,入路直接、操作空间大,采用Davis开口器扩张口腔,张口上下径可达6cm,左右横径可达8cm,非常方便肿瘤的显露和切除;其二,避免损伤鼻腔结构和功能。

经口手术缺点,一是如果切口感染、愈合不良处理起来非常棘手,因此术前3-5d应予以口腔雾化消毒,手术开始时要充分消毒,术毕应予以抗生素稀释液反复冲洗切口,并应用可吸收线逐层严密缝合肌肉、椎前筋膜和粘膜;二是影响早期进食,因此术后留置胃管、鼻饲3-5天并每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约1周后拔除胃管、经口进食。口腔黏膜愈合快,我们近年来手术病例切口均愈合良好。

手术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正中切开软腭粘膜后并悬吊牵开,才能充分显露术野;术中采用超声多普勒探查双侧颈内动脉位置,可以避免损伤;沿肿瘤假包膜边分离肿瘤,边阻断血供,可以明显减少失血,还能避免肿瘤残留;肿瘤后方已突破硬膜进入颅内,切除后已见脑脊液流出,肿瘤切除后应予以严密缝合硬脑膜,必要时可予以自体筋膜修补。

附手术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