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管父亲叫“爸爸”的?

 上善若水604fin 2023-04-09 发布于河南

在现代口语中,人们对自己父亲的称呼,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可谓千奇百怪、五花八门。

有些地方叫“爹”“大”,有些地方叫“爷”“伯”;还有以“叔”称父亲的,如河南一些地方;有以“相”称父的,如安徽歙县;有以“官”称父的,如福建福清;更有以“哥哥”称父亲的,如浙江武义。还有很多,不一而足。

文章图片1

老人

如今,这些丰富多彩的父亲称谓,很少有人再叫了,人们就像一起商量好似的,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管自己的父亲叫“爸爸”。

有语言学家分析,“爸爸”是70%的人类语言中都存在、且意义相近的一个词,因此,这个称谓词应该是人类语言最早产生的词汇之一。换句话说,很早很早很早以前,人类还没有学会说话的时候,就会喊“爸爸”了。

文章图片2

可是,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当中,“爸爸”这一称呼大规模进入汉语社会,并成为对父亲的主流称谓的时间,非常之短,不过就是近三五十年的事情。

那么,古代中国人真的不喊自己的父亲叫“爸爸”吗?


事实上,古代人最初称呼父亲,也喊“ba(音同爸)”,只是写出来不是“爸”这个字,而是“父”。

“父”是汉语文献中看到的对父亲的最早称谓,这个称谓来源极古,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其字形是以手持杖。

文章图片3

“父”字的演变

东汉召陵许慎所撰《说文解字》解释说:“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是说“父”为会意字,象以手举杖之形,是指立规矩、统率全家、以法度教子的一家之长,即父亲。

“父”作为父亲讲,早在先秦就有了。如《诗经·大雅·皇矣》:“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到了后来,“父”多与“母”连在一起使用,表示父亲和母亲。如元杂剧《拜月亭》:“俺父母多宗派,您昆仲无枝叶。”

“父”是中国社会中历史最悠久、最稳定、也最有地位的称谓,从古至今,无论是字书、辞书记载,还是人们的口语习惯,一直都没有改变。直到今天,“父”仍然是人们对父亲的一个重要称谓。

文章图片4

老人

在古代汉语中,“父”有时候也称“父亲”。一般来说,“父”多用于背称,少用于面称,而“父亲”,由于是“父”的口语化、交际化,可用于面称,也可以用于背称。

如元杂剧《拜月亭》:“父亲息怒,宽容瑞兰一步,分付他本人三两句言语呵,咱便行波。”

《拜月亭》又:“自从俺父亲就那客店上,生扭散俺夫妻两个,我不曾片时忘的下俺那染病的男儿。”

那么,为什么说“父”在上古语言中读“ba”音呢?


清末民初,有一位叫章炳麟(1869-1936)的古文经学家,在1907年的时候写过一本书,叫《新方言》,他在书中说:“今通谓父为爸。古无轻唇,'鱼’'模’转'麻’,故'父’为'爸’。”

章炳麟的意思是说,“爸”实即“父”之本音。也就是说,在上古语音中,“父”这个字,从人们口中念出来,就发“爸”这个音。

章炳麟的这个结论,是以“古无轻唇音”为理论依据的,它是清人钱大昕(1728-1804)提出的一条著名的汉语声母音变规律。

古代书籍

所谓的“古无轻唇音”,简单一点说,就是在汉魏之前上古汉语的声母系统里,没有“f[佛]”这样的唇齿音,只有“b[玻]”“p[坡]”“m[摸]”这三个重唇音。今天很多由“f[佛]”作声母的字,都是后来从重唇音声母中分化出来的。

举个例子:比如“孵小鸡”的“孵”字,普通话读作fū(音同“扶”),轻唇音。而山西平定方言则读作“菢”(bào,音抱);到了南方,吴方言的上海话则读作bu(音同“布”),都是重唇音。

又,在晋方言区,如平定、清徐、太谷、祁县、寿阳等地,把“马蜂”的“蜂”说成“peng(音鹏)”,这也是上古汉语重唇音读法的遗存。

古代书籍

又如,广东有个地方叫“番禺”,这个“番”字,在当地不读作番茄的“番”,而应该读pan(音同“潘”)

