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贫人物】交城县:脱贫致富领路人农委食用菌研究中心任建全

 共享2931 2023-04-08 发布于广东

全文字数:755字

阅读时长:1.8分钟

任建全出生于农村,从小对农业、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山西农业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交城县农业局工作主要从事农作物保护、病虫害防治、食用菌种植等工作,现任交城县农委食用菌研究中心主任。踏实勤恳,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在多个工作岗位上作出了突出成绩。曾被山西省农业厅连续5年聘为农村能源培训教师,培训全省农村能源技工2万多人,多次参加县委组织部组织的农村干部培训、大学生村官创业培训、第一书记培训讲课。

图片任建全在全县农村“领头雁”培训班上为村干部授课

作为一名农业植保工作者,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对小麦、玉米、马铃薯、蔬菜等主要农作物进行田间考察和记录,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及时向县级有关单位发出预报。同时,还指导全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交城县为了开发野生食用菌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成立了“交城县食用菌中心”他被委派担任中心主任。2016年8月开始,他带领3个合作社在庞泉沟开展羊肚菌试验种植为了完成羊肚菌科研种植任务,他克服困难,放弃节假日,在庞泉沟一住就是个月,中秋、国庆也没顾上回家,保证了试验种植进度,历时8个多月,2017年4月,羊肚菌人工种植成功,这填补了交城县珍稀食用菌人工种植空白。2017年,被交城县委、县政府评为“两学一做先进工作者”,并荣“五一劳动奖章”。

说,自己将继续在羊肚菌品种、栽培模式上下功夫,驯化培育本土野生资源菌种,争取获得羊肚菌在交城县的稳定生产技术后,进行规模化推广种植。

2017年11月,他已组织在平川区开展日光温室种植羊肚菌试验种植,2018年,春节前已陆续开始出菇,长势良好,试验的成功将大大改变日光温室冬季种植蔬菜效益低的状况,实现菌菜轮作,也为设施产业农户增收找到新的增长模式。

图片任建全深入大棚为吊袋木耳种植户做现场指导

2017年4月,他主动外出考察,引进木耳吊袋栽培技术,于4月份设计建成2个吊袋大棚,引进黑木耳、玉木耳(白玉木耳)、猴头菇等适合吊袋栽培的菌种,开展吊袋大棚种植食用菌,尤其“玉木耳(又名白玉木耳)”吕梁市乃至全省都罕见种植,其所含营养丰富,食用保健价值极高。吊袋栽培可满足木耳等菌种对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的要求,每平米可吊60袋,可控性强,品型好、质优。可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交城县发展旅游提供特色农业产品支撑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2017年8月,交城县委、政府提出大力推广吊袋木耳种植技术,按照政府推动、科技引领、合作化组织、产业化经营的思路,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集中连片带动发展目前,在他的指导下已建成吊袋木耳大棚153多个,2018年吊袋177万袋木耳菌棒,将直接带动885户贫困户3000多人实现脱贫增收。


来源:交城扶贫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