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始皇本纪、世家、列传秦新朝、秦记属性的举例

 商洛古文化院 2023-04-08 发布于广东
作者:王国伟(笔名:zenmax 浮凸)



秦汉雒史》选篇

秦始皇本纪、世家、列传秦新朝、秦记属性的举例(1)
    

《秦记》在秦始皇在位时就出台了,从秦本纪李斯的奏折可以看出,秦新朝时的秦始皇本纪,本是《秦记》的核心篇章,但从“史太公曰”以“吃瓜群众”式的点评,可见秦始皇本纪的内容是在汉初已更改。意味着《史记》所载的秦始皇本纪,已把秦始皇本纪、秦的核心部分做了大篇幅的删除和修改处理。秦始皇死后,“秦记”仍出现秦始皇之后、秦二世的事,说明秦二世时应是续写了秦记的大秦史书,《秦记》史文合一“纪传体”的沿续,是秦的一个法定程序。



还秦始皇、吕不韦清白的例证
(秦始皇本纪中改动痕迹二三例)
“《史记》沿用汉初史记的秘密”拙文www.baidu.coms?wd=《史记》沿用汉初史记的秘密】,《秦记》许多内容是被汉初修正过的,并非出自司马迁之手。汉初至司马迁前后,秦始皇本纪的内容不仅被另册,且经过大幅改动已面目全非。仅从《秦始皇本纪》中举二三例:

一、香山寺事件
秦始皇被丑化,可在第二十八年的湘山祠事件中略见一斑:
原文: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上自南郡由武关归。”  
今《岳麓书院藏秦简(五)》第5658简的记载却截然不同:
“廿六年四月己卯,丞相臣状、臣绾受制相(湘)山上:自吾以天下已并,亲抚晦(海)内,南至苍梧,凌涉洞庭之水,登相(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望骆翠山以南树木□见亦美,其皆禁勿伐。臣状、臣绾请:其禁树木尽如禁苑树木,而令苍梧谨明为骆翠山以南所封刊。制曰:可。”
二者一是说“秦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凶残连尧女舜妻之墓地都要亵渎;一是当朝原文说秦始皇夸赞风景秀丽,下诏禁止砍伐,要保护环境,仁慈可敬;可见,至少“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内容,是《秦记》成书之后,为了丑化秦始皇的添加。

二、“武关”是汉之名
文中有“上自南郡由武关归。”之“武关”,及《高祖本纪》中峣关、武关的两关隘名称,在《岳麓书院藏秦简(肆)》中不称峣关、武关,而称“上雒”、“商”关。此两关遗址分别被发现:今蓝田葛牌是秦上雒关汉称峣关;商洛竹林关是春秋少习、秦商关、汉称武关。(拙著第二十七篇 “秦汉四关不同称谓的研究”有详论)
说明《秦始皇本纪》篇的文章武关之名不是秦、《秦记》的关隘名称,部分内容是后人添加的。

三、秦始皇焚烧非书同文《诗》《书》是可能的
《秦始皇本纪》的李斯言论记载与《史记·八书·乐书》的李斯言论记载明显矛盾:
《秦始皇本纪》李斯对秦始皇说:“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制曰:'可’”;
而《史记·八书·乐书》的李斯与秦二世、赵高的对话说:“秦二世尤以为娱。丞相李斯进谏曰:“放弃《诗》《书》,极意声色,祖伊所以惧也;轻积细过,恣心长夜,纣所以亡也。
虽此文是《秦记》之后的续笔,但司马迁不可能同时记载前后矛盾的史料。只能反映出秦始皇时没有焚烧《诗》《书》,所谓“焚书坑儒”是后人虚构的。即《秦记》后的秦二世年代,“《诗》、《书》仍是秦二世皇帝和朝廷的座右铭。
秦时有秦隶(今文)版本的《诗》《书》存在,一直到秦二世时仍在应用。但是,非书同文的《诗》《书》焚烧是一定的。

四、还原秦始皇与吕不韦的清白
《秦始皇本纪》说秦始皇不是秦人,也不是赵人,是吕不韦的孩子。并且,用《吕不韦列传》来印正。
《吕不韦列传》说:
“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是韩国人。“此奇货可居”“子楚,秦诸庶孽孙”“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
《战国策秦策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说:吕不韦是卫国人。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秦之异人质于赵,处于(户卯)城。故往说之口:“子傒有承国之业,又有母在中。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倍约,自为粪土。今子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吾为子使秦,必来请子。”......
《战国策》是战国史料,能记载秦史,与《浙大楚简》鲁人、鲁秦人进入秦撰修《春秋左传 》一样(拙文《浙大楚简》左传与《清华简》中的几个问题 是是参加修史撰写《秦记》的团队,将未选入《秦记》的史料,由编者保存,或草稿所留,今发现《史记》纪传体的秦新朝、秦记属性后,重新考究《战国策》有新的意义。
司马迁“史太公曰”:
不韦及嫪毐贵,封号文信侯。人之告嫪毐,毐闻之。秦王验左右,未发。上之雍郊,毐恐祸起,乃与党谋,矫太后玺发卒以反蕲年宫。发吏攻毐,毐败亡走,追斩之好畤,遂灭其宗。而吕不韦由此绌矣。孔子之所谓“闻”者,其吕子乎?
不韦钓奇,委质子楚。华阳立嗣,邯郸献女。及封河南,乃号仲父。徙蜀惩谤,悬金作语。筹策既成,富贵斯取。
司马迁对原有的文章评价而不是司马迁所做,可见原秦记的文章在汉初已被改动后传世,结合《战国策》的“长平之战”仅记载“秦、赵战于长平,赵不胜,亡一都尉”先死了一个都尉,而不是《史记》记载的秦坑杀四十万,杀秦同族六亲不认。 由此印证了纪传体体例来自秦集智慧的结晶的判断是正确的。
(《战国策》与秦记属性下册《秦雒史遗》专著)