上古汉语中,父亲的“父”字读作ba(音同“爸”),也是这个道理。

“父”,今音拼作“fu”。但在上古读音中,“父”的声母不是“f[佛]”,而应是“b[玻]”。至于说韵母[u],由于“鱼”“模”转“麻”的缘故,也就是说,上古音韵中的鱼部、模部,经常通转为“麻”,所以,“父”的韵母在上古读音中是[a]。

古代书籍

因此,在上古语音中,至少在唐宋以前,“父”的发音为“ba”,跟今音“爸”极为类似。

那么,“爸”这个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


“爸”字见诸文献,始于三国时期张揖所撰训诂书《广雅・释亲》:“布可切。爸,父也。”

古代没有汉语拼音,人们只得用汉字来给汉字注音。“布可切”,就是古代对汉字的一种注音方法,即“反切法”。

古代书籍

所谓反切,简单来说,就是把两个容易识别、极为常见的字,合在一起,第一个字取其声母,第二个字取其韵母和声调,然后二者相切,这个生字的读音就拼出来了

比如,“布”的声母为b,“可”的韵母为e,声调为阳平,两者合起来,反切的音则为“be”,与今音“波”相同。

南朝梁顾野王《玉篇》亦载:“爸,浦可切,父也。”这里,反切的音为“po”,与今音“婆”相同。

古代书籍

明末清初张自烈《正字通》对“爸”字的注音更为明确:“旧注浦可切。婆,上声。吴人呼父也。引杨升庵曰:'今南夷呼父曰波,概此字之转也。’”

这些文献显示,在汉魏六朝时期,作为对父亲称谓的“爸”字就已出现了,但其发音为“波、婆”等,并不是今天“爸爸”的发音形式。同时,还未出现“爸”的叠声词“爸爸”。

古代书籍

大概是到了唐宋时期,“父”和“爸”字今天的读音形式,开始出现。

约成书于唐开元二十年(732)之后的韵书《广韵》,将“父”字注音为“扶雨切”,折合成今音即为fu(音同“父”)。

成书于北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的官修韵书《集韵》,将“爸”字注音为“比驾切,音霸”,折合成今音即为ba(音同“爸”)。

由此可见,中古以后,就开始有两个称谓父亲的词,一个是与脱离口语的“父”,一个是记录口语的“爸”。

古代书籍

换句话说,“父”字读音转变成[fu]后,人们就创造出一个形声字“从父巴声”来记录原来的口语音[ba],这样“爸”字就产生了,此种情况属于“父”(语音[ba])这个旧瓶装上了新酒的“爸”字。

“父”在古代典籍中的出现频率很高,一直延续到现代书面语中。而“爸”字则不同,在书面语中久久未得到普及,直至在清代文献中才偶然显示其踪迹。这说明古人重视文言、书面语, 轻视口语、俗语。

那么,“爸”的叠声词“爸爸”又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爸”的重叠形式“爸爸”,最早见于明末清初张自烈《正字通》:“夷语称老者为八八,或巴巴,后人因加父作爸字。吴人称父曰爸。”

文章图片12

古代书籍《正字通》

张自烈《正字通》又称,“爸”字为“俗音,非正音也”。可见该词到了他那个时代,仍未确立“正统”地位,只是吴越一地的方言而已。再者,他还认为,“爸爸”一词从“夷语巴巴”而来。

张自烈所谓“夷语”,即外族人的语言,“八八”“巴巴”,显然是音译。

与张自烈同时代,有位著名学者叫方以智,他编撰了一部辞书,叫《通雅》,他在书中这样说:“八八,乃迻语之称巴巴也。《唐书》,德宗以怀光外孙燕八八为后八八,盖迻语称老成者曰八八,或巴巴。今回回教以老成者呼八八,其声近'把’。”

迻,读作yí,通假“移”,就是“迁徙”的意思。“迻语”,即今所谓“外来语”。

古代书籍

《唐书》中提到的“怀光”,是指唐朝将领李怀光。他是靺鞨族,其父茹常,以战功赐姓李氏。

李怀光自幼跟随名将郭子仪,颇有军功,累迁御史大夫、朔方军都虞候。因功勋日盛,引发宰相卢杞的妒忌与构陷,也引起唐德宗的猜忌。李怀光遂反叛朝廷,后兵败被杀,他的两个儿子也都死于这场兵变中,故李怀光无后。

