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肾活血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调治药方

 caimin133 2023-04-09 发布于福建
外婆八十多了,走路驼着背,颤颤巍巍,脚下像踩了棉花一般。多年前她经过一次骨折,如今这样佝偻着挪步,令人心忧。
人一衰老,机体各方面老化,骨合成减少、丢失增加,自然会出现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慢性退行性即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疼痛、肌肉无力、身材短缩、驼背等。
针对疼痛的病机,传统祖国医学认为:“不通则痛”,年老肾衰,气血虚弱,久病多瘀,瘀而不通。
具体来看,老者素体阳虚,肾精日渐耗损,因“肾主骨、生髓”,骨骼因此空虚,骨脆性增加。现代营养学也表明,肾脏功能衰减时,机体钙磷代谢异常,营养不良,使骨矿含量丢失,骨胶原缺乏。这些都是“肾主骨”的物质基础。
肾气虚弱、失于固摄,则津精耗散,导致精亏髓空骨脆。又气血虚弱,运行不畅,不能转输水谷之精等营养物质以滋养肾精、充盈骨髓,不能及时修复受损的骨骼。如此一来,骨质疏松日渐严重。
《素问·六节藏象论》论述道:“肾者主蜇,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充在骨,又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合也;髓者,精之所生……髓强则骨强。”《丹溪心法》也记载:“肾虚受之,腿膝枯细,骨节酸疼,精走髓空。”因此,骨的再生与修复,取决于骨髓的充盈程度。肾气虚衰,肾精必虚,充养乏源,骨失所养,则发病为骨质疏松。
肾气亏虚,肾精不能化生气血,血脉不盈,则演变血虚、血瘀。此外,肾气虚衰,元气虚少,无力推动血脉运行,血行迟滞,渐而成瘀。肾虚为本,血瘀为标。肾虚是基础,瘀血是在肾虚的前提下产生的,而血瘀又可导致脉络瘀阻不通,阻碍肾气生化,加剧肾精虚损,恶性循环。对应治则为:补肾、活血。
补肾活血方(出自《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组方如下
熟地黄 24g
山茱萸 12g
牡丹皮 9g
山药 12g
茯苓 9g
泽泻 9g
杜仲 12g
淫羊藿 18g
黄芪 15g
丹参 12g
红花 9g
三七 3g
方中以六味地黄丸为主方补肝肾,强筋骨;加用杜仲、淫羊藿补益肾阳;再用黄芪益气健脾;最后,以“丹参、红花、三七”三味药活血通络。
六味地黄丸在此地用为主方。其是中医滋补肾阴的经典代表名方,由宋朝名医钱乙首创,用于补肾益髓,主治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等肝肾阴虚之证,被认为是大补元阴的验方。六味地黄丸由三补三泻为构成原则,补中有泻,寓泻于补。以补肾为主,兼补肝脾,构成通补开合之剂。妙在“滋补而不留邪,降泻而不伤正”。
杜仲,味辛甘、性温,归肝经、肾经,《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久服轻身耐老。
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黄芪乃补气之圣药,有补气固表、利尿脱毒之效。《本草逢原》称其:能补五脏诸虚。
丹参,味苦性温,归心、肝经。丹参功在活血祛瘀。
三七,味甘性平,归肝、肾、胃经,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另外,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三七总苷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成骨细胞骨保护素的表达。
红花,传统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散瘀止痛、通经活血之功。
六味地黄丸功在补肾益髓。加用杜仲、淫羊藿温补肾阳,使补肾壮骨之力更强;黄芪益气健脾,以增后天气血生化之源;同时予丹参、红花、三七等化入络之瘀滞,使气血畅达,骨得濡养。
综观全方,补肾益精以治本,行气活血通络以治标,并辅以黄芪补虚损、益气血,增加骨生成。气主固摄,气旺而固摄力强,从而减轻钙流失并促进骨修复。再配合少量活血药,瘀去络通,通则不痛,减轻骨质疏松的疼痛。

上文仅代表作者学术观点,与平台无关。文章内容如有雷同、涉及侵权,则请联系作者更改或删除。文中药方仅供参考,实际应用需辩证施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