秦汉时少习山下的县都是几千人 (王帼聲配图)


编辑:校对:王  羿


  敦煌博物馆王国伟爨书展品(武关道发现记局部)

再次声明: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以免侵权难堪。

温馨提示:如文中观点表述有混淆,请以《秦汉雒史》原著为准。欢迎转载、引用我院院士作品学术观点。但,请注明出处。以免侵权。               商洛市古文化研究院


往期回顾:
1.商洛商探源
2.少习武关地望新考
3.宰相“杨炎负义”典故
4.国博中的西周商洛人
5.周星教授带博士生考察商洛新发现的“故武关”
6.少习武关地望新发现
7.商洛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8.秦朝上雒丞印下迷失的商洛界河游记
9.商洛破译——士山盘“仲国”补义
10.秦“上雒丞印”的科学依据
11.二重证据浅论
12.商洛地方古史文化的若干问题
13.秦封泥与商洛古史
14.三伏天游上洛
15.古城墓葬文物“哄抢”及被盗的思考
16.西安近年封泥除土地调查
17.洛间论(上)
18.洛间论(中)
19.温庭筠笔下的“茅店”在哪里
20.旅游宝典:300年前商於古道是这样的)清.商州赋(之一)
21.旅游宝典:大清商於古道两城池五关隘是这个样   清.商州赋(之二)
22.(旅游宝典:大清商於古道吃的什么飞禽走兽)清.《商州赋》之三)
23.王子朝遗部笔下的两条神河 《洛 间 论》下
24.(旅游宝典:)商鞅敲的那扇门  清.《商州赋》(之四)
25.(旅游宝典:清.《商州赋》译注长序
26.七律:《重游六百里》 (藏头诗)
27.解读商洛五次微信的秘密
28.古丝绸之路内关与边关考游记 (之一)
29.古丝绸之路内关与边关考游记 (之二)
30.古丝绸之路内关与边关考游记 (之三)
31.古丝绸之路内关与边关考游记 (之四)
32.青    烟
33.兰露序
34.兰 露  (商洛兰)
35.古商雒
36.皇城南门的泥印
37.夜村发现双龙古城碑
38.秦封泥“商丞之印”图论
39.《秦汉史少习山下拾遗》秦朝上雒县治的发现(书版)
40.疫间商洛考
41.封泥说
41、洛间口被抓的放牛老头
42、青铜器下的商与密
43、秦楚界河
44、《水经注.丹水》凸释  (上)
45|《水经注.丹水》凸释  (下)
46、朝秦暮楚
47、那条是王道
48、司马起丰(典故影视脚本)
49、楚水
50、秦岭之名论
51峣关葛牌乎?
52、南城子 北城子
53武关道(秦
54、丹鱼之名
55、丹水之名
56.可能是史学界2020一次伟大的发现(秦驰武关道今商於古道的发现)
57秦楚大道
58、少习之名
59、武关(秦汉)
60、商於(论)
61、为秦始皇修的一座高桥
62、为什么说少习武关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起点
63、焚书坑儒与《左传》中的上雒
64、浅论商洛敦煌文化交流书法巡展与历史考古
65、《岳麓秦简肆》中的襄武、上雒、商、函谷关
66、《观览岳麓秦简(四)上雒商》
67、《上雒县治史》

68、秦四关(秦简图秦前为什么没有“秦岭”的名字

69秦四关(秦简图)

70十二幅图解秦简上雒关与汉中

71、少习山

72、少习山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用文字与山形命名的地标

73、秦侨下寻秦

74、武关

75、蓝田商洛人都高兴的文旅发现(峣关)图

76、《岳麓秦简(肆)》上雒关外的“雒汉”路经

77。古秦岭

78、古秦岭考游时的党课 (实记小小说连载1)

79、古秦岭考游时的党课 (实记小小说连载2)

80、洛阳与雒阳之名

81、“浅谈上洛郡县”文中的秦前上洛

82、秦史记载的更改黄河之名

83、洛阳与商洛之雒

84、秦始皇被冤排儒两千年的史证

85、史记《左氏春秋》有周秦两版本的依据

86、康熙字典“雒”误注

87、《浙大楚简》左传与《清华简》相关的几个问题(之一)

88、商鞅的封地与此商的出处探析

89.  今本左传不是秦禁书的依据(《浙大楚简》左传与《清华简》相关的  几个问题)(之二)

90.   王国伟著《秦汉雒史》概述

91.《系年》秦“守坟墓” 与秦获九鼎周守“冢岭”的报复

92. 商洛秘史的古石碑

93. 洛南秦宫  亦是全国唯一可考的轩辕帝斋宫

94.文物与《秦记》下的商鞅封地商(县)

95.为商於古道之”商於“的命名说一句话

96.《史记》中《秦记》属性解码的意义

97、《左传》《史记》纪传体秦新朝属性的发现,颠覆了秦史政治的核心性质

98、《左传》《史记》“秦记”秦新朝属性的十二个提要

99、《史记》纪传体应来自于《秦记》

100、颠覆历史的言论--纪传体中的《周本纪》是秦记的主要承接点

101、《史记》沿用汉初史记的秘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