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南官方通讯社驻北京办事处主任是谁?是解放军开国将军的外孙女

 Loading69 2023-04-08 发布于四川
文章图片1

越通社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为大家介绍越南官方通讯社驻北京办事处主任何蔷秋。

为什么要为大家介绍她呢?

这是因为何蔷秋女士不仅是越通社驻北京办事处主任,同时,她也是解放军开国少将洪水将军的外孙女。

也正是因为何蔷秋女士是洪水将军的外孙女,所以她在中国国内采访时,许多原本不愿意接受越通社采访的人听说采访自己的这位越南记者竟然是解放军“开国将军”洪水的外孙女之后,也就愿意接受她的采访了。

毕竟,洪水将军是1955年开国将帅里唯一一位外籍将军,大家也都感谢洪水将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所做的贡献。

文章图片2

越通社中文版

01、

越南官方通讯社越通社和苏联时代的塔斯社一样,不仅是越南官方通讯社,同时也是越南最权威的通讯社。

截止2023年,越通社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家拥有2000名员工,其中记者与编辑超过1000人的越南国内“巨无霸”传媒集团。

北京办事处则是越通社在越南以外最重要的海外办事处之一。

而越通社北京办事处主任何蔷秋女士还有另一个身份:她是解放军开国少将洪水的外孙女。

洪水,原名武元博,1908年10月1日出生于河内巴亭郡安宁街。

他也是解放军唯一一位外籍将军,叶飞将军虽然出生于菲律宾,但是他的身份是华侨,他本人在当时也没有加入菲律宾国籍。

而洪水将军在1955年授衔时,他本人的国籍是越南。

文章图片3

洪水将军

洪水将军一生有四次婚姻,其中第二任妻子是中国人,并为将军生下了长子以及次子;只是因为种种阴差阳错,洪水将军与误以为第二任妻子与孩子都死亡的情况下才在越南与其他女性结婚了。

而事情真相大白后,善良的中国妻子又不愿意破坏将军与越南妻子的生活,选择主动退出;因此,洪水将军虽然是越南籍,但是他的长子和次子都随同母亲一块生活在中国。

洪水将军的长子陈寒枫在2022年于北京因病去世,退休前在全国政协港澳台委员会工作。

何蔷秋女士的母亲阮清霞是洪水将军第四任妻子黎恒薰所出,在洪水将军8名子女中排名第五,也是洪水与第四任妻子的第一个孩子。

为什么原名武元博的洪水将军的女儿会姓阮呢?

这是因为洪水将军在越南工作期间并没有使用自己的原名,也没有使用他在中国工作时的化名,而是给自己取了一个新化名阮山。

所以,洪水将军1945年回到越南工作之后出生的孩子都姓阮。

其实洪水将军第四任妻子黎恒薰出生于越南一个显赫的旧贵族家庭。

黎恒薰的外公就是末代阮氏越南皇帝保大帝任命的“河内尹”黄耀。(保大是阮氏越南末代皇帝阮福晪在位时的年号。)

文章图片4

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坐落于河内黄耀街

黄耀在担任“河内尹”(河内市长)期间为河内做了许多事情,河内老百姓一直很感谢他;越南建国后,专门把河内市的一条繁华街道命名为“黄耀街”。

目前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就坐落于河内黄耀街上。

更有意思的一件事是洪水将军与第四任妻子黎恒薰的第一个孩子就是阮清霞,而且阮清霞还是在北京出生的。

换言之,阮清霞还有资格申请中国公民身份呢。

文章图片5

前排左起:阮越虹、阮刚、阮越恒;后排左起:阮梅林、阮清霞

02、

阮清霞1950年出生于北京,一直在北京生活到即将上小学(6岁)时才和父亲母亲回到越南。

2015年阮清霞女士接受《中国日报》记者采访时还专门谈到了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情况。

阮清霞还在这次采访中透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虽然洪水将军是因为受到越南国内一些极端本土派的排挤才选择回中国工作的,但是洪水将军对自己祖国越南的感情并没有因此变淡。

为了防止自己孩子长时间待在北京,周围的朋友和幼儿园的老师都是中国人,导致孩子不会说越南话;洪水将军专门要求阮清霞和弟弟妹妹们在北京的家里和自己说越南话。

而等到要上小学的时候(1956年)就已经随父母返回越南,而当时越南的学校教授的外语不是中文而是俄语,这就造成阮清霞虽然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但是她却基本不认识中国字。

文章图片6

2015年,阮清霞

阮清霞在接受《中国日报》记者采访时对自己不认识中国字表示了相当的遗憾。

1956年洪水将军因为癌症去世时,中国政府还特别给予了黎恒薰女士三万元人民币的抚慰金,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笔“大钱”。

而黎恒薰则是把这笔钱全部捐给了当时在与法国殖民者进行战争的越南人民军了,只靠自己微薄的收入以及越南方面发给洪水将军的抚慰金独自抚养四个孩子。

黎恒薰把洪水将军的四个孩子教育的都很好,而且洪水将军的四名子女对中国都有很深厚的感情。

阮清霞曾多次帮助越南华侨解决实际困难,许多在河内经商的中国人遇到什么困难也都爱找阮清霞求助。

就连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都亲切的称呼阮清霞为“大姐”。

而洪水将军的幼子阮刚也经常出席各种中越友好的活动,福建媒体也曾报道过当福建组织曾经抗美援越老兵重游越南时,得知消息的阮刚还专门出面宴请这批福建老兵。

文章图片7

1973年,陈寒枫(右)、陈小越、阮清霞在河内

也正是因为受到母亲的影响,何蔷秋在大学时就专门学习中文,后来还到北京语言大学专门学习过中文。

何蔷秋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越通社工作,因为工作能力出色,再加上她的外祖父是解放军外籍将军,所以她从一名普通的越通社驻华记者成长为了越通社驻北京办事处主任。

何蔷秋还和母亲阮清霞一同在越南河内大学中文系设立了“阮山·洪水奖学金”,专门奖励那些刻苦学习中文,致力于越中友好的越南学子。

以上就是越通社驻北京办事处主任何蔷秋以及她解放军少将外公的故事,大家有什么想讨论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END

参考资料:

《中越两国将军洪水-阮山之女阮清霞专访:一家三代的中越情缘》,王健,《中国日报》2015.7.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