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感悟】写写散文敞开了心扉

 俗夫 2023-04-09 发布于浙江

       岁月沉淀记忆,年轮在不断累积,当下好日子里回首,一路上走来不容易,经历了风风雨雨的磨难,经历过了才懂得珍惜。有些东西口头不能说,文字表达却酣畅淋漓,晚上一个人静悄悄的去思前想后,掏出手机即兴发挥写起来非常顺畅。

       近几年写随笔,已写了八百多篇,写的是童年的记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自己心里面的真实想法,其实主要都是散文体。日子里想什么写什么,而且都是一些正能量,灵感来了写一篇脑子里清空一点,以至于每天静下心来的时候都会写。

       人生实属短暂,也就是万把来天,已写了一百多万字,写了两年多点时间,回归自然本真之后轻松,又重拾了自己的爱好。以前三天两头写公文,那种文体非常的枯燥,不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意尽情发挥,更多的是靠平时去积累各种各样素材。

       随笔可不一样,传统的历史文化,现代家庭文化传承,包括该尊守的底线,一个自然人应守的传统,写起来充满心灵感应。只要是对别人有帮助,对社会带来那正能量,完全可以敞开自己心灵之门叙述,不受任何时间地点别的什么因素制约。

       性格变中性了,执着向包容过渡,什么都是经历过了,个人奋斗了几十年,也算为社会做了一些事,忙忙碌碌中没有自我。长年奔波于事业之中,不知疲倦的按个头干,义乌人勤劳肯干的基因没有丢失,缺点就是什么都闷在肚子里自己扛。

       小时候多磨难,那艰苦年代出生,从小父母亲不太管,有记忆开始自己玩,父亲累倒下后英年早逝,母亲把长子当出气筒。过早懂事的自己内向,对环境影响承受力强,小小年纪就好学立志要出人头地,尽早逃离那时义乌老家那一片苦海。

       十九岁离开家,走省城求学路上,虽然当班长也沉默,同学之间很少沟通,父亲离世家里穷很自悲,还要装出若无其事来。大学都误会我太清高,其实根本不是这回事,只知道每门功课都要去争个第一,班级里集体的事情一件件也要做好。

       工作后成家了,生活条件在改善,平时审示自己封闭,也该学着敞开心扉,网络歌词听起来像散文,有空没空都会听一下。书房电脑上设为背景,轻松音乐改变人性格,慢慢的自己开始变成了多重性格,与人沟通多了还时不时夹杂冷幽默。

       自信心恢复了,人生像一篇散文,既有悲愤切切私语,又有阳三月的挠人,秋实挂枝头时愉悦心情,更不畏惧三九寒天冷。对待身边人与人为善,对待事情又事在人为,为人一定要为了他人为社会而活,敞开心灵之门心底无私一定会天地宽。

       人需要有境界,就像散文的基调,层次感分明才是美,逻辑思维紧跟上去,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沉下心充实精神世界。当下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层面还得跟上去,没有事情做空闲时就多学习传统,否则无事生非会多出不少的麻烦事来。

       己不为勿予人,自己做不到的事,别去口口声声示人,一天到晚空谈误事,散文也写实基础上抒情,更不是那种夸夸其谈。一个人不求千古留芳,但求不去碌碌又一天,日积月累一定会有滴水穿石之功,不论是读过多少书文化需要人去坚守。

       写写家乡的美,写写身边人故事,早起晨曦中破雾出,阳光雨露下迈脚步,一日三餐都是简简单单,富营养会得上富贵病。夕阳西下晚上更清净,学会了独处梳理情绪,人啊想多了跳再高也摘不到果子,在不可为而去为时不如心平气和思考。

                俗夫 2023年4月8日随笔

以文会友  以笔理学  以德行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