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柏龄医案赏析 |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上1/3骨折

 春nqlxmiudfcwh 2023-04-08 发布于广东

编者按

图片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上1/3骨折

张某,男,20岁,学生。

初诊:2010年4月17日。

主诉:右上臂肿痛,不敢活动5小时。

病史:5小时前右上臂被机械直接撞击伤,致上臂肿胀、疼痛,不敢活动。

诊查:患者痛苦病容,面色苍白,时发小声呻吟。右上臂肿胀,肱骨上1/3异常活动,骨擦音(+),摄X线片显示:右肱骨上1/3横断骨折重叠移位。脉象沉弦,舌苔薄白。

临床诊断:右肱骨上1/3骨折。

辨证:本病由强大直接暴力所造成,骨折后断端移位明显,软组织挫伤。骨折移位的方向,除受外力和肢体重力的影响外,主要是受肌肉牵拉所致。

治法:患者取坐位,一助手用布带通过腋窝向上,另一助手握持前臂在中立位向下沿上臂纵轴对抗拔伸,术者两拇指抵住骨折远端外侧,其余四指环抱近端内侧,将近端托起向外,使断端微向外成角,继之拇指由外推远端向内而复位。复位后于骨折近断端之前、外侧各置一棉纱平垫,远段断端后、内侧亦置一棉纱平垫,用肱骨干超肩夹板固定。固定后肘关节屈曲90°,以木托板将前臂置于中立位,患肢悬吊在胸前。术后嘱其进行腕部及手指肌肉功能锻炼。口服散瘀活血汤,每日3次,一周后改服接骨丹,每日3次。

复诊:4月30日。经二周治疗,右上肢肿胀基本消退,X线透视下见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嘱其继续加强腕、手及肘部功能锻炼,继续口服接骨丹,每日3次。

三诊:5月14日。无按痛。X线摄片提示:骨折部已形成骨痂,嘱继服接骨丹,加强功能锻炼。

四诊:骨折局部无压痛,无纵向扣击痛和异常活动,肢体无短缩、无成角。嘱加强功能练习。继服接骨丹一个月,以巩固疗效。

【按语】肱骨上1/3骨折,临床上较常见,由于其损伤机制和骨折部肌肉的牵拉而造成典型移位,给手法复位和固定带来一定困难。作者近年来运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及棉纱垫局部外固定,治疗本病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体会,过去我们单纯来用手法复位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软组织损伤面大,骨折端出血多,均不利于骨折的愈合。仅有侧移畸形者,及时用端提、挤按手法;如旋转或背向移位者,则用回旋手法使之矫正。复位后仍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者,于外面加用棉纱垫二点或三点加压,再以小夹板做局部外固定;若固定力弱,近段断端复位不够满意时,可于骨折近段断端前、外加夹板迫其持续复位,使各方移位均获得矫正。

准确无损伤地复位和合理地外固定为骨折愈合创造了有利条件。但骨折能否迅速愈合,关键在于功能锻炼,只有及时合理地进行功能锻炼,才能增强骨代谢,提高组织修复能力,促进骨折的迅速愈合和功能恢复。因此,在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应早期积极进行合理地功能锻炼。

骨折在治疗期间,内服中药,对促进骨折的愈合有良好作用。我们主张,早期活血化瘀,中期接骨续筋,晚期固本培元,补益肝肾。

供稿/刘茜

排版/祖思妍

出品/党委宣传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