后来,德宗念李怀光旧功,可怜其绝后,赐李怀光的外孙燕八八姓李,赐名承绪,授左卫率府胄曹参军,为李怀光后嗣。

文章图片14

古代典籍

李怀光家族世居渤海郡(今吉林敦化),从他父亲那一代迁居中原,属“迻族”。估计李怀光外孙这个人比较稳重老成,人们便称他为“燕八八”。

“巴巴”一词,阿拉伯语为对男性长者的尊称,放在人名的后面。例如,人名“阿里”者,若上了年岁,人们会称呼为“阿里巴巴”,跟我们汉族人称呼老年长者为“王大爷”“张大爷”一样。

因此,有学者认为,汉语中的“爸爸”,是由阿拉伯语“巴巴”转化而来的。

但是,也有更多的学者坚持认为,“爸”非外来,而是汉语的自产词,且古已有之。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学者,是黎锦熙。

文章图片15

古代典籍

黎锦熙(1890-1978)是一位的语言学家,1933年的时候,他在《国语周刊》上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叫《“爸爸”考》,他在文章中指出,“爸”并非外来,而是地道的汉语词汇,且历史非常悠久。所以,国语统一过程中以“爸爸”来称呼直系血统上一代男性,完全遵循汉民族古老的传统,合情也合理。

那么,“爸爸”一词是从何时开始普及的呢?


虽然自《广雅》开始,其后《玉篇》《广韵》《集韵》,直到《康熙字典》,逢字书必收录“爸”字,释义也都相同,但我们很难在其他书面文献中找到“爸”类父亲称谓词的记载,直到清代,在一些白话小说中才开始使用“爸爸”这一称谓。

如,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天已向午了,忽然一个小孩子走进来,对他道: '爸爸快回罢,妈要起来了。’”

又,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当下都让这中举的赵温走在头里,屁股后头才是他爷爷、他爸爸、他叔子、他兄弟,跟了一大串。”

文章图片16

古代典籍

即便如此,从清朝直到民国时期,“爸爸”在众多表示父亲的称谓中,一直没能脱颖而出。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爸爸”只是对老者的尊称,也可能是对父亲的专称,这两种涵义是同时存在的。

如,民国笔记《花随人圣庵摭忆》:“西太后手指诸女,语德宗曰:'皇帝,谁堪中选,汝自裁之。合意者即授以如意可也。’……德宗对曰:“此大事,当由皇爸爸主之。”

这里的“皇爸爸”指的是慈禧,毫无疑问,“爸爸”在这里并非父亲之意,更可理解为指对尊长的敬称。

文章图片17

《老残游记》

而在《老残游记》中,有这样的文字:“我也是听人家说的:府里南门大街西边小胡同里,有一家子,只有父子两个:他爸爸四十来岁,他女儿十七八岁,长的有十分人材,还没有婆家。他爸爸做些小生意,住了三间草房,一个土墙院子。”

这里出现的两处“爸爸”,指向就非常明确,无疑就是父亲的意思。

在清末后十年直到1949年的国语的运动,教育部将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父亲”依北京话改为“爸爸”,引起了一场小风波。有人对此很不赞同,认为这么改是改错了,“爸爸”不是对“父亲”的专称。

文章图片18

王少伦 《父与子》

到了1945年,上海申报刊文,倡议设立父亲节,因“八八”谐音“爸爸”,便定在八月八日。可以想见,这一时期,“爸爸”这一称谓在世俗生活中有了更宽广的接受度。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爸爸”作为父亲的主流称谓词,渐渐崭露头角。但是,在很多方言中,它还处于从老派称呼向新派称呼过渡的阶段,似乎比较“年轻”。除了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之外,绝大多数地方的人们依然对“爸爸”一词不太接纳。

文章图片19

张洪赞 《父子》

据相关资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爸”“爸爸”“阿爸”等爸系称谓,只分布在134个方言点中的39个点上。

“一夜春风过万家,满园深浅吐芳华”。“爸爸”一词的真正得到普及,是在改革开放后。人们受到以普通话为标准的大众媒体的影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爸”系称谓已扩散分布至各大方言,现在已成为对父亲最流行的称谓。(张文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