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答题方法(纯净版)

 靖风 2023-04-09 发布于河北

为了满足快节奏的你们想直捣黄龙看技巧的愿望,本期更新了极简理论版材料分析题答题方法。有感觉枯燥看不进去的同学,可进旧文看带例题的详细解析版中学历史入门级答题技巧(材料分析题)

一、做题步骤

1.审题干

审什么?

审题型:基本可以分为根据材料型,结合所学知识型,综上所述型。

审重点词:一定要把题干里每一个字都认真看,例如一小问说“大运河对经济的作用是什么”。没注意“经济”,只答“促进了南北方统一”的话,就亏大发了。

审有几问:看似很简单,很多学生经常会把问题弄混。如“隋朝灭亡的标志和原因是什么”,很多同学就忽略了“标志”。一般这样有复问的小题都比较简单。

2.划关键词

画历史词历史材料虽然有非历史资料,但历史题终究是历史题,对于这样跨学科的材料不需要完全翻译过来就可以做题。但需要你把课上老师说的、你在书中见到的历史的名词和历史事件都画出来,它们连起来就是要考察的知识点。

画转折等连词把所有连词画出来,就可以快速地分清材料的结构。材料分析题的快速理解材料方式就是先知道这段材料的结构,就如这段材料里有“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就知道涉及哪些知识点。还是那句话,定位了材料涉及的知识点,答案就出来了。

画标点符号句号、分号、省略号都可能代表不同点。阅卷老师是按照点给分的。标点符号是最简单定点方式,尤其是分号,就是明晃晃的分点答案。

3.写历史专用词

这一步还是考验同学你是否认真听课和课后复习了。你只有认真学习了,才会知道一个国家各方面都很厉害,应该描述为综合国力强大。所以,这一步没有捷径,只有好好学习。

4.复查答案

这一步经常有孩子马失前蹄。

查什么?

错别字:历史专业名词千万不能错,错一个字丢掉的不是一分,而是这道题的全部分值,因为你在篡改历史。

语法错误:跟着我学历史的孩子大多是在背关键词,考试时自己造句。关键词写对了,但造句的时候出现语病,不但丢分,还丢人。

标点符号:用对分号,以此区分采分点。注意书名号和双引号,凡是教材中用这两种符号的知识点,千万不要落下!

二、题型分析

1.根据材料型

“材料指出”题:肯定是在材料里找答案,可以抄材料。去材料里看到问题相关的关键词所在的句子,就可以抄了。

“材料概括”题不可抄材料,但是要保留原句的主要词,进行再创造。不会创造的同学,去掉与历史无关的修饰词即可。

2.所学知识型

这部分考的是背诵情况,一般都是书上原文。

也有部分是找不到原文的,如原因、影响、启示、特征等:

原因、条件、背景都是一个意思!

原因无外乎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深一点是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再深一点有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思想原因,技术原因等。一般不会要求这么深,遇到的话,你按照上面的示例尽力而为就可以了,因为很少有中学生在未准备的情况下能答出更多了。

影响、作用、意义、评价都是一个意思!

当然在广义上评价也包括性质地位等。但别担心,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问你狭义的评价。这种时候怎么答?保准求稳的方式就是多用“了”(促进了,打击了,形成了,扭转了等)。“了”后面写什么?用些该知识中所有与之沾点边的专用词,接下来就认认真真造句吧。

启示似活实死!

这类题现在不多了,但遇到也别怕。这类型的题有固定的套路,在日后的学习中,老师都会陆续教你。

3.综上所述型

这类型的题一般是把本小题所在的大题里的所有材料都看一遍,看他们共同涉及的知识点是什么。找到这个知识点,进行关联并造句即可。

如果是特征,去确认涉及的知识点共同所属哪一课或单元,然后把这个课或者单元的标题关键词写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