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分爆剧丨这部非遗纪录片一定要给孩子安排上!

 故事飞船 2023-04-08 发布于北京
本文首发于锋绘
全文约2000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2023年,《锋绘》推出了“走近非遗”栏目,上市后收到了众多家长的好评和更多的期待。

谢谢大家的肯定!鞠躬!

我们希望小朋友们不光看到杂志上的“平面版”非遗内容,还希望他们得到3D模式的直观感受。

于是!我们想了个好主意——

定期帮大家推荐高分优质的非遗纪录片,结合我们已经出版和即将出版的内容,辅助和引导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非遗文化的珍贵和美好。

今天的第一辑,

我们为大家带来这部高分非遗纪录片——

《中国文房四宝》

让非遗“动起来”!


《中国文房四宝》共分《博采》《造化》《匠心》《时风》《传播》《遗产》六集,豆瓣评分8.1分。

如果家里的小朋友年纪比较小,精力容易分散,那么咱们先看第一集《博采》,就能大致全面了解中国笔墨纸砚的历史和来源。

第一看点

猜猜甲骨文字谜

了解书写的演变

本小节图均出自央视网纪录片《中国文房四宝》

在《锋绘》4月下刊中,我们的“走近非遗”栏目也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丰富的“中国书法”内容。


孩子们会惊喜地发现,杂志上的内容和纪录片的内容不谋而合。

从毛笔到书写,纪录片的节奏流畅连贯。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行书,时空随着灵动的视角转换。

杂志中,我们也给孩子们展示了甲骨文。孩子们可以先挡住下面的字,做个小游戏猜一猜,家长们也未必能一一答上来哦!

这个长得很像小猫的甲骨文,其实是“鼎”。

而画中还原的这口鼎,就是著名的“毛公鼎”。它是西周晚期青铜器,内壁刻着近500 字的金文,拥有最长金文的纪录。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令李斯等人制定了统一的官方文字—小篆。小篆笔画圆转,字形优美,如同一幅幅画作,也成为汉字标准书体的起点。

而后,隶书、楷书、行书的逐渐变革发展,形成了不同的笔体与风格,杂志中也一一为大家“复刻”。

草书

楷书

行书

这些演变历程,纪录片中也有讲到。

不同的是,一个是精妙的静态,一个是灵活的动态。

孩子们会好奇地观看纪录片,再反复观察杂志的细节,不断琢磨,不断记忆。

第二看点

书法可以写在悬崖上?

你能相信吗?跟我看!

中国书法可以撰写或雕刻在很多物体上。

著名的泰山刻石也被收录其中,其大气磅礴的气势、潇洒俊逸的笔锋,值得停顿下来一一细细观摩。



在杂志中,我们也请插画师画下了其中最精妙的部分。是不是很形象生动呢?

除此之外,还有这些“载体”可以让小朋友一一鉴赏。他们一定会越看越有兴味。

第三看点

“明察秋毫”的秋毫到底是啥?

毛笔的祖师爷又是谁?

家长们可以问问孩子,知道文房的意思吗?

文房,就是书房。那么书房中的宝贝,又以哪些为翘楚呢?

杂志中列举了四种最知名的书画工具,分别是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但笔墨纸砚中还有更多十分知名的品类。

杂志的篇幅显然不足以全部承载,所以孩子们可以从纪录片更多的篇幅、更长的时长中得到知识的补充。

我们常会说到成语“明察秋毫”,本义为视力好到能查辨秋天鸟兽的细毛,后多形容人精明,目光敏锐,能洞察一切。

在纪录片里,小朋友可以了解什么是“秋毫”——秋季,野兔新长的细毛。

秋毫就是用来做毛笔的上佳原料。

小朋友也可以了解到,在毛笔制作者行业,都尊秦朝大将蒙恬为祖师爷。

在征战岁月中,蒙恬每天需要处理大量战报文书,但当时老式的笔头很容易糟烂,并不能满足书写的需要,蒙恬对毛笔进行了关键性的改良。

跟随镜头,我们来到了墨之环节。孩子们可以看到这幅现存最早的中国帛画,它绘制在人工墨出现之前。这些墨迹“很有可能来自矿物——石墨”。

中国画的神奇颜料一直取材于大自然。

砚台历史悠久。广东肇庆,出产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砚石的开采可以让屏幕前的孩子们大为意外——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江水下方,河床底部,才能找到这样的石头。

坑道地处水面百米之下,工人需要在枯水期的冬季赤身裸体徒手作业,以生命为最高代价,获得珍贵的砚石。

触手温润的砚台让孩子们可以跨越时空地感受到文房四宝的魅力。

镜头又把视角转到云南丽江纳西族的山乡,这里产出一种特别的纸张:东巴纸。

植物的纤维经过砸、杵变成纸浆,酝酿着破茧重生的转变。在相对复杂的过程中,大朋友和小朋友都会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匠人制作纸张的艰辛,还有他们一往无前的勇气……

第四看点

快用小手拿起毛笔,

探秘“永字八法”吧!

相传,有位乘着白云的银发老人向王羲之点悟书法秘诀, 只在他手心写了一个“永”字便消失了。

一个“永”字包括了 点、横、竖、钩、提、长撇、短撇、捺这八个部分。写好“永” 字才能掌握汉字书法的精髓。

“永字八法”已流传两千多年,影响了无数书法大家,也成为书法初学者的入门宝典。

家里有毛笔的小朋友,不妨跟着杂志试一试哟!

中国文房四宝的演变、各地不同的制作技艺、古人的发明和创造、现代人的研习和继承,都在这一套纪录片中得以呈现。

听解说娓娓道来,像山泉滋润心田。特别建议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在一个悠闲的、有阳光的午后,静静地观看,细细地回味。


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向大家推荐优质高分的非遗纪录片,比如茶叶、瓷器、桑蚕丝技艺、京剧、非遗中的美食、非遗中的体育项目……孩子们结合静态的杂志、动态的影像,可以更立体地了解非遗文化。

我们会以最独特的视角,最好玩的趣识,让小朋友们看见华夏历史中的璀璨群星。

下次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