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炮制工艺发酵技术

 共享2931 2023-04-08 发布于广东

中药发酵技术是一门现代化炮制技术。是目前中药研究的热利用自然界所存在的微生物的强大的生物转化能力,对药材进行活性成分转化,毒性成分降低以及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本文对传统中药发酵炮制的作用机理、炮制工艺和发酵炮制中药的本草考证进行了论述。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下来,中药在医疗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医理论和中药的应用也众所周知。而传统中药的应用不能直接入药而是要通过炮制和加工来获得药制剂,从而对患者进行用药。传统中药炮制是通过发酵(fermentation)来完成的,在历史药物典籍中对中药发酵炮制都有记载,并且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对中药发酵炮制也越来越成熟。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中药发酵炮制逐步广泛推崇。中药发酵炮制在原有工艺基础上进行改进和优化,加强对药材原料进行筛选,找出哪些药材适合进行发酵,通常根据菌种特性进行选择,例如工程菌、内生菌和自然菌,优化发酵炮制条件并要选择液体发酵来替代固体发酵,建立合理的药理模型,打造成本低廉、操作便捷且高效快速的药理模型,为中医药提供更便捷服务,打造更多中药炮制精品。

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工艺的确定应以临床需求为依据。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中药的净制、切制、加热炮制与加辅料制均可影响临床疗效。

加热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手段,其中炒制、煅制应用广泛。许多中药经炒制后,可杀酶保苷,如芥子,牛蒡子等;煅制常用于处理矿物药,动物甲壳及化石类药物,能使质脆易碎,而且作用也会发生变化。如白矾煅后燥湿、收敛作用增强。血余煅炭后能止血。川乌、草乌加热煮制后,其毒性显著降低,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中药经辅料制后,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毒副作用方面都会发生某些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

图片

一、洗涤与挑选

1.洗涤:主要是洗除药材泥沙和污垢,多用于根及根茎类药材。直接晒干或阴干的药材、具有芳香气味的药材一般不用水淘洗。

2.挑选:主要是清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同时初步分级,利于分别加工和干燥。

二、修整与切制

运用修剪、切削、整形等方法,去除非药用部分和不合规格的部分,试药材整齐,利于包装,如剪去芦头、须根,进行切片、切瓣、截短等。

目前,药材多在产地趁鲜加工切制,这样易切制,片形好,干燥快,减少一些工序,成本低。

三、去皮与去壳

对果实种子或根及根茎类药材以及皮类药材去除表皮或外壳,使药材表面光洁,有利于干燥和储藏。对果实种子类药材,一般采收后晒干去壳,去除种子;或先去壳去除种子,而后晒干。

四、蒸、煮、烫

对某些药材经蒸、煮、或烫后进行干燥。含黏液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不易干燥,经蒸、煮或烫处理后,则干燥快,不易生虫。加热时间长短及采取何种加热方法,视药材性质而定,药材加热处理后,不仅容易干燥,而且利于刮皮抽芯。

图片

五、熏硫

是在药材干燥前后用硫磺熏制。有些药材,为使表面色泽洁白,防止霉烂,常用硫磺熏制。目前在基层此方法常用,其效果好、成本低、运用历史悠久。但二氧化硫残留高,往往出口受限,应引起重视。新版药典已对部分药材进行二氧化硫残留限量规定。

图片

六、发汗

将药材晒或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散发的方法习称“发汗”,可根据情况反复多次,有利于干燥,可使药材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等。

七、干燥

除去药材中的大量水分,避免发霉、虫蛀以及有效成分分解和被坏,利于贮藏,保证药材质量。除少数鲜用的药材外,均需要干燥。常用的有以下方法:

1.晒干

利用阳光直接晒干,是一种最简便、经济的方法。多数药材用此方法干燥。需注意:①含挥发油的药材不宜采用此法,以避免挥发油散失。②药材的色泽和有效成分受日光照射后易变色者,不宜用此法。③有些药材在烈日下晒后易爆裂。④药材晒干后,药凉透才可以包装,否则将因内部温度高而发酵,或因部分水分未散尽而造成局部水分过多而发霉等。

2.烘干

利用加温的方法使药材干燥。一般温度以50~60℃为宜,此温度对一般药材的成分没有大的破坏作用,同时抑制了酶的活性。对含维生素C的多汁果实药材可用70~90℃的温度以利干燥。含挥发油或需保留酶活性的药材,不宜用此法。富含淀粉的药材如需保持粉性,烘干温度应缓缓升高,以免新鲜药材遇高热淀粉发生糊化。

3.阴干

将药材放置或悬挂在通风的室内或荫棚下,避免阳光直射,利用水分在空气中自然蒸发而干燥。主要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花类、叶类及草类药材。有的药材在干燥过程中易与皮肉分离或空枯,因此必须进行揉搓。有的药材在干燥过程中药进行打光。

4.焙干

与烘干方法相似,只是温度稍高,且置于瓦、陶器上加热。多用于某些动物药材的干燥或研粉。

图片

八、挑选与分等

对加工后的药材划分规格等级的方法,是产地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药材的规格等级是药材的质量标准,应注重实用而合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